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铜陵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洪曙光

  摘要:对铜陵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推进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蔬菜;发展现状;结构调整;发展对策
  
  铜陵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交通便利。自2002年开始组织创建安徽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以来,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发展思路,强化实施,蔬菜生产面积不断扩大,产业化经营呈现新发展,蔬菜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铜陵县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菜篮子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不断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蔬菜产业化进程。目前,在老洲、东联、西联、顺安等乡镇已建设1 500 hm2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葱蒜类、瓜类、茄果类、薯类、水生蔬菜等特色鲜菜,形成了老洲乡100 hm2丝瓜、西联乡400 hm2毛豆和100 hm2水生蔬菜、顺安镇300 hm2马铃薯、天门镇400 hm2生姜、东联乡100 hm2水生蔬菜等特色蔬菜生产基地。2010年蔬菜种植面积达6 000 hm2,蔬菜总产量达20.24万t,总产值达4亿元,蔬菜产业已成为铜陵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2 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
  2.1 区位优势明显
  铜陵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沪渝高速、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南京至九江铁路贯穿而过,又处长江航运黄金地段,拥有国家级港口――铜陵港,境内交通便利,电力供应充足,通讯发达。
  2.2 土壤条件优越
  全县辖8个乡镇,农业人口24.6万,耕地面积1.6万hm2,地形兼有沿江平原与皖南山区之特点,长江绕境西北55.5 km,地势南高北低,山丘洲圩并存。蔬菜生产基地地势开阔平坦,成土母质为长江冲积物,是由长江水力搬运淤积而成的三角洲地。经多年围垦、农耕熟化而成的砂壤土,土体深厚,土壤酸碱度适中(pH 6.5~8.5),有一定保蓄能力,耕作性好,适耕期长,易耕易耙。土壤通透性良好,毛管作用强,施肥见效快,抗旱能力强,属高产土壤之一。
  2.3 气候适宜
  铜陵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际温差值不大,无霜期长,为240 d左右,年日照时数1 997.3 h,年平均气温16.1 ℃。降雨集中在春夏季,秋季雨量适中,年降雨量1 384.7 mm。光、热、水、气资源丰富,非常适于各种蔬菜的生长。
  
  3 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3.1 发展思路与发展原则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发挥资源优势,满足本地市场消费需求,拓展全国大市场,突出抓好基地、加工、流通三个环节,进一步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调整产品结构,发展蔬菜产品加工业,完善市场体系,提高蔬菜产品的附加值,使蔬菜产业真正成为农业领域辐射范围广、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支柱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立足安全、优质、方便、多样的蔬菜产品市场需求来发展蔬菜产业。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无公害化栽培和产品的安全性,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坚持产业整体开发的原则,立足开发整个产业,打造品牌,提高产业竞争力。
  3.1.1 组织完善,分工明确
  发展蔬菜产业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协调配合。按照“一个产业,一批龙头企业,一批稳固的规模生产基地,一个配套政策,一套工作班子”的总体思路,成立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农业、财政、科技、工商、质监、卫生、环保、广播电视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建设活动的领导、协调、督查工作。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由农业局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年度计划和工作措施,建立工作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设活动由农业局主抓,负责编制发展规划、组织实施、技术推广、材料汇总、检查评比等工作;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组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要生产基地由专人负责,配备管理人员、监测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齐抓共管,统筹解决生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蔬菜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将蔬菜产业发展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3.1.2 规划合理,布局科学
  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发展“一村一品,多乡一业”的专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以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为前提,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品,率先突破,逐步向全面推进。老洲、西联、胥坝等沿江传统蔬菜产区,生态环境好,农民种菜科技水平高,栽培品种主要以辣椒、番茄、莴笋、丝瓜、西瓜、毛豆等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为主,钢管大棚冬春反季节栽培特色明显,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展蔬菜产业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大,应作为科学规划的重点,进一步巩固提高,提升生产档次,形成规模,打造品牌,扩大销售。顺安、钟鸣作为东部城区,是铜陵县主要农产品集散地,辐射能力强,交通便利,市场活跃,区位优势明显,且蔬菜种类多,马铃薯种植已成规模化,西瓜生产发展也很快,宜作为城区保供蔬菜基地。在着力发展顺安、钟鸣两镇的蔬菜瓜果生产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新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提高蔬菜生产效益。天门是铜陵县的传统生姜种植区,其生姜品质好,是该县最具潜力的名特优农产品,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应扩大规模,建立生产基地,作为重点产品开发生产,创建新品牌。东联、西联的圩区行政村,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无环境污染,应大力发展莲藕、菱角、茭白等水生蔬菜,成为新一轮水生蔬菜基地。
  3.2 发展重点突出,保障措施有力
  3.2.1 科技支撑逐步强化
  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探索生态型高效栽培新模式,开发受消费者欢迎、市场适销的精细特色产品,发展有竞争优势的内外销产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广泛推广应用“蔬菜三新”技术,重点引导和扶持蔬菜科技园区建设,通过设施、科技、品质、规模示范带动蔬菜产业全面健康发展。
  3.2.2 产、加、销模式连续创新
  蔬菜产业的发展必须在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和生产过程标准化的同时,逐步做到销售形式的组织化。在推动蔬菜产业化过程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实行以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组织形式,形成社会化商品生产。产销合作组织通过优质服务,在农户和商户之间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关系,有效解决生产与销售脱节的问题。同时还要吸引大公司、大企业参与到蔬菜产业中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格局,特别是龙头企业和产品加工带动生产的发展,把菜农、企业的利益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3.2.3 质量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
  建立生产质量和生产技术标准化体系,组织标准化生产,加强对优质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的全程监控,组建铜陵县无公害蔬菜质检中心,在老洲、西联、顺安等重点乡镇设立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点,推进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的检测点建设,形成以县蔬菜质量检测中心为重点,乡镇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的检测点为基础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大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力度,层层监控,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创建蔬菜新品牌,对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的产品给予政策性扶持,逐步实现蔬菜优质优价,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4 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加强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构筑科研与示范推广之间的桥梁,加大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与开发。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形成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促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2.5 科技素质不断提高
  广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不断拓宽农民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让更多的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蔬菜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和种植水平。同时注重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素质,通过继续教育、进修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技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农技队伍的专业技能,拓宽服务领域,延长服务链条,以便更好、更快地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37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