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高桩码头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桩码头桩基础是港口码头工程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也是软土地基上修建码头最常用的一种优化结构形式。本文分析了高桩码头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关键词:桩基础;质量控制;防治措施
  
  某河河口淤积整治工程―――配套(杂货)码头工程,采用梁板式高桩码头结构形式。桩台由预制混凝土梁板及靠船构件装配而成,下部是现浇混凝土横梁和灌注桩,桩径!800mm,桩长25.0m。这种透空结构形式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消波性能好,能改善码头的泊稳条件;其次是上部结构预制构件小,重量较轻,易于施工安装。
  桩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除了承受着桩身自重、码头上部荷载、船舶荷载、工艺荷载传递的轴向力和弯矩之外,还承受着波浪压力、水流力、冰压力、地震力及稳定岸坡等作用。因此,保证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整体工程的关键。
  桩基础施工项目工种繁多,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影响质量因素多。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桩位偏移过大、桩体断桩、扩桩、缩径、桩体加泥以及塌孔、孔底沉渣超高、钢筋笼上浮、混凝土离析、卡导管等质量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对施工的全过程给予严密的质量监控,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
  一、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依据
  (一)质量目标
  1、成孔的中心位置、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及钢筋笼的安装位置,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2、原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砂石料)的质量及混凝土试块、钢筋笼制作、吊装要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3、桩身匀质、无断桩、无夹泥等缺陷。
  4、桩身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5、桩极限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6、质量标准达到合同要求。
  (二)质量控制依据
  1、合同文件。
  2、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
  3、《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二、施工准备
  (一)资料。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工程地质、水文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主要施工机械的配备情况和技术性能指标;原材料的供应计划和质检报告;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水、电、路情况;水准基点和基桩轴线的控制点位置等。
  (二)质量控制:①技术人员尽快熟悉图纸,掌握工程的技术指标和规范要求,列出质量控制点;②工程测量定位,确定工程基准面的高程、孔位。在测量放线时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经纬仪、激光测距仪,采用极坐标定位法放线,其精度须满足规范要求。
  三、成孔阶段
  在保证成孔垂直度误差在1%以内的情况下,主要做好防止孔壁坍塌、扩径缩径、孔底沉渣超高的质量控制。
  (一)孔壁坍塌
  孔壁坍塌主要是由于孔壁土质松散,灌入泥浆稠度不够,护壁效果差,泥浆压力小,以及机具碰撞孔壁等原因造成的。
  防治措施:安装护桶位置及高度应合适;泥浆面要高出地下最高水位1.0~1.5m以上;泥浆粘度10~25s,泥浆比重在1.1~1.15之间;避免机具进尺过快和碰撞孔壁;二次清孔后及时浇筑混凝土。
  (二)扩径缩径
  扩径一般是由座机安装不稳固、钻杆弯曲、钻头摆动(偏心)或孔壁坍塌造成的;缩径主要是由塑性土膨胀而引起的。
  防治措施:①座机安装要稳固平稳,钻杆顺直且与钻头同心,避免钻头摇摆,孔内泥浆粘度、比重配置合理、水压适当;②严格控制泥浆配比,降低失水率,让泥浆切实起到最佳的护壁作用。
  (三)孔底沉渣
  孔底沉渣的危害是降低桩的承载力。孔底沉渣的形成原因是泥浆性能指标配比不合适,清孔不彻底,时间掌握不好或在钢筋笼吊装时碰撞孔壁致使泥土掉落造成的。其防治措施:①孔内泥浆粘度、比重配置合理,泥浆粘度10~25s,泥浆比重在1.1~1.15之间;②孔深达到要求时,钻头提高300mm保持空转,清孔时不断输入新泥浆,置换孔内含泥量较大的泥浆,时间大于30min。二次清孔速度要慢,将剩余的大块泥团抽出;③避免钢筋笼吊装时碰撞孔壁;④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筑水下混凝土;⑤禁止以超深抵消孔底沉渣厚度。
  四、钢筋笼制作、吊装
  钢筋笼制作时,钢筋的调直、除绣、焊接、绑扎、间距及钢筋笼的长度误差均要满足规范规定±50mm的要求。
  为防止导管倒挂,主钢筋不设弯钩。
  成孔检测合格后,在钢筋笼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吊装时对准孔位缓慢放下,禁止高起猛落,避免碰撞孔壁引起坍塌。钢筋笼达到设计高程后,牢固定位,为浇筑水下混凝土做好准备。
  五、水下混凝土浇筑
  (一)和易性控制。混凝土必须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控制在180~220mm之间。
  (二)混凝土浇筑。①初时浇筑混凝土时,为使隔水栓顺利排出,导管出口距孔底高度300~500mm;精确计算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0m以上的混凝土的浇筑量,避免返浆初时浇筑失败;②导管埋深应在2~4m之间,为防止断桩,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③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每盘混凝土的间隔时间及导管拆除时间尽量缩短,每根桩的浇筑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
  (三)桩顶高程控制。为使桩顶高程达到设计要求,应超高浇筑混凝土500mm。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时,用手工的方法凿至设计高程。
  六、成桩质量检测
  (一)桩位偏差是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二)混凝土试块强度、桩体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三)桩身的完整性和桩的长度是否达到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四)桩的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七、结语
  施工时要将梁板式高桩码头桩基础质量控制好,须在桩基的施工准备、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吊装、水下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够避免降低工程质量等级和质量事故的发生,达到预期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4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