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银行卡业面临“大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汤 平

  
  20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对北京经济社会的影响也逐渐体现出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指出,历史经验表明,如果利用好奥运契机,将会给举办城市经济增长带来重要的促进作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次改变奥运会长期亏损的历史,最终盈利2.5亿美元。此后,几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及其所在国家,既通过奥运赢得了声誉,又在经济发展方面得到好处,奥运商机变成了令人垂涎的大蛋糕。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记者,奥运将使中国的银行卡业出现一个“井喷式”的发展阶段。中国银行奥运办公室主任徐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奥运给中行带来了发展的好时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银行提升产品品质、拓展产品市场提供了机会,也为中行的广大客户提供了分享奥运的广阔渠道。”中行借助奥运平台,积极开发和奥运相关联的产品,各种奥运主题产品层出不穷。徐辰介绍,中行先后推出了多款面向不同客户群体的奥运主题金融产品,如面向青少年的全球首套“奥运福娃礼仪存单”和“携手奥运成长账户”,与联想公司和VISA合作发行的“中银―联想VISA奥运卡”,与国航和VISA联合推出的“国航知音中银VISA奥运联名卡”等产品。中行还先后发行了亚洲首张欧元银行卡、首张北京奥运主题的“中银VISA奥运信用卡”,组成中国银行有关奥运会主题的银行卡系列。这些金融产品既是支付工具,同时又是奥运精神的宣传载体,而奥运主题也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
  其实不仅仅是中行,记者注意到,各个银行都在加大对银行卡的开发力度。对银行卡业发展来说,奥运会的深远影响、庞大的人员往来和以卡支付的需求,正为中国银行卡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毋庸置疑,奥运经济的机遇将提升银行卡服务的内涵,推动银行卡产业的升级并借此惠及亿万持卡人。对中国金融业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如何应对和改善北京、上海、青岛等奥运城市的金融服务水平特别是银行卡受理服务水平,已成为整个业界的一项重大使命。
  郭田勇认为,站在深化产业内涵、更好服务奥运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卡市场面临着一系列的“奥运大考”。要有效应对奥运金融服务的全面要求、促进银行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管理机构、业界就必须直面当前中国银行卡产业的三大矛盾:银行卡受理水平较为落后、银行业高度竞争与国内卡组织垄断的冲突以及产业“不赢利”的生态环境。
  因此,专家认为,银行卡业想在奥运商机中饱餐一顿,目前必须进行优化服务,进行产业升级。郭田勇说,就银行卡受理情况来看,近年来全国新增联网商户、POS、ATM均以较大幅度在增长,银行卡受理环境特别是京沪穗等一线城市的刷卡环境也大为改善,但仍然滞后于民众金融生活的要求。在发达国家银行卡市场,平均1万人占有13台ATM机,而在我国,即使在京沪穗这些发达城市,万人占有的ATM数量只在5台左右,POS人均占有量的差距更为明显,而且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刷卡障碍。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利益导向,银行卡受理范围仍然较为狭窄。银行卡市场是一个典型“鸡与蛋”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双边市场”,受理市场的规模不足,使银行卡的广泛受理还不能完全实现,直接影响了持卡人的用卡积极性,制约了整个银行卡市场的发展。有鉴于此,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2008奥运支付环境建设方案》,明确了2008年6月前北京市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的规范和要求。
  在采访中,郭田勇还谈到,近年来,随着外资银行的渗透,国内银行在银行卡为核心介质的零售业务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另一方面,国内的银行卡受理品牌和清算网络却仅有中国银联一家“上游供货商”。从跨行查询收费、商户罢刷风波、禁止银行布放POS再到禁止奥运卡上市、取消双币卡争论,中国银行卡市场数年来的历次“风波”,无不反映了银行间高度竞争和银联独家经营的矛盾,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战略、利益与价值取向的冲突。因此,记者认为要促进奥运金融服务的改善、保障银行卡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关监管机构就必需加强对银行卡组织的监管,妥善处理发卡银行与银联的矛盾。
  目前,中国银行卡业还面临着收入来源捉襟见肘的现实瓶颈,银行卡业务在发卡量激增、“全民喜刷刷”的背后实际上是发卡银行的普遍亏损。我国信用卡透支利息折算成年利率高达18%,但由于传统文化与消费理念的关系,国内信用卡业务利息的收入绝对额和占比都很低。而另一方面,相对国外商户扣率借记卡比较低――国际惯例为1.5%-2%,国内却连1%都不到。究其原因,既有上游市场垄断、压低费率的因素,也有产业布局和综合规划不合理、监管政策与财税激励不到位等原因。
  不管怎样,奥运在给北京的旅游经济带来机遇的同时,将使银行卡业的发展更好更快。各银行竞逐奥运商机,使老百姓真正获得实惠,银行卡业也会获得产业升级的好机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0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