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市政管线综合的设计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于市政管线综合的设计提出了个人的设计经验:对于道路断面上各管线位置的确定;各管线标高的控制;交叉路口管线的位置以及标高的控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能够很好的指导施工的设计文本,便于以后管线综合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市政管线综合设计管线断面预留支管标高交叉口管线综合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下市政管线种类越来越多,尤其是道路交叉口位置管线错综复杂,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也会增加工程造价,对于后期管理养护也会很困难。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城市采用综合管沟来解决市政管线综合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尚不能实施综合管沟的市政道路,市政管线还需要综合考虑,主要是通过合理安排管位、合理控制管线标高、性质相同的管线可以考虑同沟施工的办法来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因此比较合理的市政管线综合设计尤为重要,本文对于市政管线综合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的论述,能够很好的指导设计市政管线综合工作。
  二、管线断面的确定
   目前民生必须设置的管线有:市政给水、市政雨水、市政污水、热力管线、燃气管线、强电管线、路灯管线、弱电管线(电信、铁通、联通、移动等通讯管线)以及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控制线,部分道路还需要考虑中水管线设置。弱电管线种类较多,一般考虑同沟不同井敷设的方式,已减少在道路下市政管线种类。对于各市政管线在道路横断面的位置确定,直接影响沿线的管线标高控制,和施工进度。市政管线位置的确定应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一般市政管线在道路横断面的位置除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依据道路红线的宽度和道路断面的划分,对于红线较窄的道路,可以把检查井较少且不常检修的管线设置在机动车道下,既不影响道路行车,又能解决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管线位置。对于红线较宽的道路,管线断面布置更加灵活、便捷,但是要考虑道路两侧都要设置市政雨水管线。对于红线超过100米的道路,需要考虑两侧设置各种市政管线,目前较少涉及,本文不再列举。
  三、预留支管标高
   市政道路跨越现有或规划的居民生活小区、工业厂房的小范围的组团,各市政管线需要间隔一定距离预留支管,以满足小的组团使用,达到市政管线的使用功能。这样,预留支管就会出现和其他市政管线交叉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在标高上控制。雨污水等排水市政设施为重力流管线,一般埋深较深,在管线综合上的标高为管内底高程,其他市政管线标高以管线的居中位置,所以计算标高时,应充分考虑管道壁厚,保证相交处不能出现相碰现象。一般情况下,管道埋深从上到下的顺序为:路灯管线、弱电管线、强电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中水管线、热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一般路灯的穿线管管径为DN40,其埋深较浅,标高在管线综合中可不许考虑,但是路灯过路管应采取钢管保护处理,防止电力破坏,影响正常的照明。目前管线综合预留支管标高的标注样式较为繁多,通过大量的管线综合设计,采取了众家之长,去处一些弊端,总结出了较为简洁的标注,便于校对标注的正确性和施工。支管预留处要标注出该处道路桩号、路中设计标高,便于检查管线的覆土能否满足要求;把相交管线的标注内容有:管线名称、管线规格(管径或孔数×管径)、管线的相应标高,两相交管线标注,把覆土小的管线放在横线上,覆土大的放在下,便于检查正确性和施工。
  四、道路交叉口管线综合
   交叉口处市政管线较多,相互交错,没有正确的施工图纸作为指导,施工中极其容易出现交叉,或因位置和标高矛盾,导致部分管线无法敷设的现象。为更好的解决路口处管线综合问题,参考了许多其他管线综合施工图设计,结合个人设计经验,采取对路口交叉处管线编号,并列表注明交点处相交管线名称、规格、标高,这种标注方式简单明了,受到各业主以及施工单位好评和认可,解决了以往综合管线施工中,存在的管线位置不够,标高上交叉的问题,充分体现出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在设计阶段的设计理念,大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了工程总造价。同一路口处同种管线标高尽量考虑一致,能更好的解决管线交叉问题,对于过路管覆土较小的交通控制和路灯采用钢管保护,本身在人行道或绿化带刚满足覆土的强弱电管线,在路口处可能出现覆土较少的现象,可以考虑加钢管保护,不要故意降低标高,否则其他管线会出现埋深较大的现象,增加施工难度,也不经济。
  五、结论
   就目前的管线施工要求,本文能够较好的指导管线综合设计工作,管线的定位应结合道路上管线的规划,各管线的标高问题应与相应的专业管线设计协商,能够更好的适用于工程。本文只是针对每种管线的施工展开论述,未涉及综合管沟的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相关管线综合施工图设计文件。
  作者简介:
  陈保义,男,1978年出生,江苏徐州人,2003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9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