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读“框景”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单菁菁 魏春雨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造园手法“框景”的研究,提炼其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要素,结合具体实例总结表达方法,探索古典园林研究和当代设计相结合的创作道路。
  
  关键词:框景;当代建筑设计;表达要素;表达方法
  
  Abstract:By the research about “enframed scenery”,one of the building sty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xpression elements of it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design, summarizes the expression methods with the exact examples,searches for the creative ways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raden study and modern designs.
  
  Keywords:enframed scenery;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design;expression elements;expression methods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5-0046-03
  
  1 前言
  自古以来,匠人和造园家多通过代代相传和亲身实践而得的宝贵经验精心雕琢着手中的作品,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创作过程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与自身发展演变,园林艺术成为了古人营造智慧的结晶。
  “框景”作为古典园林最富代表性的造园手法之一,本文通过对其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表达体现的研究,寻求传统园林研究与当代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探索本土建筑创作的新道路。
  
  2“框景”概述
  “框景”指在园林中运用建筑的门窗、亭、廊等,或山洞、花草树木抱合而成的景框,有选择地来获取另一个空间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形成一幅融合了自然美、建筑美、传统画意之美的立体画卷。计成在《园冶》中对“框景”这样描述:“刹宇隐环窗,仿佛片图小李;岩峦堆劈石,参差半壁大痴。”又在“掇山”中提到“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 [1](图1)。李渔于《闲情偶寄》中记叙 “非虚其中,欲以屋后之山代之也。坐而观之,则窗非窗也,画也;山非屋后之山,即画上之山也。”,将此命名为“无心画”、“尺幅窗”(图2)。他在湖舫中设扇面形窗洞借自然之景,“尽入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以内视外,固是一幅便面山水;而以外视内,亦是一幅扇头人物。”[2]说明他对“框景”不但有着精辟而深刻的见解,且通过自身实践拓展了其应用的广度。
  “框景”手法的处理,一方面赋予了空间流动性、通透性和开放性,内外空间互相渗透流通,起到过渡作用。由框制造出景深,引导人们丰富的视觉游历。对于不同的空间关系有着相应的处理手法。另一方面它通过虚实对比将所框景致加以高度提炼,集中了人们的视线,加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激发人们对另一空间的憧憬和观赏行为。
  
  3 “框景”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要素
  3.1“框”
  在古典园林中,“框”可为建筑的门框,窗框,亭、廊的柱、栏杆等环绕而成或山洞、乔木抱合而成的景框。在当代建筑中,随着建筑类型的丰富多样,“框”的属性进一步得到拓展。不同的建筑形式赋予了它不同的色彩、材质、形状、尺寸,甚至可以通过透视关系使原本不在同一平面的物体呈现“框”的形式(图3),它的固有形式因技术发展和人们想象力的驰骋得以创新改变。它可以是新保利大厦数十层高的石材与玻璃幕墙结合的东北外立面(图4),也可以是上海外滩美丽橱窗的精致边框,它可以是留白的墙面上简单朴实的门窗洞(图5),亦可以是提炼为“门”的形式,以单个或者一系列出现的建筑小品(图6)。
  在实际运用中,一方面“框”可与周围相融合,仅通过虚实明暗对比来强化框中景,另一方面,也可拉大“框”与环境之间的反差,制造强烈的装饰效果来达到吸引人们视线的目的。在两侧空间兼具可达性时,可通过“框”的双面修饰使其互为“框景”(图7)。
  “框”与“景”的关系在设计中可采取两种构成方式:对镜设框,已有较好的景致,于景之对面设框,将其收入框中。设框取景,犹如照相,预先有一个固定的框,然后借框得景。[3]
  3.2“景”
  通过“框”来观“景”,看到的并不是对景物的再现,而是在景框内呈现出的景致。“景”与“框”结合构成了一幅虚拟图画,人们不是直面景物,而是通过它来进行构景认知。“景”作为审美对象涵盖了“图画”和“自然”两重性。(图8)
  一方面,“景”和人的运动之间存在心理张力,或引导人向前运动,或可望而不可及,“景”的静态审美和人与“景”发生关联的方式共同构成空间经验单元。另一方面,空间经验过程中所见的“景”之间并非彼此割裂,而是存在叙事关系。“景”成为自然和人的视觉经验之间的固定媒介之后,视觉经验变成景观和观景行为的组合,通过“景”建立了视觉经验和时间、空间二者的关系,进而影响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 [4](图9)。
  “景”的形态呈现,取决于“框”的形式、景物本身的状态、观景中所发生的视觉透视关系、观景人的运动行为等多方面。在建筑创作中,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设计需求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研究,表达出贴合设计理念、匠心独具的“框景”效果。
  
  4“框景”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方法
  4.1有形框,有形景
  此种方法与传统“框景”的表达方式最为接近。“框”在构图中占据主要位置,充分发挥了内外空间相互联系的桥梁作用,形式固定,与“景”多为一一对应关系,有效摒除视线内其他干扰,将人的注意力聚焦在“框”内,引导进入或驻足欣赏。在建筑节点设计,空间关系转折中发挥重要作用。
  商业建筑中橱窗的设计巧妙地借鉴了“框景”手法。墙面用对比处理将购物者的视线紧锁在展示橱窗内,如同迷人的画卷般,立体而多层次的装饰效果打造的氛围对整体品牌形象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宣传。商店门面的装饰也效仿此法,将店内最精彩部分对外设置形状新颖的落地玻璃幕墙,将商品和服务信息准确地传达给逛街的人群,吸引购买者(图10)。
  在日本MIHO美术馆的设计中,贝聿铭能用现代建筑语言神妙地描绘出东方传统文化的神韵,这与他自小在苏州园林狮子林中长大,园林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框景”手法的运用在其中也独具匠心。在经过山谷隧道的时候,隧道的黑暗将人们的视线约束在前方阳光下的美术馆远景,宛若桃源仙景,引领游人从狭长的隧道空间步向明亮的自然空间。美术馆的入口正中运用简洁的圆形门框,承载着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隧道入口遥相呼应。“框景”的反复运用串成了建筑游历体验的叙事顺序(图11)。
  4.2有形框,无形景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外空间的渗透性和流动性,表达建筑的特殊质感,创造人在建筑中行为活动的新体验,设计师将“框”以某种逻辑规律进行重复布局,单一的“框”在构图中不再占据主要位置,追求的是建筑表皮所呈现的整体效果。完整的“景”在若干个“框”的分解下已不能展现全貌,无论人们是静止还是在建筑中行走,脑海中获取的是各个“框”呈现的“景”所拼贴而成的意象,所以称“无形景”。此方法多见于建筑表皮处理。

  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二期教学楼设计中多用此法,不仅建筑造型独树一帜,夏日在建筑内部亦微风阵阵,凉爽宜人(图12)。由妹岛和西泽设计的Essen Zollverein德国设计与管理学院,混凝土的坚硬封闭和玻璃的轻盈透明形成强烈对比,室内不同的光照需求决定了立面的开窗尺寸与位置(图13)。
  4.3无形框,有形景
  公共建筑里的大空间常会选择玻璃幕墙来满足采光、取景的需要。幕墙依据立面造型和内部功能来规定尺寸。人在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幕墙前显得十分的渺小,在建筑内部,视线常常难以将幕墙边界尽收眼底。通过建筑自身来形成的超大尺度的“框”在人眼里是难取全貌且不易被察觉的,所以称为“无形框”(图14)。框到的“景”却是真实而完整的。城市景观通过玻璃幕墙渗透到建筑的内部,建筑怀着开放的姿态将自身向城市最精彩的风景敞开。此方法多用于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如矶崎新设计的深圳图书馆。读书疲倦的时候远眺,在清雅宁静的氛围中静静观赏城市的美丽与繁华(图15)。
  4.4无形框,无形景
  由于建筑创作理念和设计辅助工具日新月益的发展,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飞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实践突破常规的约束,追求新奇自由的形式和空间。当人们在其中步行的时候,随着建筑流线型形态的扭转变化,“框”和“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组合状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界限,时刻都在变幻中。这一方法为“框景”手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数可能性。例如在扎哈的广州歌剧院内部空间中,建筑化身为凝固的乐章,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惊喜(图16)。
  
  5结语
  对于空间关系的推敲,对建筑与文化的关联,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处理等,这些在当代久久困扰建筑设计者,在理论界反复研究讨论的问题,在园林中都作出了精妙的应答。许多手法与经验虽系传统之道,但其中蕴含的理论与哲理对当代建筑设计仍有着极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通过研究古人造园实践中所总结的理论方法,有助于我们结合当代建筑设计创作,古为今用,在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对建筑及其空间环境更进一步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拓出本土建筑创作的新道路,创造出更优秀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 (明)计成.园冶全释[M].张家骥,注释.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2] (清)李渔.闲情偶寄[M].单锦珩,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3] 封云.园景如画―古典园林的框景之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4] 鲁安东.中国城市的视觉之旅:从《闲情偶寄》谈起[J].艺术当代,20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4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