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低碳城市规划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全球气候恶化的背景下,低碳城市的城市发展模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立足在城市发展的高度,分析了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基本特点,并从多方面对低碳城市规划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概念特征原理生态城市
  在全球环境气候恶化的前提下,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建设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因此,低碳城市的规划既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实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 低碳城市的概念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
  2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2.1 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等。
  2.2高效性
  城市作为一种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2.3 循环性
   “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
  (2)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3)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
  (4)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
  (5)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2.4 和谐性
  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3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未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其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系统性原理
  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
  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
  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
  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区域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
  3.2 生态调控原理
  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锋军,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的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3.3 层次原理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①资源短缺;②人多地少;③经济贫穷。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建设只能走资源、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贫穷决定了我国不能停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70%以上的能源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走向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潮,中国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经济,立即动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4 结语
  总之,促进城市良性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个重要战略。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循序渐进,不仅仅需要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更需要城市居民对于低碳城市生活的真正领悟,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进步才能建设成真正的低碳城市。
  参考文献
  [1] 李国亮 任镇英 龚葳,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J]山西建筑,2010.12
  [2] 王姗姗 周丽晓 颜燕,浅谈低碳城市规划[J]知识经济,201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8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