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模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提出了创新的原则和方案。
   关键词:项目施工管理理创新
  0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走过了2O 余年的历程,逐步形成了其有现代管理惫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但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近几年,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笔者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创新的必然性
  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靳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在目前招投标承包机制下,逐步走向了市场,接受了20 余年改革风雨的洗礼。人们在这长期过程中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逐步向市场观念、竟争惫识转变,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逐步形成。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多大的变化,机制住化,项目与企业间资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2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改革、创新、发展一体化,已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改革、创新、发展一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觅孺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其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文通、能源、水利水电建设、城市建设的热潮等,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的扩大量味着市场将被重新瓜分,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格局,使我们面临着全世界范圈内的竞争对手,不管用不愿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正视和今于世界经济的竞争与挑战。由此可见,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快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
  3 .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断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
   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等。这些仍然是普通现象;业主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导致业主推脱贵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地行职责,也难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整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垒,阻碍和影晌着市场的健康发展等。这些问题还不住安全按照市场经济规伸运行。建筑市场法仲法规尚未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量不可限摘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必须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4 .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先资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
   科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上世纪5O 年代,该理论体系形成并正式存在。管理科学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多种活动中,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减低其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获德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较为成熟的整理科学模型有:决策理论模型、盈亏平衡模型、网络模型、资源配量模型、对策模型等。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离企业的竟争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将其及时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生产实践当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关健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创新原则
  4.1项目旅工管理的创新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量 、劳动工具有效地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短缺经济时期,不愁劳动对象。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幸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这就愈味着将被市场淘汰,这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工具,在如今,是采用技术含量高、产量大的新设备、器具,工程成本在劳动工其中的凝结就越多,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促使生产力三要素很好、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适应其发展,这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所滩钊后的原则。4.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适应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的创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社会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滞后,那么企业产品形象将会受损,获得市场就很困难。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合同项目所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是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在深度上,能更好地趁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4.3 项目施工价理的创新共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只有高索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要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否则,市场已经变化了,你还没衣弄清楚,不能其备应变能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迅速被淘汰出市场。所以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文化及品牌效应这一重要问题。
  5.创新方案
  5.1观念创析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健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要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创新完善。这一方案就是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方案要其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典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5.2组织机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走过了1O 多年的历史,为国东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组织机构往往设置有项目经理部,即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经理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因此,项目经理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经理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企业和项目经理签订有资任书,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不断创断来加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应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签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的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经理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5.3体制创断
   (1)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机构创新后,必须给这一机构的体制进行创新。项目的生命周期仍然是合同反约期,但项目经理部不再仅仅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经理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要确立有限资任制度。
  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贵,同时承担有限责任,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经理部各自的边界责任。 (2)需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经理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要依据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确定项目经理部独立的法人地位,没有法人的财产,就构成不了企业法人。这样项目经理部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地承担法人责任。
   (3)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所有者(对项目经理部分公司来说,企业就是所有人的激励和约束,因为项目经理部分公司是企业出资来兴趣的,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控股公司的意志。控股公司的意志是:一方面追求最高利润;另一方面尽,回避市场风险。追求最高利润是对控股公司的激励,促使项目经理部分公司要认真执行合同,切实抓好质量 、工期、成本的控制,同时要回进由于合同缺陷、管理不善所带来的风险,使项目经理部分公司形成必要的约束,即来自控股公司的激励和约束。5.4机制创断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母、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需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其有极强的生命力。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经理部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自己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企业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而企业的实力是来源于项目经理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是来源于项目经理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业绩。因此要增强企业实力,实际上就是要加强项目经理部的建设。提高其利水平,提高其社会形象。提高其市场教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各层次的人才脱顺而出,为人才创造环境,要给人才适应的土地、阳光和雨耳:必须对其建立约束机制,约束项目经理部必须通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市场规律合法经营、守法经营,约束项目经理部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遵守党纪、国法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对其趁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经理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5.5技术创析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析技术、断工艺、新装备,采用断的生产方式和经留管理搜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健、附加位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管理市场价位。技术创新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即根据市场确定产品,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技术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项目经理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是企业的缩影,代表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断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2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