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人才市场上一方面急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生源素质大幅度的下降,大量的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其主要原因是高职教育缺乏吸引力,如何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原因分析;主要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需要众多的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这主要由高职教育来实现。然而目前社会却存在着部分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生源素质大幅度的下降,大量的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可以看出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欠佳,社会认可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高职教育缺乏吸引力。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一、社会对高职教育不认可,学生报考高职院校的意愿偏低
  在社会竞争激烈、用人体制并不完善的今天,读大学仍被看成是改变命运最现实甚至是唯一的选择。家长与学生的共同目的是希望将来大学毕业后有个搞科研、坐办公室的好工作,不愿从事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的企业一线岗位工作。于是想办法攀高学历,甚至有许多贫困家庭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供孩子读普通本科。学生很多是带着遗憾和无奈的心情步入高职院校的,认为读高职出来只能当生产与服务的一线工人,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不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录取分数连年降低,生源质量不断下降,从而影响毕业生的质量
  据相关数据显示,由于高校连年扩招,报考高职学校的学生高考分数越来越低,高职学校接收的生源质量明显下滑。
  录取分数的降低,不仅导致生源文化素质的下降,也将一些政治素质不高、上进心不强的学生录入到高职院校中,增加了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三、政府投入不足,学校收费标准偏高
  在高职教育中,实践课占了很大比重,需要较大的人力、设备投入。据对教育成本的研究表明[1],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大约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倍。而目前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拨款却比对普通高等教育少很多,从而形成高职院校学费普遍高于本科学费一千元左右的格局。这会导致一些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生源的流失,从而影响招生质量。
  四、部分高职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1.很多高职院校仍然把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放在首位,强调知识的系统化,而企业需要的人才是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能承担企业的生产服务工作;
  2.专业设置不能和企业岗位对接,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3.部分高职教材的内容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落后于企业的现实技术岗位;
  4.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知识跟不上企业技术更新的步伐;
  5.实训、实习设备与企业设备差距太大,这就使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与企业生产要求产生较大差距。
  五、政策歧视导致高职学生升学无望,求职受限
  目前国内高职教育层次限制严格,尚无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专升本”的名额十分有限,高等职业教育就等同于就业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的终结点,这会挫伤高职学生渴望发展的积极性。而无论是就业还是晋升,学历几乎成了一道很难跨越的门槛。企业将学历作为聘用人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这就使得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受到歧视。公务员很多岗位明确要求报考者必须具有本科学历,这就把高职学生挡在门外。
  增强高职院校吸引力的主要对策:
  1.出台优惠、扶持的政策鼓励学生读高职院校
  第一,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逐步建立一些高职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
  逐步实现普通本科与高职教育融通,并在“专升本”、“考研”方面实现更为有效的突破,改变职业教育“低层次”和“终极教育”的困局。鼓励高职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为毕业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受教育者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能飞多高就飞多高。
  第二,采取奖学金、贷学金和减免学杂费等措施鼓励学生上高等职业院校,减少高等职业院校“高收费”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对一些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上高职院校 。
  2.减少高职学生求职应聘的限制
  社会层面要转变传统的用人观念,改变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现象,做到“量才而用”,真正由以“学历文凭”取人转到以“能力技能”取人的轨道上来。尤其像报考公务员等大型招聘,不要在条件上就把高职学生挡在门外。
  3.改善高职学校办学条件,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
  第一,改善高职学校实训设备,跟上企业技术发展的步伐。强化专业教师的配备与知识更新,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教师,从而让学校的学习环境与企业近距离对接,使学生通过高职学校学习,具备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第二,要不断完善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资源
  改变目前一些教材存在的知识和技能分家,内容滞后于企业现实情况的问题。要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信息融合在教材中,同时兼顾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和高职教育的理念。也要求专业课教师能随着企业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适当增添新知识、新工艺的内容。
  第三,加强高职学生礼仪文化修养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声誉
  学生是学校的产品,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把礼仪课设为必修公共课不仅是学生的呼声,也是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
  4.对办得有特色的、质最高的高职院校给予优惠、扶持的政策,让其强强联合,作大作强,充分发挥其高职教育的优势,为现代化企业服务。
  5.政府应研究出台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才能实现高职学校与企业接轨。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企业,政府应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政策。对部分专业可尝试把企业的车间建在学校、学校的实训室建在企业。企业可通过学生的实践发掘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新员工,也可为相关的职业院校配备先进设备,与职业院校签订订单式培养业务以节省新员工再培训的成本;同时学校也节省了实训设备的投入。
  高职学校应聘请一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和经理人员承担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指导工作,并对高职学校的教师、学生作企业新技术、新科技的宣传讲座,丰富职业教育内容,从而达到双方共赢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蕾 唐小艳 罗汝珍 孟子博 基于专业视角的高职教育成本构成分析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2009年度文件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406/851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09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