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啶合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智凡

  【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ASA)和噻氯匹啶(TIC)合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的缓解情况。方法:采用联合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啶的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单用阿司匹林或噻氯匹啶作比较。观察它们对心血管事件、心功能状况、心电图、心肌酶学的影响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者合用后的抗聚效果有相加及协同作用,在监测下ASA和TIC合用有较好的价/效比。结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价值,可望为AMI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案。
  【关键词】阿司匹林;噻氯匹啶;急性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75-01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上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给予溶栓、介入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基础上,积极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尤为重要,对于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也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联合广州市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医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啶的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单用阿司匹林或噻氯匹啶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药物阿司匹林为德国拜尔公司生产的拜阿司匹灵;噻氯匹啶为中外合资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选择AMI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噻氯匹啶组和阿司匹林加噻氯匹啶组(联合治疗组)。阿司匹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每日100mg;噻氯匹啶组2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噻氯匹啶每日250mg;阿司匹林加噻氯匹啶组(联合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每日100mg,噻氯匹啶每日250mg。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联用低分子肝素0.4ml腹壁下注射,1次/12h,共7天。其他治疗按照常规方案,根据病情进行药物治疗如予β受体阻滞剂、ACEI制剂、调脂药物、硝酸酯类[1]。
  1.2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根据心绞痛的缓解情况和心电图ST段改变判定;(2)心肌酶峰值出现时间(3)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心绞痛分级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分级);(4)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包括EF值、FS、E/A值);(5)药物导致出血等情况。心绞痛分级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分级[2]。观察时间4周。
  1.3 疗效判断标准心绞痛缓解情况依据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3]。心绞痛改善程度:(1)显效,为劳力性心绞痛严重程度改善2级以上,自发性心绞痛不发作;(2)有效,为劳力性心绞痛严重程度改善1级以上,自发性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2/3或发作时间缩短;(3)无效,为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服用ASA和(或)TIC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9例,均符合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修订的标准[2]。已排除在用药早期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其中单用药组59例,分为2组:①单用TIC 250mg・d-1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35~94岁,平均(68.6±13.6)岁;②单用ASA100mg・d-1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38~96岁,平均(66.1±11.4)岁;两药合用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8~82岁,平均(65.9±9.4)岁;各组按上述用药6个月以上,期间未合用其他抗聚药物并定期查血常规。不良反应在去除早期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后,各组观察期间未再出现粒细胞减少。
  表1 各组不同诱导剂的血小板MAR的中位数及其范围(%)
  ▲与T250比较,△与A50比较 ,◆与A100比较,P<0.01。
  2.2 T250组总有效率82.7%,A100+ T250组总有效率95.5%,均较A100组组总有效率63.6%,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A100+ T250组也明显优于T250组P<0.05)。出院后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A100组6例出现胃肠反应,对症治疗后未中断服药,l例出现急性胃黏膜病变,停服。T250组1例服药6个月后出现粒细胞减少,停药观察,1月后恢复正常,继服药物治疗,未见不良反应。A100+T250组l例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停噻氯匹啶观察,4周后复查肝功能正常。1年后随访,再发心血管事件T250组、A100+T250组明显少于A100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100+T250组较T250组也明显减少(P<0.05);心源性猝死率无显著性差异。
  表2 三组总有效率比较比较
  3 讨论
  3.1 除了针对危险因素外,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主要依靠抗血小板治疗。目前ASA具有最佳的价/效比。但对服用ASA期间仍发生缺血的患者,有人认为合理的措施是联用另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血小板药物[4]。
  3.2 阿司匹林是传统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通过使环氧化酶失活而抑制血小板激活剂血栓素A2的合成。而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1而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起到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噻氯匹啶与阿斯匹林都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两者的作用途径及疗效有所不同。噻氯匹啶是噻吩吡啶的衍生物,其抗血小板作用不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途径,而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原桥的形成,抑制纤维蛋白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糖蛋白复合物GpⅡb/Ⅲa)之间的结合反应,抑制由二磷酸腺苷(ADP)和其他血小板激活剂如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凝血酶、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反应。因此与一般的抗血小板药的作用机制不同,是一种更强的抗血小板药物,在理论上优于阿司匹林。噻氯匹啶在心绞痛、心肌梗死、PTCA及冠状动脉搭桥术也得到广泛应用。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血小板聚集在血栓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抗血小板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噻氯匹啶是一种强效的抗血小板药,其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因此,其有望代替阿司匹林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基础治疗药物。
  3.3 大约有1%~2%患者服用TIC后有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绝大部分发生在开始的2~3个月内,一般在撤药后消失,但停药后不总是可逆的,使医生对TIC的使用有所顾虑。但也有报道认为定期血常规、肝功能监测下ASA与TIC合用还是比较安全的[4]。在去除早期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后,各组服药半年以上并未出现迟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因此我们建议在开始时每周查1~2次血常规,根据情况延长间隔并至少随诊3个月。对服TIC患者的监测应类似于抗凝一样重视。ASA有效、经济,但大剂量时的胃肠道反应也影响了服药的依从性。可减少各自加量的不良反应,又增强了两者的抗血小板作用。由于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也影响治疗的依从性,按照我国的国情并根据病情,对需加强抗聚治疗的患者,在定期血像监测下,在适当长的时期内,可考虑用ASA100mg・d-1与TIC 250mg・d-1的联合治疗,有较好的价/效比并相对安全。不失为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的一种选择。待患者病情稳定、合用一段时间后根据情况可考虑改为单用ASA的治疗。
  综上分析,噻氯匹啶作为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随访结果发现再发心血管疾病减少,均住院时间缩短,阿司匹林与噻氯匹啶联用效果也较单一用噻氯匹啶效果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2] ARON AR,POLDRACK RA.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contributions to stop signal response inhibition:role of the subthalamic nucleus[J].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6,26(9):2424-2433
  [3] 李义召,李大年,王磊.噻氯匹啶与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3):146-148
  [4] 朱树新.心肌梗死后使用噻氯匹喧与阿司匹林的对比研究[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5,11(3):1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6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