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县域城市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的初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镇规划设计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以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尤为突出。笔者从生态型城镇概念出发,分析了当前城镇规划设计中生态环境现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思路和原则,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镇;规划设计;城镇建设;
  1、问题的提出
  随着近年来我国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时期,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在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同时,我们也不容乐观地看到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保意识的淡薄,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给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规划布局不当、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烟尘、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各类垃圾,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重,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严重。因此,研究生态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生态型小城镇的概念及现状分析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国内外众多学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态建设就是指绿化建设,也有人说生态建设的目的就是与大自然和谐融洽等等,虽然说的都没错,但是不全面。建设生态小城镇,就是要利用生态化原理,维持生态平衡,使小城镇构成的所有成分如人、自然、社会等关系和谐化,创造一个适合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良好空间,达到“自然融于城镇、城镇归于自然”。
  当前,我国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不少小城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恶化趋势加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建设指导思想和规划观念仿效或照搬大城市,建设过程中片面求大、求快、求洋,导致城镇建设或杂乱无章或“千城一面,万屋一统”;在功能分区,交通布局等方面参照大城市的路网及机动车交通模式,使一些小城镇浓缩了各种源于机动车的环境公害,既造成了噪声、尾气污染,同时也对居民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其次,环保基础设施不全,且生产建设中生态环境意识淡薄。产业的发展还是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工业污水的处理率极低,生产和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随意排放,垃圾随意堆放,最终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和嗅觉污染,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经济的良好循环。中央台曾对于小城镇的造纸业污水排放问题多次予以曝光,但仍然屡见不鲜。
  最后是,自然山水的价值被忽略,甚至被严重破坏。城镇周围随意建房开厂、任意开山取矿石、自然河道任意截弯取直,绝大多数山体被承包养殖投放肥料、一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山体、湿地被夷为平地,城乡之间一些天然绿色通道被人为的开发不当而破坏(如许多小型地板企业都是以相邻乡镇大量的乱砍乱代,山林惨遭毁灭性打击为代价)。
  3、小城镇规划设计中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经过若干年或更长时间的建设,初步建成与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能够体现城市形象,具有综合生态环境效益,城乡一体、生态环境网罗衔接合理、生态功能完善稳定的现代近自然型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贴近自然、溶入自然,达到城在生态环境中,人在生态环境中的生态效果,为实现生态城市奠定基础。
  ――城市绿地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实现区域范围内生态城市环境网格化,形成布局合理,各具有特色的城镇生态系统,成为区域城市总体格局“中心城一新城一中心镇一集镇”相匹配的区域生态城市系统;
  ――以培育、发挥城市生态功能为核心,城市人和自然的生态群落设计体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层次性、整体性、多样性和稳定性,即有利人们居住和工作有能促进城市的健康生长、保证城市发育和自我维持及更新;
  ――水源得到良好保护,污染得到控制,生物多样性得以合理保护,初步实现“林荫气爽,鸟语花香;清水长流,鱼跃草茂”的良好生态环境。
  4、县域生态小城镇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城市规划既是经济规划,又是环境规划,同时也是社会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必须按照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遵循城市建设的客观规律,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第一,城市规划编制工作要把握适当超前的原则。高起点、可持续的规划可以使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城市规划要着眼长远,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局限于现有的空间和条件,坚持高起点、可持续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另外,要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为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明确和强化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确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城市布局要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建设项目的选址要严格依据规划进行。
  第二,城市规划要与区域发展相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做好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进行统筹安排。比如,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乡村的协调发展,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工,引导各类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同时,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施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第三,城市规划要与产业布局、调整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城市规划要充分利用法律、税收等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的手段,强化规划管理,调控和引导本地区的建设规模和发展方向,应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税收体系相协调、相配合。此外,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城市规划应注重保证城市经济的有序发展;在经济发展较慢时,城市规划应注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养与扶持。
  总之,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发展指导思想,才能避免盲目的城镇建设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0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