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文丽

  [提要] 随着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亟待进行改革。本文从探索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入手,针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校企合作;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院级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MY201247)的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0日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可以说,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区别于普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层次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高职院校肩负着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具有高端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人才的社会需求极大,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运而生。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校企合作。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出发,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就必须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在于把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其核心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校企合作模式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转变,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基于社会需求设置,培养目标根据相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立,注重与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相结合,课程的制定及教学的评价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和指导。校企合作模式沟通了理论与实践,实现了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合作模式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转变,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而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方针的有效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可使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学习获得实际工作体验,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从而顺利就业。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作活动,有利于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对岗位和职业的感情。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很多学校把握了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了企业用人需求情况,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就业信息及动态,很大程度上能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现状
  1、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目前,在高职院校总课时缩减的情况下,课程设置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首先,课程设置次序较为混乱,比如说《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基础上的一门课程,作为市场营销学的先导和后续课程经常存在顺序颠倒,常常是心理学还没开设,市场营销学已经在此之前开设。其次,课程设置也会存在重复现象,比如《市场营销学》和《营销策划》,这两门课的课程内容存在较多的交叉和重复,如果在同一学期开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教学模式单一。由于多年来的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虽然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受软件和硬件的限制,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而相当一部分老师缺乏实际的企业营销工作经验,导致老师传授的营销理论很枯燥,不能很生动深入地去讲解,从而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到了工作岗位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3、理论脱离实践。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很多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这些理论知识都有赖于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进行实践与验证,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与掌握。而目前高职院校及社会、企业并未能给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造理想的实践环境与条件,导致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更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4、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在枯燥理论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自我创造及创新能力,学习较为被动,学习兴趣不高。因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时效性很强,没有一定的创造及创新能力很难胜任未来工作。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途径
  1、共同制定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需要大量具备现代营销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而从学校走出去的不少市场营销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造成学校的人才供给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毕业生找工作难,而用人单位也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因此,只有开展校企合作,学校才能掌握企业对高职市场营销人才的具体要求,深入剖析相关专业岗位群需要的能力、知识素质等,校企合作越深入广泛,所得的信息就越准确,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的教学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学生,因此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应打破过去由单一教研室来制定的做法,可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由企业营销主管、营销专业带头人和营销专业教师三个部分构成,校企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锁定就业岗位群,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形成课程开发体系,确定教学内容。而对于专业核心课程,要由课程负责人带头,专业建设委员会及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修订课程标准,从而使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学校要本着面向市场、适应社会、服务企业的办学方向,与企业共同探讨合作方式,使企业为学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校企双方共同进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改革。   2、共同参与制定以职业能力培养定位的课程规划与设置。以职业能力和就业岗位群需求为核心设置与规划课程,通过就业岗位群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和综合职业能力层次定位,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将综合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门能力,按一一对应关系,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通过课程设置,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应用型的典型职业特征,并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所设置的课程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同时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市场、测算市场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识别市场机会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与人沟通的营销职业能力,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单元,提出以工作的需要确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理论及技能与企业工作实践的统一。
  3、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整个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实践性环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提高对理论课程的深入理解,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企业建立“合作双赢”的运作模式。通过我院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发现营销专业的学生对实践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极高,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项目、顶岗实习等机会,既能达到企业展示企业形象、产品和服务的目的,同时也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而学生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锻炼,了解企业实际营销工作,提升了营销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其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如商务模拟实训室、营销策划实训室、营销沙盘模拟实训室,通过成立营销专业社团,使学生拥有自己探索和实践的场所。
  4、共同参与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理论教学活动。把企业搬到营销课堂,把营销课堂搬到企业,架起学生、学校和企业之间“零距离”互通的桥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通过企业专家进课堂、企业项目进课堂、学生课堂进企业的方式,综合使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企业体验、项目驱动、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课程的教学,提升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实施校企合作教学,加强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的联系,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升。通过企业任务教学法将课程教学根据企业的工作过程实施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结合营销专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创造教学任务,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分析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了解与掌握营销工作的内容及流程,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理论解决营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学习和实践针对性强,目的明确,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认知。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又提升了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通过体验参观教学法,组织学生到企业里面参观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活动中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好的学习和科研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总结他人的经验,促进自己的学习,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5、共同制定专业课程的考核标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核遵循“以能力考核为中心,以过程考核为基础,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原则,与企业合作推进考核模式改革。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将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评价体系与学校的考核制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对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素质能力、社会能力进行综合考核方式,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为主,结果考核为辅,重在过程。过程性考核的考核项目主要包括学习单元评价综合、学生自评综合及学生出勤情况,考核内容注重工作方案设计实施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效率及工作态度。结果性考核的考核项目主要包括单元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统计分析报告,考核内容侧重于学生提交的报告及工作成果情况,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企业人员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途径相结合,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
  6、共同建设课程“双师型”师资队伍。高技能人才创新性培养,关键在师资。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目标,强调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坚持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院校的唯一途径,也是实现“技术、教育、就业”三同时的重要举措。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双师素质的教师是实践教学基地的灵魂和活力,是确保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完成和全面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转变教师角色,以学习者的身份来考察适合学生和企业需求的精品教材,进行课程改革。每学期,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挂职锻炼,获取直接的技能知识,专职教师与企业营销人员一起完成相应的项目,从而将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会对教学改革带来极大的帮助。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双方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根据各自的愿望和目的,了解对方信息,学校应按用人企业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实施教学,建立健全教学评价制度和体系,实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合作机制,以全新的理念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这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瞄准市场,找准企业,培养特色,校企合作,势在必行。
  主要参考文献:
  [1]宋伟奇,覃妮妮.基于校企合作的IT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2]张静.创业引领、校企合作、大赛促学.科技视界,2012.9.
  [3]王国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典型案例研究.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69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