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凉血通脉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智红 罗志华 钟勤 吴娟

  【摘要】目的:采用中药凉血通脉膏,在化疗前将其外涂于穿刺静脉周围,侧重预防并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减少其发生。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病人共80例,将病例随机对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凉血通脉膏涂搽法,对照组采用西药硫酸镁湿敷法;二组均在化疗当日开始实施,持续至化疗疗程结束一周,评估患者静脉皮肤的疼痛程度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疼痛、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采用中药膏剂预防及治疗静脉炎,比单纯西药外敷取得更满意的效果。且目前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多在出现静脉炎之后,以中药汤剂湿敷为主,需多次更换药物。本研究采用凉血通脉膏,侧重预防并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用药方便、操作简单,在临床疗效、患者舒适度及减轻护理负担等方面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关键词】中药;化疗性静脉炎;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070-01
  化疗性静脉炎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而引起的血管壁的化学性炎症[1]。
  静脉输液治疗是现代医疗护理中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但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化疗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等[2]。据统计约50%~80%的病人可发生程度不等的静脉炎[3];静脉注射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可能性为4.65%[4];并且药物渗漏至皮下,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常导致持久、明显的疼痛,严重时可丧失肢体功能[5、6];以至于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因此,及早预防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我科特采用凉血通脉膏在化疗前后将其外涂于穿刺静脉周围,侧重预防并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病人共80例,其中男性35例,女45例,年龄31-7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管状况,使用化疗药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凉血通脉膏配方:鸡血藤30g、地龙30g、黄连15g、黄柏15g、金银花30g、芦荟30g、薄荷10g、冰片2g。以上八味药品量分别打磨成100目至120目细粉粒,混合加羊毛脂等润滑油捣拌而成膏霜剂,作为一料10支剂量,外用涂搽。
  1.3 研究组(40例)采用凉血通脉膏涂搽法,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硫酸镁湿敷法。二组均在化疗当日开始实施,持续至化疗疗程结束一周。
  1.4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规定的静脉炎判定标准及皮肤损伤分度计量法,观察化疗开始至用药结束时的注射部位,其局部皮肤的损伤情况;注药静脉走向皮肤和血管的变化;注药肢体的疼痛感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判断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疼痛分为0-10级, 0级为无痛, 10级为剧痛。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语言描述和表情,将1-4级为轻度疼痛,患者穿刺部位疼痛但能忍受, 5-6级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沿静脉走向放射,不能忍受, 7-10级为重度疼痛,患者疼痛剧烈,不能入睡,可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7]。
  表1 两组在化疗结束后局部疼痛程度比较
  静脉炎判断依据美国护理会所规定指标[8]。0级:输液部位无红、肿、热、痛及不适感觉; 1级: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2级: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3级: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从表1、2中可以看出,研究组疼痛、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从表3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性。
  3 讨论
  静脉炎是输注化疗药物的常见并发症,关键在于预防和早期处理。一旦发生化疗性静脉炎,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发生时间越短,处理越早,效果越明显。
  表2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表3 两组应用药物自觉舒适程度情况比较
  方解[9]:(1)鸡血藤:苦温微甘,入肝肾经。活血补血,能治放射线所致白血球减少。(2)地龙:苦寒入肝肾脾胃经。含蚯蚓素、蚯蚓毒素、蚯蚓解热硷等,祛风通络,能治烫烧伤。(3)黄连:苦寒入心脾胃经,含小蘖硷(黄连素),黄连硷,清热解毒,除烦止血,广谱抗菌。(4)黄柏:苦寒入肾、膀胱、脾经,含小蘖硷,黄柏酮等,清热解毒,外用促进皮下溢血吸收。(5)金银花:甘寒入肺脾经,含木犀草素,肌醇,环已六醇等,清热解毒,广谱抗菌。(6)芦荟:苦寒入肝胃大肠经,含芦荟素、芦荟大黄素等,清热泻肝,通便杀虫,能治放射线烧伤。(7)薄荷:辛凉气香,入肺肝经,含薄荷油(挥发油),薄荷脑,薄荷酮等。清凉发散,解热止痛。(8)冰片:辛苦凉,入心脾肺经,含右旋龙脑等,芳香宣窍,清凉止痛。鉴于此,本研究采用以上八种药材制成凉血通脉膏,在化疗前将其外涂于穿刺静脉周围,侧重预防并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减少其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次法比单纯西药外敷取得更满意的效果。且目前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多在出现静脉炎之后,以中药汤剂湿敷为主,需多次更换药物,此法能有效减轻护理负担,综上所述该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褚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35(21):191
  [2] 赵慧华,徐筱萍.化学治疗性静脉炎的预防与进展[J].上海护理,2005,5(5):54-56
  [3] 叶小红.酒精湿敷预防盖诺注射所致静脉炎的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9):850
  [4] 唐映辉,高林春,刘光琼.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 18(4):25
  [5] 张玲莉.浅述肿瘤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J].实用全科医学,2004,2(1):92
  [6] 姜茜.生理盐水湿敷与复方海普林软膏外涂对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对比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 14 (18):2009-2010
  [7] 吴勤,王鹏巨.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 1994, 10(2):41
  [8] 董叶丽.甘油硫酸镁治疗外周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1, 16(11):647
  [9] 广东中医学院.中医方药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83-7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6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