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赤眼蜂和瓢虫简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哲 兰莹 谷凯

  摘要:利用赤眼蜂和瓢虫在林业、农业上进行害虫防治,是“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措施的重要体现,不仅有效抑制了害虫的蔓延,又能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为维护生态平衡做出贡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14条是关于生态建设方面的部署,为发展生物防治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瓢虫
  中图分类号:S4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78-1
  近几年来,环境污染特别是农药造成的污染特别严重,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的生物防治逐渐走入人们视野,笔者简介一下与生物防治有关的赤眼蜂和异色瓢虫。
  1赤眼蜂的繁育程序
  赤眼蜂在林业上多用来防治落叶松毛虫、松梢螟、松梢卷叶蛾,后来逐步推广到农业上,用来防治玉米螟和大豆食心虫,效果显著,受到农民朋友广泛赞誉。
  赤眼蜂的繁育程序:蜂种可以采用目标害虫卵培育出来的赤眼蜂,然后进行纯化优选,作为繁殖对象,按1∶1的蜂卵比,繁殖3~4代后,在3℃~5℃,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保存蜂种备用。根据繁蜂计划在25℃和相对湿度80%条件下加温出蜂进行大量繁育。经多年实践证明,赤眼蜂繁育关键在于蜂种质量是否优化,采用优质蜂种繁育不仅接蜂快产卵时间集中,而且孵化整齐,营养吸收均匀,蜂的发育良好,羽化率高,蜂体健壮。根据赤眼蜂在黑暗条件下水平分布特点,利用封闭式多层繁蜂柜繁蜂方法,按1.5~2∶1的蜂卵比准备蜂种,将蜂种寄生卵分别装在罐头瓶内,以黑布封口,放置在22℃~25℃和相对湿度70%~80%的加温室发育出蜂,当蜂种羽化率达到25%时开始接蜂。将优质柞蚕卵平铺在蜂柜中的纱网抽屉上,然后从上到下顺序逐抽屉接入蜂种,接蜂时将蜂卡撕成小片使蜂种分布均匀,将罐头瓶内已经羽化的蜂也扫入抽屉内,接蜂结束后,马上关闭柜门。接蜂48小时后将蜂种卡取出,把寄生过的寄主卵倒入木盘中,编号,写上接种日期,马上送到2℃~3℃和相对湿度60%低温冷库贮存备用。从冷库提取正常加温前,必须先经过5天左右15℃缓温阶段,让冷贮的幼虫能适应正常发育温度,提高蜂卡羽化率,保证质量。否则蜂卡羽化率将明显下降。当赤眼蜂幼虫发育进入老熟幼虫或前蛹期,抽样检测质量标准,如发现寄生率不到80%,采用赤眼蜂寄生卵识别精选机进行精选。将已经寄生的制成蜂卡,然后按科学方法放置。从冷库拿出必须马上放,必须未来2小时不能下雨。
  2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昆虫,主要捕食介壳虫、蚜虫、鳞翅目的卵和低龄幼虫,也是日本松干蚧的重要天敌,在我国其种群数量比较大,抑制日本松干蚧效果显著。我省瓢虫种类中,异色瓢虫为优势种群。
  异色瓢虫的生活习性:异色瓢虫生长发育比较快速,一年可完成2~3个世代,以成虫越冬,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出幼虫,6月上中旬开始化蛹,6月中旬成虫羽化;第二代发生于8月中旬;个别第3代发生于9月中旬。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其种群集中在石洞石缝或水泥缝越冬。
  成虫期:成虫羽化后经7~10天取食,开始交尾,交尾后即行产卵,卵排列整齐,卵块粒数20~30粒,产卵期多数为30~40天,成虫一生产卵数量平均400粒左右。成虫越冬后出蛰平均气温12.5度,白天活动。
  卵期:卵期与气温有直接关系。当日平均气温17℃时,卵期6~10天;日平均气温23℃时,卵期4~5天,卵的孵化率平均为80%左右。
  幼虫期:幼虫孵化后约一天开始爬行,寻找食物。食物不够时,相互残杀,共4个龄期。
  蛹期:幼虫老熟后开始化蛹,蛹期一般6~11天。
  采集:在9月下旬以后,异色瓢虫大多飞向背风向阳的石缝、水泥缝越冬,种群单纯,数量集中,易于采集。春季应在3月末~4月中旬,秋季应在10月下旬后进行。利用招引箱诱集越冬瓢虫,箱规格高90厘米、宽60厘米、长70厘米,向下腿高40厘米,向阳两面为玻璃,其余各面为纸壳,在距玻璃面2厘米处放一张硬白纸板,靠一侧留2厘米缝隙,上缘两侧设2里米见方小孔,招引来的瓢虫由此进入招引箱,进来容易出去难。利用招引箱招引异色瓢虫效果显著,温度高时,每天能达上万头。
  储存:将收集的异色瓢虫每5万头左右放入25公斤装大米袋子中,把内置一公斤玉米叶或柞树叶,放在温度保持在正负7℃之间的地窑,袋子要距窑地面10厘米。从11月上旬可贮存至第二年5月上旬,存活率达到85%以上。
  利用赤眼蜂和瓢虫在林业、农业上进行害虫防治,是“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措施的重要体现,不仅有效抑制了害虫的蔓延,又能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为维护生态平衡做出贡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14条是关于生态建设方面的部署,为发展生物防治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叶传宝.马尾松毛虫幼虫性别区分方法及其在预测预报中的运用[J].安徽林业,2005,(8):28.
  [2]黄月英.马尾松松毛虫的综合防治策略[J].福建农业科技,2005,(8):25.
  [3]宋凯,郑书宏,郑礼.筛选与变温锻炼对赤眼蜂种蜂质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3,(12):30.
  [4]刘万学,万方浩,郭建英,张帆,孙光芝,孟昭军.人工释放赤眼蜂对棉铃虫的防治作用及相关生态效应[J].昆虫学报,2003,(6):15.
  [5]杨光安.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调查简报[J].吉林农业科学, 2004,(4):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31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