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阐述了择优选取建筑施工队伍、严控建筑行业资质管理、加强政府部门管理的力度、加强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监督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并且结合了我市工程质量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工程质量;资质管理;建筑施工;监督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建筑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筑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也是建筑业永恒的主题。随着国家“一法两条例”的出台,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显得尤为特出。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工程质量,是摆放在管理者面前的首要课题。本文就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1)首先源头控制。净化建筑市场,择优选取建筑施工队伍。一个业主如果选择一个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建筑施工队伍,那么就给管理优质工程质量铺下坚实基础,开创出良好的开端。倘若选择仅仅拥有高资质而管理水平低下的队伍,那就很难得到优质工程。比如我市的建筑市场的评标办法,采用合理低价确定中标单位,但是往往一些企业利用业主一味追求低价的想法在投标中投机取巧,事实上建设工程很难确定怎样是合理价格。有的项目经理从未承揽工程项目,只有一本项目经理证书,专业知识较为薄弱,管理水平低,出了问题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净化建筑市场,从源头上遏制低素质、管理水平差、管理能力弱的队伍进入竞标,做到从严审查,早预防,早发现,择优选取建筑队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2)严控建筑行业资质管理,挖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潜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严控资质管理,使得建筑企业资质和管理水平得以平衡以实现工程的内在价值―工程质量。这也是管理好工程质量关键的环节。因为从目前来看,建筑法规日趋完善,管理水平日趋成熟,建筑企业资质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建筑企业资质是进入建筑市场门槛的通行证,如何为资质管理把好关,是管理好工程质量重要的环节。
   资质管理应追求任务和队伍的平衡。实际可行的操作办法,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动态平衡一条路。其次,要增加企业资质的压力,使企业重视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再次,用行政手段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有关规则,人为强化行业的壁垒。要不断调整企业进入门槛的能力,产业达到相当规模,自然壁垒就使那些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达不到的企业不敢贸然进入,更难以生存。来保护既得利益,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防止垄断。同时要求资质管理充分体现优胜劣汰的一个动态管理,严格按资质标准和规定执行,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不搞特殊化,不搞地区部门的平衡。同时要鼓励企业投入资金、引进技术人才,使建筑业劳动密集型、劳务型的向技术型的发展,不断挖掘内部管理水平的能力。只有这样,才会使企业造成危机感,不断提高企业的实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技术能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3)加强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监督管理,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工程质量的优劣,不是管理者嘴巴上讲出来的,而是建设者做出来。因此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控制人的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①建设单位人员管理。建设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又没有明确的管理职责,建设单位自行管理的项目负责人应相应的资质管理。在我市的小城镇,个私企业较多,项目总投资小,往往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大多数是从未进行工程建设管理者来承担,并且没有专业知识者兼顾,对工程建设管理,如何去管理,如何是组织验收,是一个问题,更不用说施工现场相应施工技术标准对照,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查、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及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考。建设项目负责人不是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担任,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诸多质量的问题投诉,忽视自身管理职责。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往往推脱自身管理的责任。
   ②监理单位质量行为控制。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是质量管理里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责任方。它是具有专业水平的队伍。但是作为进入我市的监理单位,技术状况分析,存在许多诸多问题。虽然监理单位资质等级较高,监理人员资格、监理人数都参差不齐。往往一些项目总监只挂名而不在岗,总监巡查,组织验收人员都不能到位。按照监理规范规定,监理部应有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的三类人员,齐全项目的很少,这是人员数量不足问题。另一方面监理人员资质、资格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为实行监理的建设项目应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但是有些项目只有专业监理工程师在现场,专业不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承担不了监理职责。有些由监理员承担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从而导致工程管理混乱,质量问题漏洞百出,真可谓监而不理,理而不当现象。
   从现状来看,不仅是管理能力、技术力量差异,这种现象主要问题在于监理企业发展不平衡,承接任务难、收费低,竞争激烈,全过程全方位监理难,从而引起一些监理企业只是象征性作用,是一个摆设。
   ③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行为管理。作为一个施工企业,它是工程实体实现的实施者,它是一个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直接责任人。
   首先,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之间关系要理顺。根据我市情况来看,施工企业资质与其管理水平相比,有些不相称。这些主要表现一些外设机构,某某单位国家一级或二级企业,驻我市的分公司,管理人员短缺,质量管理人员大多是一些短期培训速成班毕业,仅仅是一本岗位证书而已,名其日“持证上岗”,有些连最简单的结构力学分析都不会,更不用说质量事故的分析,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处理,以及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来引导职工。工程质量质安科,形同虚设,到工地检查,往往发现不了问题,走过场,敷衍了事,更何况按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检查。企业内部管理不重视,弱视质量安全的科室。同时项目对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部门不重视,把质安部门搁在一边,自认为工资利润都是项目经理创造的,要质安部门为他们服务。
   其次,项目部内部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按照班子人员: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安员、资料员、材料员,人员都要到位。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各负其责,各人按规范工作进行管理,工程质量总不会出差错。但是针对我市的工程现状,大多数工程项目投资小,规模不大。投标的工程造价低,下浮率较高。要配备较齐全的管理人员,需要投入较大费用,造成人员往往不能到位,平时不在岗,简直是一些临时钟点工,应付质量管理部门监督验收工作。有些只是挂一个名而已,身在其位,不谋其职。这样工程质量管理,很难使工程质量诚信、是优是劣,材料员大多是形同虚设,资料员造假资料,闭门造车,比比皆是。对工程检查一无所知,当出了问题,一旦查证与工地实际大相径庭。像这样项目,往往是个私企业较多,隐蔽工程检查到验收批评定,大多数建设单位负责人不懂管理程序,施工企业要求签字,就签字,证明情况属实,一旦产生矛盾摩擦,就一推了之,以不知道情况为理由。当我们质询其要请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时,又不愿花钱,增加费用。这就出现工程质量管理环节的一个漏洞。另外,严格审查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安员人员资格。要求发证机关加强培训,实践考核,优选人才,淘汰一些低级管理水平的人员,真正做到能岗相适,有用人才。
   ④参与工程质量管理,设计勘察单位是一个必不可少责任主体,工程质量的好坏,设计质量也是关键。设计优劣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优良设计,优越施工企业,会创造精品工程。
   (4)工程质量管理,加强政府部门对其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市工程项目量大面广,项目繁多,工程质量监督任务繁重,政府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目的在于督促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规范化。政府监督部门应加强宏观控制,加大查处力度,加强对建设、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监督,把好工程质量关,同时指导,促使施工监理单位正确执行强制性条文,施工规范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控制、引导,使工程质量水平整体提升。
   (5)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与建议
   ①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整体水平提高
   都离不开建筑行业全体人员的努力。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发展为原则,切实抓好工程质量管理、监管,不宜一刀切,因地制宜,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完善管理机制。
   ②加强培训。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使操作工人进一步熟悉建筑工程基础知识,有关规范规程,培训使之走专业化道路,使之更多参与工程建设,并且正在落实到实处。同时使各班子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在其岗而谋其职,尽心尽职做好建筑业本职工作。
   ③提高企业内部环境,完善项目经理队伍管理。从而使企业和项目部形成核力,凝聚整体团队力量,使项目质量管理提高上一档次。
   ④强化政府监督,严格执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提高。增强服务意识,指导与督促相结合,使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
   ⑤适应时代潮流,开拓创新,参与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建立,依靠技术进步,提升管理水平,实施长效管理,真正做到有健全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有良好健全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管理模式,使建筑业更加健康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9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