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因子分析的山东省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产业竞争力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建立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对山东省主导产业中38个行业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的优势产业依然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虽有发展,但成长力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来提升山东省整体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山东省
  
  1.引言
  经济竞争集中表现为产业竞争,产业竞争力是地区经济整体发展的核心。山东省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经济大省,近年来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快速变动的时期,2010年全省GDP总量在全国排第三,工业总产值由2008年的62958.5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3851.4亿元,增加了33%;但人均GDP约4.08万元,人均GDP与发达省份相差30%左右。山东省各产业间又呈现明显的经济差异,从而制约了山东整体经济实力的上升,因此研究山东省产业竞争力,分析产业定位和相应对策对山东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国外学者对竞争力理论进行了很多研究,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波特关于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主要从资源和才能要素、需求条件、关联和辅助性行业和竞争企业的表现这四个方面以及机遇和政府两个辅助方面,去探讨确定区域整体的竞争优势[1];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比如裴长洪博士主要研究了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刘平洋教授则主要分析了我国若干产业竞争力的差异;刘小铁、肖淼等博士则主要对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与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综上,各研究主要对国家、区域层面研究较多,而对地区层面则较少,本文则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对山东的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
  2.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方法选择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是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山东省产业竞争力的评价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察,并遵循研究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以及指标的真实性和可获得性等原则。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2011年《山东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并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从产业技术投入、产业支撑能力、产业产出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四个方面选取了20项指标[2]-[3]对山东省主导产业中38个产业进行综合评价。(见表1)
  为消除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本文运用SPSS19.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各产业竞争力的最终得分并进行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是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多因子变量的科学的经济计量方法。因子分析的核心是用较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4]。
  3.指标体系评价与分析
  3.1 因子分析法的适用性检验
  由于掌握数据资料的有限性,本文以2011年《山东统计年鉴》划分的38个行业作为样本,对其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评价。因子分析法的适用性检验主要是通过KMO统计量和Bartlett’s球形检验加以判定。KMO统计量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取值在0~1之间。一般认为,KMO统计量大于0.7比较适合,运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755, 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对应的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
  3.2 因子分析法的评价结果
  根据原始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以及各因子解释原有指标变量总方差的情况,采用主成份分析法,从原有指标中提取主要因子。本文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0%以及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5个主要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2.09%,说明因子反映的信息为82.09%,信息丢失很少,因子分析结果可信度较高。利用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旋转,并以5个主因子各自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38个产业的综合得分。(见表2)
  4.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表2关于2010年山东省各产业的综合评价得分情况,分析山东省产业竞争力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东省产业竞争优势依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从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分析,在综合评价得分前十位的产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大产业可以划分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外,剩余的八个产业大部分属于加工制造型的传统型产业,劳动密集程度高。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及纺织业这四大产业的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32%,产出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第二,重化工业及基础产业是山东省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从轻重工业角度看,在产业综合评价排名中,一些重化工业比较靠前,比如典型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以及一些基础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也是位列前茅,而重工业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可见山东省产业重型化比较明显。
  第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有很大上升空间。从产业的技术层次看,山东省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食品、纺织、机械、冶金以及化工等传统的原料加工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比如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产业则排名靠后,其工业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13%,竞争力比较弱;同时在低碳产业、环境保护方面的产业排名更是在后。这说明山东省的高新技术产业虽有一定程度发展,但在整体产业竞争中带动力不强,还难以在工业发展中起先导作用。
  5.提升山东省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的分析结果以及山东省产业发展的(下转第172页)(上接第149页)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关于提升山东省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及建议。
  第一,继续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促进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增长。
  山东省传统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产业虽属于低端产业,但对于山东这个人口和资源大省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促进就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山东丰富的资源;同时这些产业对山东省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而一些制造业中的低端产业,如文教体育用品、工艺品、家具制造等,虽然是低端产业,但其对资源环境负面影响较小,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领域里的“朝阳产业”。所以需要继续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但是也要保证传统产业一定的比例限制,同时要增加知识和科技含量,以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
  加强科研资金投入,加快产品的研发创新,用高端产品改造和带动低端产业的发展。通过积极引进并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产业具体情况,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应该给予积极的引导。尤其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方面,政府应该在科研投入、土地利用、投资、金融以及税收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倾斜,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工业园的建设[5],使山东省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三,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使资源、环境和经济能够协调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6]。发展循环经济可以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山东省38个产业中,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方面紧密联系,然而它的排名在最后;在现实生活中,山东省很多企业和地区已开始重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但是成本太高。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在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才能有效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立新.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40-48.
  [2]成小平.内蒙古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4):82-85.
  [3]冀县卿,田珍.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以苏中地区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2003(5):14-18.
  [4]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73-385.
  [5]王秋霞.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J].区域物流.2011(2):68-69.
  [6]史佩钊.山东省循环经济研究与实践[J].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作者简介:
  李莉,女,山东威海人,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孙宏,女,山东临沂人,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王月菊,女,山东德州人,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0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