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木 琼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291-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加之老年患者长期慢性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体内环境稳定能力和应激能力下降。该病具有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多变,具有不可遇见性,高风险等特点。随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患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迫切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应转变服务理念,树立积极,正确的风险意识,为了有效避免护理并发症并保证医疗安全,对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住院8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1 常见的安全问题
  1.1 常见风险: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大多为老年加之长期慢性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体内环境稳定能力和应激能力下降,结构和组织逐步退行性变导致患者意识模糊,判断力,记忆力减退,自理能力低,但病程长,反复住院,过高估计自己的自理能力及家属思想上放松警惕,在一定程度增加了该类患者在安全方面的危险性,常常导致坠床、跌倒、烫伤、氧气装置脱落、输液时脱针漏针等意外发生。
  1.2 通气功能障碍:由于炎症导致纤毛运动减弱及咳嗽咳痰反射减退,小气道发生塌陷和扩张肺的顺应性下降而出现排痰困难,咯血,及支气管持续痉挛等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窒息死亡的危险。
  1.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肺疾病,肥胖可引起呼吸紊乱,表现为间歇性通气降低和血氧下降,睡眠时由于呼吸道肌肉力量减弱,对抗吸气负压的作用下降,而致下呼吸道塌陷,尤其是在熟睡时骨骼肌完全松弛,舌后缩,颚脱垂形成解剖学的狭窄而影响通气,出现打鼾并伴有20秒或更长时间的“无呼吸期”如果次数在30次以上,则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诱发猝死。
  1.4 医源性感染:许多呼吸道疾患具有传染性,在未明确诊断前同居一室潜在交叉感染及长期慢性肺部疾患者免疫力低下。各种菌群易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内,长期卧床又易使多个器官发生感染;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引起二重感染;各种操作如支气管镜检查、胸腔穿刺、吸痰、吸氧、置管等护理检查治疗时消毒隔离不严等等均可引起医源性感染导致原有呼吸道疾患加重而诱发心肺功能衰竭。
  1.5 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及由于长期缺氧,酸中毒,使得血液粘稠性增加和肺血容量增多,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严重时出现全心衰竭;夜间患者入睡,交感神经兴奋性受到抑制,迷走神经兴奋,大脑皮质对心脏的调节功能相对下降,心率和血流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供血减少及回心量增加,加重了心脏的前负荷,从而增加了心脏负担,促使心力衰竭的发生,由于心率和血流量的减慢,极易促使患者夜间发生脑梗死。
  1.6 药物不良反应:由于抗生素联合使用及必要时激素冲击疗法导致二重感染及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增高;老年患者对药物吸收能力差,清除能力下降,致药物半衰期延长毒性反应增多;大多存在电解质的紊乱,尤其是血钾低,造成机体对洋地黄耐受性差导致中毒及使用较强的镇静剂时,抑制呼吸中枢使二氧化碳潴留加重,易造成昏迷。
  1.7 压力性溃疡发生:由于剧烈咳嗽及年老因素,意识不清致使小便失禁潮湿,污染及营养失调,心力衰竭,严重慢性疾病至长期卧床;及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人常取被动强迫半坐卧位等原因使受压皮肤发生压力性溃疡并难以愈合。
  2 护理对策
  2.1 完善护理评估及告知:认真对新入院的患者做好整体的评估识别高危(可能坠床,摔倒,烫伤)患者,进行认真做好入院须知告知的基础上完善了护理安全告知制度,陪护告知制度,以提高患者及家属防范意识,并制定落实相应护理措施,如建立“高危警示牌”在床头,有利于护士看到此标识时就会警觉,也是对患者和家属的一个温馨提示,同时在护士站小黑板栏内注明“高危人群”以便护士动态了解全病区高危人群状况并进行动态观察评价,落实防护措施。
  2.2 完善护理查房,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及交接制。为了进一步规范及确保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及一般病人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护士严格按分级制度进行病房巡视并做到每班认真对每一位患者情况进行床旁交接,加强夜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2.3 培养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教育是提高防范意识护理风险的基础,要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采用岗前培训,晨会进行教育,对科内发生错误进行分析,进行死亡病例护理问题讨论,查自我缺陷进行回顾性查房,吸取经验教训。在强化护士风险意识的同时,护士长要加强护理风险的监控,重点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的监控,尤其对重点对象,重点患者,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等加强监控。
  2.4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的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的最总要的基础,重视专业技能培训,采取结合呼吸专科特点举办专题讲课,总结专科疾病的观察重点及应急预案,加强急救技术及常规技术操作的考核,组织年轻护士进行操作授课考核,以督促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她们的基础知识和 操作技术水平。
  2.5 转变服务理念加强基础护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好口腔、皮肤护理,建立高危皮肤预警制度(高危告知,评估,皮肤跟踪,报告制度)落实防护措施,针对肺部的慢性疾病,预防性雾化吸收指导正确咳嗽以及叩背,物理震荡排痰,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早采集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以便配合早期合理选用抗生素,加强对吸痰,氧气导管,湿化器,雾化吸入器的清洁消毒工作;对可能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及早进行双向防护,做好病区的消毒隔离,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2.6 加强预见性护理:在对原发病进行观察护理的同时,随时注意各器官功能损伤症状出现;协助医生收集诊断数据:生命体征的监测,借助各种监护仪及变化。临床的检查手段,对器官,系统功能进行监测,尽早预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准备好所需的抢救物品及相应处理,预防和防止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姚景鹏,主编.老年护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9
  [2] 朱赢, 颜航群.新势力下影响护理安全的原因与防范对策.现代护理,2006.12.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8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