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 晨

  [摘要] 内部控制是否完善,对于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乏力有关。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应当切实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力度。
  [关键词] 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 F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08-0155-03
  [作者简介] 邵晨,江西九江市财会职工中专讲师,研究方向为会计。(江西 九江 332000)
  
  一、完善内部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要求
  
  1.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现代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及对相关法令的遵循等组织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可见,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财务报告目标、营运性目标和遵循性目标。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发展历史的研究,我们知道,实际上,人们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通过内部控制,各部门之间相互审查、相互核对、相互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可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也能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因此,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始终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
  2.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重要目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资产的提供者往往不亲自参加对企业的管理,而是将企业交托给专门的经理人员管理。这样,经理人员与股东等资产的提供者之间便形成了受托代理与委托代理的关系。受托人必须如实地向资产提供者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不得隐瞒、欺骗。管理层应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负责。如果企业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管理层应当承担相应的主要责任。因此,管理层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交易的发生都经过了必要的授权,并进行了完整、连续、系统、真实的记录,按照会计准则、统一会计制度和其他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规范编制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的财务会计报告。这不仅是审计的需要,更是管理层受托责任本身的需要。所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管理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目标。
  
  二、内部控制环境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
  
  1.有效的内部控制对防止财务会计报告意义重大。据美国TREDWAY委员会研究,容易产生财务会计报告舞弊且不易被察觉的情形有:缺乏警觉的监督报告过程的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内部控制薄弱或不存在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非经常性或复杂的交易需要管理层主观判断的会计估计等等。而如果企业道德氛围较差则会加剧这些情形。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企业的多数欺诈案件都是以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形式出现的,而虚假会计信息的提供则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密切相关。另据KPMC对美国3000家大中型公司的调查,舞弊有52%是通过内部控制发现的,有47%是通过内部审计发现的。可见,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防范财务会计报告舞弊意义重大。
  2.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施行起决定作用。我们知道,现代内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交流、控制行为和监督等五个要素,其中,内部控制环境是最基本的首要因素。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内部控制制度就只能是挂在墙上的制度,内部控制就只能流于形式。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劣,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起决定作用。
  3.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决定内部控制环境优劣的关键。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关注,是防止出现虚报、瞒报、漏报、错报等等错误的关键所在。如果管理层缺乏诚实性或对内部控制不感兴趣,则会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效。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会影响到会计人员和其他部门的工作态度。如果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企业内的其他人就会感觉到这一点,职工就会认真履行其职责,遵守既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报告的差错就会减少反之,如果管理层并不关心内部控制,没有给予应有的支持,那么,员工就不会认真执行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事实上,许多企业之所以管理混乱,就是因为企业领导者对内部控制不重视,甚至自己随意破坏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从我国的许多案例来看,内部控制失效、会计信息失真的症结点基本上是出现在权力失控上,即管理层能超越内部控制系统,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因此,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决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三、内部控制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力保证
  
  1.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非故意性行为和故意性行为。非故意性行为是指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或过失等原因,导致在会计规范的范围选用会计政策不当,使加工出来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故意性行为则是会计人员在内部有关人员的授意、胁迫下,为了企业管理层的私利,不遵守有关会计原则,故意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内部控制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内部控制的手段包括职责划分、授权批准、实物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和内部审计等。无论是故意性失真还是非故意性失真,上述控制手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或预防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具体分述如下:
  (1)明确的职责划分,既可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也能减少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发生。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要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使各部门、岗位和员工都能各负其责,相互制约。职责划分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等之间的职责划分二是经理领导的内部管理机构、岗位和人员之间的组织规划和职责划分。充分的职责分工是为了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出现。通过职责划分,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相互核对和相互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既可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也能减少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发生。
  (2)授权批准明确了各项经济活动、会计事项处理的权限。授权批准是指交易的发生应当经过适当的授权,不允许有未经授权或超出授权范围的交易。这样,就明确了管理当局各阶层管理人员、职工的职责与权限。如果出现没有授权的经营活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会计系统控制保证了会计记录的正确和完整。由于在经济业务过程中采取了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凭证编号、核对等措施,使经济业务和会计处理得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防止错误发生。即使发生了错误,也易于自动检验和自动纠正,从而保证了会计记录的真实、系统、正确和完整。
  (4)内部审计有助于减少和发现故意性或非故意性的虚报、瞒报、漏报及错报等错误。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标在于“评价经济活动及其记录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应对企业的各种财务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及企业资产运用的经济有效性等进行审核。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降低错误和编制虚假会计报表出现的可能性。
  
  四、完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三者相互制衡。当前,我国企业改制虽然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尽合理,许多企业还是由董事长一人兼任总经理,任何决策都是由董事长一人说了算,许多企业没有设立监事会,或虽设有监事会,但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要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变董事会、监事会不分或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状况,在企业内部设立真正意义上的监事会,真正使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三者能相互制衡。

  (2)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企业必须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实行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评、晋升、淘汰、薪酬等人事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员工具备和保持正直、诚实、公正、廉洁的品质与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特别应当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教育,使企业领导认识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企业领导的责任。同时,也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使之不敢、不愿参与财务会计报告造假。
  (3)全体员工尤其是管理层应树立内部控制理念。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关键看企业员工有没有内部控制观念,特别是看管理层是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只有管理层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不将自己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依赖制度、智慧而不是权力来管理企业,并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并维护内部控制制度,全体员工都树立内部控制观念,自觉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才能防止包括财务会计报告舞弊在内的舞弊现象的发生。
  
  2.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并公布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企业应当实行严格的职责划分和授权批准控制,使各部门、岗位、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在进行职责划分时,不相容职务应严格分离,使其能够相互牵制、监督和制衡,同时,企业还应当明确规定实物接触和保护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等等,以防止和减少差错及舞弊的发生,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其次,企业应当制定各种作业程序、管理办法和工作目标,订立明确的尽可能量化的控制标准,并定期进行考核,以便员工按照规定的标准正确处理各项业务,实现预定的目标。
  第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制度,明确财务处理的权限。特别是在实行电算化的条件下,更应该加强职责划分,将不同功能的工作分由几个不同的部门和人员来完成,以防止一个部门或人员可以操纵整个账务处理过程,并加强对有关数据文件的保护。同时,还应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体系,使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和债权债务的管理情况等等。
  第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全体员工了解并熟悉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只有了解并熟悉了有关的控制要求,才能自觉遵守内部控制制度。
  第五,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要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严格实行奖优罚劣政策。对那些达到或超过控制质量要求的员工,应及时按规定兑现应给予的奖励而对那些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控制规定进行惩罚,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肃性。
  
  3.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它可以帮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
  (1)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建立以“防、堵、查”为主线的递进式的监控措施
  在企业“产、供、销”的生产经营一线,应建立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重要业务取消“一签制”,进行集体签批,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所有业务均要经过复核,禁止一个人处理业务的全过程,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在会计部门常规性核算的基础上,内部审计部门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都要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内部控制措施和内部审计措施,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对于防范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加强内部考核的力度,使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完善,企业应该由内部审计部门结合财会部门、管理部门等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查找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奖优罚劣,以最终达到内部控制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和舞弊行为,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内部审计,防微杜渐,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违法、违章的苗头,是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日常内部审计的重点。如企业的存货,由于其品种繁多、收发频繁,最容易出现差错和舞弊现象,在对其进行内部审计时,应通过对照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库存存货的盘点资料、盘盈盘亏报表等进行重点抽查,查明资产盘盈盘亏的原因并根据不同原因作出相应的奖惩处理或改进管理、控制的措施。
  (4)建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便对违法现象起到震慑作用
  为了达到内部控制目标,使内部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企业应建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包括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即审计机构或人员不应隶属于任何一个被审部门)和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即最高决策层应维护其权威,保证其落实)。在企业内部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确立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保证内部审计报告能引起企业管理当局的足够重视,针对内部审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处置建议,应及时予以研究并给予反馈,这样才能保证在科学、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下,最大限度地完成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
  (5)加强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再监督
  企业的会计工作,一般由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规范,企业的财会部门,应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建立必要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对会计资料的取得、记录、保管都有应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并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尽可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及时、真实、完整,但由于制度设计的有限性和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在企业会计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漏洞,而内部审计就是发现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它能及时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时向管理当局提出建议,从而促使会计工作达到内部控制的要求和目标,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
  [责任编辑:李小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8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