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艳君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要做好:(I)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再现情境,探求明理;(3)扩大信息,深化认识;(4)联系实际,指孚行为。
  关键词:思品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126-01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是非观念的德育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很大。然而,这些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与他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教学过程我们要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流互动方式,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整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的感染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使课堂成为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胆实践的平台。
  通过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教学过程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课有效整合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倾向。它能使人产生一种强烈向往的心情,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刨设多媒体情境,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为营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创设条件。比如组织学生学习《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这节内容时,我把2006年十大高科技产品全真图、克隆羊多利。转基因食品,神州六号飞船等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并配上了绘声绘色的解说词,这情景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学生的思维随着解说词的发展逐步进人了科学的殿堂。大家都被科学的神奇所感动。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成果感到自豪,使学生产生了渴望了解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强烈的心理需求。教师也就顺势根据学习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恰当的运用现代教育基础,能够创设与本课教学目标相关的思维情境,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建构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这样做,学生进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就容易了。
  
  二、再现情境,探求明理
  
  “明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明理需要在一定的思维情境中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创设的具体的情景,通过气氛渲染或材料诱导,引导学生进人具体的思维情境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够较好的受到“明理”的效果。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发挥主体探求精神。建构新的道德、观念的认识过程。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我们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有关的知识、观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才能达到明理导行,内化道德要求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到认识理解科学技术重要性内容学习时,我利用多媒体剪辑,播放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六号”宇宙飞船升空的实况转播。当“神六”在乐曲中腾空飞跃的一刹,学生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雀跃声,那种潜在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淋漓尽致展现。与此同时,我又给学生介绍了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并展示了相关实物图片,既让学生看到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样,从情感上,让学生既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又感受到振兴科技,时不待我的民族紧迫感,达到学文明理的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网络手段也轻而易举的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又离不开老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三、扩大信息。深化认识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国情知识教育的显性德育课程。其教育是通过大量的事实、案例及其与之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展现出来,通过学生的阅读、感悟、内化实现的。期间需要大量的鲜活资料,而这一需求仅仅依靠教材是无法满足的,教学过程引入多媒体课件弥补教材的局限性很有必要。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有众多的刺激因素,促进学生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实现认识上的飞跃。(1)适当引入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事件、案例、时事政策等资料,引入学生当前所关心的热点请题,为教材注入活力,增强教学过程的新颖性。(2)展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新闻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加强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过程的实在性。(3)通过课件展现事物、事件的多个层面。引导学生对事物、事件进行多角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教育的全面性。(4)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作用,适当引人优质教学资源,力求达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空间的目的,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5)适当引入漫画、小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资料,使之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媒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产生独特的想法,进而组织活动,通过讨论、辨析等形式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学生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所以。我们要精心地设计信息库。设计多媒体资料的引入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积极思维的综合作用获取信息,又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进行分析、综合多个渠道所得到的信息,达到提高认识、形成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的目的。例如,学习《爱心永不变》时,我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了这样的资料:①长江流域发生水灾时,解放军奋勇向前。抗洪救灾的动人场面的图片;②无偿献血站排长队献血的图片,③“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红展会的事迹资料;④同龄人主动想办法排除困难帮助同学的爱心表现的资料;⑤有关道德、行为规范、格言等。让学生通过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讨论,加深学生对“生活处处有爱,生活处处需要爱”的理解。课后的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爱的理解走出了自我的圈子,初步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观点和道德行为要求落实到行动上,用之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导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储备的多样化、丰富性等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1)引人一些特定的行为过程,如做家务、自立生活等,教学生“怎么做”;(2)选择一些体形行为结果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实施道德行为的必要性,教他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形成行为自律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3)根据不同的课例,设计不同的导行训练题,通过课堂行为训练,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提高实施道德行为的能力。例如教学《环境亮起了“黄牌”》这节课时,我设计了多媒体播放《肆虐的白色污染》视频剪辑。在课堂上播放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谈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探讨怎样把保护环境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联系身边的环境问题谈论我们现在应该做哪些具体的事。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真切的情景中受到教育,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行为能力。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发挥现代教育基础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形成能力的工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导向作用。更好的完成学科教育任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6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