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分析当前我国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城市绿地系统的具体任务和类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与布局形式;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特征与建设原则。并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生态对策。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规划生态对策
   一、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与城市的关联):
   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是随着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工业革命之后)而产生的,追其起源时代就会发现城市绿地系统即为人们为了解决城市问题而大力发展。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高楼林立,增多的工厂,车辆等,形成了交通拥挤以及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气体废物,水质与空气被污染,噪音、光,热及视觉污染、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危机。城市绿地系统的各种功能决定其被受人们的重视。现代绿地的功能逐渐多元化,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各方面体现它的价值。
   ⑴生态功能: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的绿色植物通过一系列的生态效应,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抗灾能力,给城市生态环境以反馈调节作用。城市绿地系统的存在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⑵社会功能:城市绿地能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为人们提供日常休息娱乐活动场所、观光旅游场所、休养基地及文化宣传科普教育场所。
   ⑶经济效益:这是城市绿地系统间接产生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城市节能与提升地价方面。
   二、我国城市绿化存在的普遍问题近年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1、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低且分布不合理 我国相关部门每年花费大量财力建成一批新绿地,公共绿地绝对值每年都在不断增加,由于近年来城市扩展蔓延加剧,加之一些城市出现流动人口激增,造成城市人口增长,使得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普遍减少。十一五末,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而就人均公园面积而言,美国华盛顿为50 平方米/人,澳大利亚堪培拉为70 平方米/人,瑞典斯德哥尔摩超过80 平方米/人。据世界49个城市统计,人均公共绿地20平方米/人以上的占70%。可见,我国与国外城市相比,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存在差距。此外,有限的公共绿地在城市中的分布亦不合理,城市中公园绿地或偏于一角,或集中于城市边缘,未能均衡分布,不利于城市居民出游和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
   2、缺少经济绿地和健康绿地在城市的绿地类型中,占绿地总面积比例较大的有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街头绿地等,虽然这些绿地在提高环境质量上起着很大的生态效益,但不能忽视绿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绿地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格
   我国目前许多城市中绿地的法规条例不健全,执法不严格;在土地批租、旧区改造及单位建设项目的审批中,法定的绿地规划控制指标没有经绿化主管部门审核,项目完成没有严格科学的验收制度;碰到具体问题,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造成该建绿地的少建、缓建、甚至停建,建好的绿地又常被各种借口而任意破坏。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城市绿地的类型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体任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安排城市绿地是城市总规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是指导城市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体任务有以下几项:
   1、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订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用地;
   5、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公共绿地,还需要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提出重点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和规模、建设年限等,作为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二)城市绿地的类型
   1、公共绿地:包括综合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园林、名胜古迹园林、游息林荫带;
   2、居住绿地:包括居住区游园、居住小区游园、宅旁绿地、居住区公建庭园、居住区道路绿地;
   3、附属绿地:包括工业、仓库绿地、公共事业绿地、公共建筑庭园;
   4、交通绿地:包括道路绿地、公路、铁路等防护绿地;
   5、风景区绿地:包括风景游览区、休养疗养区;
   6、生产防护绿地: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卫生防护林、风砂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
   四、城市绿地体统规划的原则与布局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城市绿地体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3、城市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要求。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既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5、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建设、经营管理,要在发挥其综合功能的前提下,注意结合生产,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二)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
   1、块状绿地布局:这类情况多数出现在旧城改建中,块状绿地的布局方式,可以做到均匀分布,接近居民,但对城市整体的艺术面貌作用不大,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也不显著。
   2、带状绿地布局:这种布局多数由于利用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因数,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带状绿地的布局容易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但要考虑的问题是地下管线与建筑物的退让距离。
   3、楔形绿地布局:凡城市中由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狭的绿地,称为楔形绿地。一般都是利用河流、起伏地形、放射干道等结合市郊农田、防护林布置。优点是可以改善城市小气候,也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表现。
   4、混合式绿地布局:是前三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可以做到城市绿地点、线、面结合,组成较完整的体系。其优点是:可使居住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游息,有利于小气的改善,有助于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丰富城市总体与各部分的艺术面貌。
   四种形式中混合式为最佳布局形式。但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地定额少,绿地覆盖率低,真正做到绿地组成“有机的系统”的还很少。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对策
   (一) 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结合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性质、城市化水平、城市功能,依据生态学要求和人类住、行要求与精神需求,确定不同城市的绿地定额指标:包括公共绿地指标、城市总绿地定额指标、城市绿化覆盖率指标等。对于风景旅游城市和地震区城市应适当提高绿地定额指标。
   (二)城市绿地系统应采用"斑块--廊道--基质"相结合的环网式的布局景观生态学指出,环网结构的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使绿地景观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良好的可达性。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森林公园、自然风景林、郊野山林、苗圃等的改造和利用;建设与道路、河道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绿带,使城市内外的绿地斑块、基质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连续的绿色景观生态休闲走廊;合理布局城市绿地斑块,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构成"公园--小游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的绿地斑块层次结构。
   (三)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城市绿地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是丰富景观的要素,保留场地的起伏可形成异质性的绿色空间景观。把城市中人工绿地与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林地、湿地结合,体现"天人合一"的新型自然景观。建立绿色缓冲区,以减少外围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重视城市内外自然山水地貌特征,发挥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同时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布局。
   (四)保持城市绿色景观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异质性城市各功能区的绿化规划要求各不相同,绿化风格各有其特点,如居住区绿地应注意绿地的多样化和较强的使用功能,适当配置活动服务设施,避免交通的干扰;道路绿地侧重减尘降噪;厂矿附近的绿地侧重抗污染、改善环境等。(五)发展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丰富垂直绿化景观,提高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垂直绿化少占地、见效快,可充分利用墙、栏、柱、坡等栽植藤本植物、攀缘植物、垂吊植物起到绿化、美化作用,例如:爬山虎、迎春、紫藤、凌霄、扶芳藤、藤本月季、金银花、木香、牵牛花等,有计划的推行屋顶花园,应大力发展,将平面绿化上升为立体空间的绿化。 (六)增强生态意识并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在我国城市绿地还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城市园林绿化和经济建设发生冲突时,往往牺牲绿地。有些城市中,侵占、破坏城市绿地现象屡见不鲜。城市建设者和生态学家应广泛宣传生态意识,使公众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根源上抑制侵占绿地现象的发生。另外,要尽快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有关法律制度,坚决贯彻绿线规定。
  参考文献:[1]姜允芳、石铁矛、胡学宁.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2]吴人韦.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1998(6)[3]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城建学院.城市园林绿地规划.2004(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59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