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棉花市场:狼来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海云

  
  抵触情绪先行
  
  对于一个每年需要上千万吨棉花供给的业界来说,棉花是永远的热门话题。棉花价格更是敏感中的敏感,热点中的热点。不管是处于生产淡季还是旺季,不管是棉农、棉商、棉花经营企业、用棉企业,还是与棉花、棉纺相关部门和机构,没有人敢对棉花市场关注有所懈怠,一有风吹草动也会引起轩然大波。原本烟雾弥漫、混乱有加的棉花市场和棉花价格的动荡已经让国内用棉企业应接不暇,对于外资进入我国棉花市场他们更是反对声四起。
  “外资进来也无非是倒卖倒卖,他们总归要赚钱的,要赚钱就要造成价格波动,让企业高价买进棉花”,对于如何看待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山东一家棉纱企业的老总就如此回答。他这种看法并不是个案,用棉企业对于外资进入棉花市场普遍持有抵触情绪。200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布《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该项办法,中国将彻底放开棉花收购,对棉花收购原则上不再实行资格认定。无锡第棉纺织厂副厂长邵嘉祥斩钉截铁表示“坚决反对外资进入棉花行业”引起业界广泛共鸣。
  在棉花市场放开之前,生产和价格都由国家控制,统一收购部分占到当时流通市场的90%。当时的国有棉麻公司日子非常好过。自从1999年中国开始进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大批供销社系统的企业纷纷改制,同时,民营资本、个体资本也进入这个行业。在棉花市场放开之初的几年,国内的棉花市场相对封闭,棉花进口量不大。棉花企业收购后,一般会出现价格上涨,有利润可赚。另外棉麻公司同时经营国家和地方棉花储备,每年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利润。但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棉花进口量也越来越大,国内、国际市场价格逐步接轨,棉花企业“收上来就涨,卖出去就赚”的“好日子”也去不复返。2002、2003年前后,大大小小的轧花厂突然从各地冒出。另外,2003年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成立,国有棉麻公司经营储备棉资格也被剥夺。2003~2004年度,由于缺乏必要的对冲风险机制,加之抱有传统经营理念,国内棉花企业迎高购棉,随后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并爆出“中储棉事件”。2003、2004年度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让众多用棉企业尝尽苦头。
  目前,尽管中国拥有资质的加工收购企业不到9000家,但据称各地没有资质的棉花流通企业远远高于这一数字,最高的估计是,起码有18000家以上。
  另一个被业内人士经常挂在嘴边的数字是:近年来,中国年产棉花最多600万吨,但加工能力已达3000万吨。僧多粥少的局面,让一些供销社系统的大企业发出警告,由于市场缺乏秩序,没有资质的民营小厂很有可能挤垮供销社企业。
  尽管国家反复发文,要求整顿棉花市场,但是业界人士表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打压小轧花厂并无好处。所以国家屡禁不止,在今后的时间要解决市场秩序,并非易事。同时,供销社企业自身也存在诸多遗留下来的管理经营问题,不能将责任全部推到民企身上。
  加工能力过剩的一个直接影响是,棉花收购价格年年居高不下。2005年8月,棉花协会常务理事会曾经协商,将当年的籽棉价格控制在2.5元/斤左右。但最后的结果是.各地收购价从2.7元/斤到3元/斤不等,令当年棉花平均收购成本达13800元/吨。这一结果被归咎于“无序竞争”。
  也许正是因为棉花经营者进入者角色的多重化以及随之带来的棉花市场的动荡让棉纺企业心存芥蒂,国内的棉商经营就已经如此混乱,对于似乎更加厉害和神秘不可捉摸的外资的第 自然反应就是排斥。
  
  狼来了?
  
  除了对国内棉花市场原有的负面情绪影响,对外资进入国内棉花市场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还很大程度上受到大豆的“前车之鉴”阴影波及所致。
  入世五六年间,外资基本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在控制了中国大豆60%的实际加工能力后,国际粮商同时控制了中国大豆的进口,ADH、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四大粮商已经控制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国际粮商通过大量参股中国的大豆压榨企业,逐渐控制大豆渠道。他们的战略明确低价买入南美及享受巨额农业补贴的美国大豆,再高价卖给中国的压榨企业,赚取垄断的贸易利润。而留下的,则是中国压榨行业的低利甚至亏损,以及中国本土大豆的滞销。
  和企业的抵触情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组织和协会相关人士态度的释然。中国棉花协会秘书长高芳认为,让外资进入国内棉花市场是“个水到渠成的政策”,而且他还认为就目前情况来看,还“远远没有到狼来了的地步”。
  1998年以前,中国棉花市场没有放开,生产和价格都由国家控制,其收购和销售环节由供销社统经营。199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从1999年开始,棉花流通领域开始出现松动。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 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路子”的改革思路。
  彻底放开棉花收购,还意味着禁止外资进入收购市场的“保护伞”消失。据了解,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陆续对四家外国独资棉商发放了允许收购中国棉花的执照,其中包括路易达孚和威尔兄弟等国际知名棉商。业内人士传言,2005-2006年度中国近三分之的棉花进口贸易都是通过路易达孚代理的。事实上据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透露,现在拿到棉花收购、经营许可,拥有和国内棉商相同权利的国际棉商不过三四家,而且做的规模都不大,路易达孚参与国产棉市场不过年时间,经营的棉花不超过10万吨。
  也许业界害怕的并不是现在有多少家外资企业在进行棉花贸易和经营,他们害怕的是个潜在的未来的风险:谁能保证什么呢?“国际大棉商可以轻而易举地垄断中国市场,令中国本土企业失去市场空间”,这种担心也并非庸人自扰。因为“大豆危机”的也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才显现。虽然中国目前棉花需要大量进口,但是一旦外资掌握了棉花价格,无论国内棉花是多是少,这种冲击和压力相信整个产业链都难以承受。
  
  期待的是什么?
  
  其实国内用棉企业对外资进入棉花市场的排斥心理多少反映的是其对现有棉花市场的不满,确实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价格的动荡,尤其是大起大落是他们所最不愿意看到的,增加了他们的成本风险。但是棉农和棉商、棉企却总是在期望“棉花可以卖个好价钱”。供需z间的矛盾原本有市场来调节,但是棉花的刚性需求使得供需失衡,也给中间商创造了炒作的机会和空司。而外资的进入,无疑被认为是中间商力量的一股。事实上,用棉企业期望的无非是一个成熟完善的棉花市场,但是棉花市场机制恰恰仍然不够完善,无法满足纺织企业的需要。
  贸易企业常用的报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贸易双方直接敲定最终成交价格,即所谓的“一口价”另一种是贸易双方通过相关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加上合理的现货升贴水来定价,即所谓的“点价”。目前国外企业习惯于采用点价的报价方式,可以锁定经营成本或者利润,规避市场风险。国内虽然棉花期货市场已经建立,但是对于平抑价格、稳定市场和价值发现的作用表现上看来,用棉企业表示还不甚理想。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棉花收购市场的全面放开,国内棉花流通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必须抛弃落后的经营理念,学会使用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各种对;中风险的手段,稳步经营,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对于广大用棉企业来说,他们对于市场的爱与恨.无非都期望有个成熟稳定的市场,以实现其生产及成本的可控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4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