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运用可持续设计手法塑造特色景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威

  摘要:本文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可持续设计手法在塑造特色景观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是“用贫资源塑造高文明”。并由此引出景观特色的本源是对本国、本土资源的最佳利用。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得出结论:景观特色营造应通过运用可持续设计手法从根本上改善景观品质,塑造具有文化特征的景观元素。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特色景观;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TU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10-0063-04
  
  1.引言
  1.中国最优秀的传统
  1.1中国的两大特色
  1.1.1中国特色之一:贫瘠的资源
  以全球的资源条件为背景,中国总体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因此在目前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和妥善的经济政策下,中国的综合国力正飞快地成长。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大国,造成了我国资源条件由富转贫――一方面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一方面资源分布不均衡――生存环境十分脆弱。从近年来大家的切身体验:雨下多些就要防洪,下得少点就要抗旱,足以窥见一斑。
  中国的“资源贫瘠”,除了人口众多的因素外,还与我们国家长期重数量轻效益、重建设轻保护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大关系。据有关资料:中国能源平均利用率仅为36%,比发达国家低近10%,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可再生能源的商品量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
  1.1.2中国特色之二:高度的文明
  中国特色的另一个侧面就是“高度的文明”。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目前世界上仍然存在的五个文明之一就有中国文明;德国的历史学家弗兰克在其《白银资本》一书中认为从公元15世纪开始就存在一个世界经济,其中心就是在中国。这些历史的比较无可辩驳地说明: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也是最持久能力的文明。
  中国的“高度文明”是多维发展的,既表现在物质方面,也表现在精神方面。在物质方面既表现在城市、建筑、园林,又表现在众多的工艺品;在精神方面,既表现在哲学思想上的多种学派的观点,也表现在文学艺术上的丰硕成果。
  1.2中国最优秀的传统:用贫资源铸造高文明
  一方面是在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下资源的日益紧张和匮乏,另一方面却缔造了世界最悠久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究其根本,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大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建立了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这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到今日我国的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大措施,都说明了“大一统”国家的必要性。
  第二个因素是中国人善于以丰富的文化资源未弥补物质资源的相对匮乏。以园林为例,园林塑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园林。在园林资源中,既有物质性的,也有非物质性的资源往往可以弥补物质性资源的不足。
  这一优良传统延续到今天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可持续发展”。从很早以前中国人就运用“可持续理念”指导并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这不仅仅只是资源能源上(物质)的可持续,更是文化特征上(非物质)的可持续。虽然中国园林的历史只是五千年文化无数细流的一条分支,但是也同样秉承了中国最优秀的传统。下面,笔者将讨论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如何运用可持续手法塑造特色景观。
  2.景观特色的本源
  2.1景观特色的本源
  笔者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的景观特色的本源就是对本国、本土建设资源的最佳利用。这里包涵两个准则:一是对本土资源的最佳利用,二是最大程度地加强文化特色的展现。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或者说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文化特色归根结底来自人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性,这种归属感不可能从外界输入,而只能来自本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们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热爱,以及对乡音和乡俗的眷恋。景观设计正是通过对本土建设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提高建设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一方面展现特定地域文化特征,向使用者传达最真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实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双赢。
  2.2广义的“资源”定义
  过去我们谈到建设资源往往是狭义的,如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物化因素。因此,进行可持续设计时,通常只考虑到对自然资源的片面节约,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景观,反而由于不合理使用节能、节水技术,造成景观和资源的双重破坏与浪费。而笔者在这里所说的建设资源是广义的――凡是在建设中可以用来为建造物添加价值(物质和精神的价值)的,都应该是为资源。因此,建设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地形、地貌、地质、能源、水文、材料和气候等。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就传授了如何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场地环境的知识;如今,不论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已经把自然资源作为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甚至会采用高科技手段将自然资源更充分地转化成为建设资源,从而提高“效益”,比如太阳能、风能的利用。
  人文资源包括人口、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特别是文化资源,它是上一轮园林的产物,又是下一轮园林的“资源”。比如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苏州拙政园,它是古人的遗产,却成为今人的骄傲,是每位景观设计师所瞻仰和学习的典范。我们不仅学习它的造园手法,更从中挖掘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哲学和文化内涵,从而塑造出更具特色、更顺应当下的景观。
  笔者根据自身体会,对园林文化内涵提出了几点认识:
  (1)它是一种模式化了的、社会认同的生活方式。
  (2)它是社会思想意识、哲学观念和艺术情趣。
  (3)它是由当地自然条件形成的景观语汇。
  (4)它是由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的园林经营方式。
  综上所述,每个国家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建造中如果能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源的消耗,更能塑造出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景观。
  3.风之庭院(COUrtyard in theWind)景观设计分析
  下面结合实际经典案例,讨论如何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利用可持续设计手法塑造独具特色的景观。
  项目地点:位于德国慕尼黑中东部的海德豪森市(Munich Haidhausen)建设厅行政大楼中庭
  建成时间:2000年
  项目规模:规划用地面积23500 m2,庭院面积5500 m2,建筑面积82000m2
  项目特点:以风能为主导能源的节约型园林设计
  3.1项目背景
  1988年,慕尼黑政府为了增加办公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与消耗,采取了精简部门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将慕尼黑建设厅的23个分理办事处集中到一栋大楼里办公,并委托慕尼黑当地的温特霍尔茨纳建筑设计事务所

(Ganzer&Unterholzner)负责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
  新慕尼黑建设厅大楼的设计直到今天都还具有非凡意义:首先它是当地第一座复合型高层办公建筑,其63m高的圆柱形塔楼仍是海德豪森市的地标;(图1,2)其次大楼是当地第一座节能型建筑:除了大楼内部集约化办公空间的设计,最突出的就属风能技术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设计师在圆柱形塔楼顶部安装了一台风力涡轮机,用来搜集、储存、并转化风能,既为塔楼内部办公提供必要的能源供给,还用于塑造大楼中庭景观。
  中庭名为风之庭院(Courtyard in theWind),是由纽约著名的阿孔奇(AcconciStudio)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与建造。项目负责人维特阿孔奇(Vito Acconci,1940-)希望能够藉此项目,将“概念艺术”(ConceptualArt)的哲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所谓“概念艺术”,它强调蕴涵在艺术作品背后最重要的是“概念”,艺术的构思与想法比艺术创作所使用的具体媒介材料或者具体技法更为重要。(Conceptual art is art in whichthe concept(s)or idea(s)involved in thework take precedence over traditionalaesthetic and material concerns.)
  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概念艺术通过极少主义缩减的趋势,最终以“取消主义”的态度派生出来,它是从艺术实体转移到了艺术的“意念”上。法国艺术家杜尚(MarcelDuchamp,1887-1968)曾经说过“一件艺术品从根本上是艺术家的思想,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绘画或者雕塑。有形的实物可以出自任何一种思想,艺术最终将成为纯精神的产物”。因此概念艺术有无穷的表达形式:符号、语言、文字、图表以及电视录像、照片、人体表演等等。
  项目建造过程中,通过对风能应用技术与景观设计哲学理念的巧妙结合,帮助设计师实现了这个愿望,最终塑造出这样一种景象:当安装在圆柱形塔楼楼顶的叶轮被风吹动的时候,中庭广场上的大型金属圆环开始自转,从而带动广场上景观元素的位置跟着发生变化。自转的景观平台,就好像日式旋转餐桌一样,向人们展示着一幅动态的自然画面――这是“风之庭院”的由来。(图3,4)安装在大楼里的风力装置和铺设在广场下方的机械旋转平台,在风和庭院景观之间创造了一种或抽象或隐性的不确定联系。而这种不确定的关系又营造了一种超现实的景观画面。这个表面看似平常的庭院设计,其实隐含着丰富、奇妙的体验之旅。
  3.2设计要点
  3.2.1寻找风能技术应用与景观设计的结合点
  维特阿孔奇(Vito Acconci)是少数敢于突破传统艺术哲学理论的前卫设计师。在早期他就开始关注个体与群体,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比例关系,研发过许多小型实验性项目后,便开始涉足更宏观的城市公共空间(publicspace)的设计与探索领域。之后,维特阿孔奇(Vito Acconci)围绕城市公共空间作了大量、反复的研究和论证,得出了一套关于公共空间的设计“概念”――创造一个多样化的公共空间,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室外展览馆或者博物馆。对于场地设计他考虑更多的是参与者(passerby)的行为与感受,与场地的互动关系等问题,就好比“某个人偶然间穿过一个小巷,那里面充满了未知,可能有着陌生的人或者突发的事情。可一旦行人走人那条巷子,他将成为小巷环境里的一部分,变成‘陌生的人’中的一员,也可能加入那些‘突发的事情’”(Vito Acconci)。总之,他认为环境本身应当能够主动引导参与者的“渗透”(infiltrate)过程,从而参与环境的变化。
  “风之庭院”就是希望进入到庭院中的人,可以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一起感受景观的如风变换。首先应当创造一个变化的,丰富的、未知的,充满偶然性的,有潜在互动关系的场地。仅仅依靠传统景观元素的堆砌是绝对不够的,因为就像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丰富却缺少互动,人们很快就会对场地本身失去兴致。
  大自然中的风富有动感、变化多端、而且捉摸不定,这正是维特阿孔奇(VitoAcconci)一直在寻找的“催化剂”(activator)。于是景观设计方案决定延续利用建筑内部的风电系统,并且在庭院中专门设计一个景观旋转平台,与塔楼楼顶的风能采集器对接,通过一系列的能量转化和传输,将“风”引入庭院,构成场地中最重要的景观要素――“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够实实在在地带来变化”(Vito Acconci)。这种变化并不是肤浅地“更换”(replace)场地内容,而是将简单明了的构成元素用各种方式演绎出来,呈现不同的故事情节,而且每分每秒都不一样。所以场地内部充满了未知与偶然,从而引导使用者对环境的“渗透”,这是设计理念的核心要义,也是风能技术与景观设计的结合点。
  值得一提的是,把“风之庭院”看作是一件“概念艺术作品”(the work),那么景观旋转平台就是“装置”(installations)。“装置”是“概念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将“概念”变成一个创造艺术的机器(SolLeWitt,1928-2007)。所以,“景观旋转平台”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整个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正是由于设计师的缜密布置,“风之庭院”中的每项内容都环环相扣,杜绝了“为设计而设计”(design for nothing)。
  3.2.2景观要素的选择
  “概念艺术”崇尚少就是多,用最直接、最简单、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或几个)元素准确、有力地传达出核心“概念”。而且设计师本意就是通过几种必要元素的重新组合排列实现空间的互动,多余的景观元素只会影响效果的表达。
  因此,庭院中只有树、草地、灯和一条小路呈环状布置,这四个最基本的景观元素通过自然风的催化,变幻出一幅幅意想不到的抽象画面。简约而不简单,质朴而不单调,让身入其境的人深深感受到景观设计的本质。
  3.2.3节能系统设计
  “风之庭院”的节能系统设计原理十分简单:将收集到的风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储存,或者再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景观旋转平台。“风之庭院”的节能系统主要由以下三大构件组成:
  首先是风能收集构件。设计师在圆柱形塔楼的顶部安装了一台12m高的风能采集器,总高度达到75m,可以比较容易地搜集到风能资源,被称作是“通向大自然的窗口”。风能采集器主体部分是由三片长条形金属板构成(10m×1.5m),它们共同连接在一个机械转轴上而组成叶轮。(图5)风吹动叶轮,叶轮带动构件底部机械装置运转,将风能转化成电能。
  其次是风能储存和传输构件。这部分安装在圆柱形塔楼内部,以电的形式把风能储存起来。然后根据需要再分配、传输电力。
  最后是机械旋转平台。这部分是整套系统的核心构件,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地面部分是个金属同心环,(图6,7)内径7m,外径11m。它将场地分割成两大部分,中心部分呈圆饼状,外围则是个带状圆环。被圆环分割的地面其实是一个机械旋转平台,正下方是个圆形的地下室,里面安装了圆形轨道和一系列发动装置,(图8,9)轨道的半径正好和它上面的环形转轮的半径相同。地面旋转平台和地下轨道之间通过微小而复杂的连接设施串联着。当有风的时候,风能转化成电能先带动地下轨道的旋转,从而带动地面上的景观旋转平台的自转,平台上的人、植物、灯、道路灯也沿着内外轴线一块缓慢地旋转,为人们展现了非同一般的“机械舞”。景观平台的旋转速度是2cm/s,每小时才自转两圈,几乎感觉不到它在旋转,但是却会惊讶地发现广场上的景观无时不在变化着。
  3.3案例小结
  “风之庭院”为可持续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将技术与哲学观、设计理念、艺术美学相结合,运用可持续设计手法从根本上改善、提高景观品质,塑造具有文化特征的特色景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4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