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到浓处总是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学设想:
  《春酒》是一篇文字浅显,情感温馨的美文。思乡是恒古不变的话题,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被乡愁所紧紧缠绕。琦君作为一名台湾作家,故土难离而离了又难以再回的愁绪深深困扰着她。作者介绍故乡过年的风俗,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用富于童趣的语言写出了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琦君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然而思乡这一主题对于人生经历还不丰富的初二学生来说,理解还不够深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多指导学生品味细节描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领会文中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故乡江浙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2、能力目标:品味细节描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情感目标:感受作品的风俗美、人情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美、人情美,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细节的语言品味
  理论依据:
  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师生双方进行平等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鉴赏式教学,同时在语文学习中注重熏陶、感染来培养学生的情感。
  教学案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课件投影过春节的画面,同时播放民乐《喜庆的日子》,让学生边听歌曲边欣赏画面。 师述:请问大家看屏幕上的图片,想到了什么?
  生回答:过年。
  师述:是呀,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起过年,大家想到的都是趣事、乐事,都是喜庆团圆。过年的气氛永远那么温馨,每当我们回想起来,都会有说不完的趣事,道不尽的风俗民俗,它已经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漂泊海外的台湾女作家琦君的脚步,一起到他的家乡感受一下她的过哦年故事“春酒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的最爱。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9课《春酒》。
  [点评: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师优美的语言来创设情境,有两个作用,一是激发学习兴趣,二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后面的朗读、写作做好铺垫。]
  二、闻春酒,知文意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那么你们觉得琦君家乡过年有什么风俗?
  生回答:迎神、喝春酒、喝会酒……
  师:(投影关于过年风俗的图片)一方山水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情。今天我们就到热闹而温馨的江南小镇,感受他们过年的故事。
  琦君堪称以真善美的视角写童年的高手,在她的笔下,童年是“蓦然回首,不复存在的心灵伊甸园。”读她的文章,就如同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黄的相片都承载着美好而温馨的回忆。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你们觉得哪些自然段给你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是你所喜欢的?
  生回答。
  师:美文要美读。下面,我们就一起合作朗读大家和老师最喜欢的几个自然段,再次细品春酒最醉人的芬芳。(多媒体投影要求:1. 读准字音。2.注意停顿、重音、语速。3.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师生合作朗读。
  师:通过我们的合作朗读,让我们再一次品味到春酒醉人的芬芳。老师不禁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文章的题目是春酒,文章的内容大部分在写春酒,那么作者琦君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生回答:还有回忆童年、怀念家乡味、怀念家乡的人……
  师:是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异乡的新年里,琦君捧着一杯自酿的春酒,勾起了对家乡的人、家乡的事、家乡的风俗的美好回忆。那么我们就试着根究文章的主要内容给“春酒”取一个合适的酒名来体现自己所品尝到的“春酒”的味道。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思念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童趣酒。(或童心酒都可,板书)
  [点评:这是教学的第一个板块,紧扣“朗读”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重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也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过年、关于风俗民情的思考,为下文的学习做准备。]
  三、品春酒,懂琦君
  师:端起这杯童趣酒,你觉得哪些细节能体现“我”儿时的童真、童趣?请铜须门用圈点、勾画的批注阅读方法,感受春酒中“我”童年的纯真和快乐。
  生:“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生:“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地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生:“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师注重引导归纳并注重朗读指导。
  师小结: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成了留在作者心中最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力最值得怀念的是谁?
  预设生齐答:母亲。
  师: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可以拍摄成一个个特写镜头。快速跳读课文,找出关于母亲的细节 描写,用“从____中,母亲教会了我____”的句式谈谈我眼中的“母亲”。(找到以后,同桌交流)
  生根据文章内容归纳回答。
  师: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热情厚道让她在邻里之间有很高的声望。母亲的一言一行也深深感染着我,我耳濡目染受她影响,母亲做人的准则,浸润到我的心里,所以这酒如果还有名字的话,就应该叫思念母亲的思亲酒。(板书)
  文中作者怀念的人仅仅是他的母亲吗?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详情是记忆力最醇厚、最温馨的怀念,本文的风俗人情也很有特色,让我们共同来品尝这杯风俗酒。(4人小组交流,品味课文中风土人情的细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着重品读关于阿标叔,众乡邻)
  师小结:醇厚的详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出处温馨、出处融洽、出处快乐的故乡。这正式琦君说的“橘子红了,桂花落了,我回来了”,这正是琦君魂牵梦绕的故乡。我们就叫她恋乡酒吧。(板书)
  在琦君笔下,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亲温柔的光芒;故乡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
  正如文中琦君自己所说:“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他温和如此深切地思念他的家乡呢?她到底是何如人也?又身在何处?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作者琦君。
  (多媒体投影琦君资料)
  师补充琦君在《烟愁》后记中所写:“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海外游子心中永远的根。即是在相隔万里之外的海外,也会把美国货的葡萄酒酿成的春酒倒入这高脚杯里,那里承载着的是对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一切的浓浓的思念。(完成板书,简笔在刚才板书基础上画一个高脚杯)
  [点评:这是教学的第二个板块,是分二步进行“解读”的:第一步为品春酒,引导学生具体研读文章内容,并注重朗读指导;第二步为懂琦君,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巧妙加入作者介绍,让学生对作者琦君有深刻的印象,并更易于理解她笔端流淌出的浓的像诗一样的思乡情。这个版块采用句式训练说话降低了难度,学生说话踊跃,气氛热烈;教师适时评点,语言简短,既是对学生的赞赏,又是对学生的诱导。果然,后来同学们就学会了如何解读。这样借用评点进行学法渗透,自然、实用。] 
  四、酿春酒,抒情怀
  师:品读春酒,我们被琦君带到了她记忆中的乐园,在那温润而美丽的江南小镇,大花厅里灯火通明、人人兴高采烈,那一杯杯芳香四溢的春酒,醉了乡邻们,醉了母亲,也醉了我,就连小花猫可能也醉了……
  下面,让我们以“故乡情结是 ……”为开头写几句话,抒发自己对亲人、对家乡的热爱。让我们以笔为指,以心为弦,奏出热爱亲人、热爱家乡的最强音。酿造属于自己的那杯甜美的春酒吧。(多媒体播放歌曲《乡愁四韵》,营造氛围)
  示例:故乡情结是记忆里那在秋风中摇曳的片片红叶;故乡情结是傍晚时城墙根下舞动的缕缕炊烟;故乡情结是咬一口就唇齿留香的肉夹馍……
  生:故乡情结是记忆力那热气腾腾的火锅。
  生:故乡情结是那一串串红红的辣椒,不管将来身处何地,总也忘不了它的味道。
  生:故乡情结是客厅里奶奶亲手编的那红红的中国结,只要想起那随风轻摆的中国结,心里就觉得暖暖的。
  结束语:
  老师被同学们的才情震撼,其实春酒的美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课堂的40分钟是无法穷尽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去领略。虽然我们的学习生活忙忙忙忙碌碌,偶尔也会疲倦,也会迷茫,或许真该为自己的心灵安个家了,她或许是琦君魂牵梦绕的春酒,也或许是鲁迅没有看亲切的社戏,也或是佩弦潸然泪下的背影……让我们学会用文字来铭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围绕“品春酒”这一中心任务,从设置情境到听读感悟再到自由朗读深入研读,最后联系生活诗意表达,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活动步步深入,自然流畅。四个主要环节的设置“闻春酒、品春酒、酿春酒”,既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又走进那浓浓的乡情。让学生去感知作者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
  
   (责任编辑 张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37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