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但一些质量通病还是时有发生。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关乎百年大计,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建造出安全、放心的工程,推动建筑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文章结合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举措。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在建筑工程中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只有好的工程质量才会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由于建筑工程质量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提高其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下面,笔者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以及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指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几大举措。
  1、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1.1地基基础工程问题
  根据工程实践表明,多数的工程质量事故源于地基基础问题。其造成的后果如下: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整体倾斜、上部主体结构开裂,致使有的发生坍塌,甚至造成多人伤亡;有的刚建成不久的新房变成了危房;有的在建造过程中因严重沉降、倾斜或开裂而不得不拆除。
  1.2砌体结构工程问题
  其具体表现是砌体出现裂缝,这也是非常普遍的质量事故之一。砌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有: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不均匀冻胀;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地震等灾害作用以及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等。
  1.3混凝土工程问题
  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和支模、布筋好坏、施工方法密切相关,例如: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烂根”、缺棱洞口变形、缝隙夹渣、裂缝等。
  1.4模板工程问题
  模板轴线偏位,标高不准,支模过程中由于加固方法不正确致使混凝土浇灌振捣时模板出现凸肚、缩颈和翘曲,造成漏浆现象,模板拆除后发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混凝土中残留着各种杂物。
  1.5钢筋工程问题
  钢筋规格、布筋间距尺寸与设计图纸不符;墙、柱主筋偏位,楼板及悬挑板上筋下陷,同截面接头过多,绑扎不符合规范GB50204-92规定要求,骨架歪斜和基础钢筋倒钩等。
  1.6主体工程渗漏
  最常见的有:现浇顶板、圈梁周围、女儿墙、墙体脚手孔、窗台下侧、管道穿楼板等处渗漏。
  2、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
  建筑工程的建设所涉及的部门和内容繁多,建设程序及工序也较复杂,因此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但通常来说,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涉及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市场、环境六大方面。
  2.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主要包括领导者的素质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甲方素质较低和行为不规范。此外,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企业的施工人员缺乏专门的培训及基本的建筑知识,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按照规范及规程操作,加上为了赶工期,往往导致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违规操作,甚至偷工减料,进而引发质量事故。
  2.2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但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中,不少建筑材料的质量未能达到标准要求。另外,某些承包商为了利益在建筑工程材料上大动手脚,不同程度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偷梁换柱,以不正当的手段降低成本,某些采购人员方面对工程要求购的质量总要缩一节水,以此从供应商手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对原材料的质量不问不管。
  2.3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现代化的施工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设备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设备合理地使用,及时地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关键。
  2.4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执行,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现问题了才去处理。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如: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
  2.5市场因素
  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管理疏漏,把关不严,市场监管混乱。规定市场准入制度是为了保证建筑市场的有序进行,同时市场准入制度也能够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但是,一些相关部门无视市场准入制度,对于一些不合格的建筑企业申请市场准入,他们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允许其进入市场。这些不合格的企业很多都是通过各种私下交易逃避市场管理、超范围施工,这必然对工程质量构成不堪重负的威胁。
  2.6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包括工程技术环境、管理环境等,笔者在此主要探讨工程技术环境,包括地质、水文、气候等。一些施工单位因为资质不够就进入市场,所以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工程,特别是要通过特定技术手段才能解决的工程难题无法解决,因而只能采取将就的办法应付过去,这必然会使整个工程质量低劣。
  3、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举措
  3.1强化培训、优选施工人员,奠定质量控制的人才基础
  工程质量是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协同工作的结果,所以施工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和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施工人员必须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进行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的能力、组织施工和进行技术指导的能力,以及识别质量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当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能以出色的服务,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3.2严格控制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奠定好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
  要保证工程优质,关键是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具体措施如下:首先,优选采保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其次,在建筑材料上严格选择和运用,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前提。工程单位应加强建材市场的考察,尽可能选择应用质量优良、安全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最后,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的情况,加强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
  3.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监管力度,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建筑法》成功地构筑了我国建设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但从实施至今,该法逐渐显露出缺乏适应性、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等弱点。鉴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国家应从长远角度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酝酿制定一部《建筑工程质量法》,并在此基础上,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细则,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而建筑业走向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对建筑工程管理要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举,从而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监管机制。因此,各级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建筑部门的监管力度,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3.4施工中严把管理关,促进质量管理规范化
  具体措施如下:首先,要严格市场准入。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资质条件,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工程。其次,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最后,要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把企业所有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职有责有权、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由线到面,由一面到多面、环环相扣、连结紧密的有机整体,让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生产各个环节或中间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其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而变化。无论是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还是工程保修阶段,质量监理单位都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认真覆行监理职责,而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4、结束语
  总之,建筑业作为国家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产品的质量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要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关键是事先预防,而不是事后再处理,因此,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工作重点应放在质量问题的预防阶段,逐步积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经验,力争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无形之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0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