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述机电设备PLC改造与安装调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采用PLC控制,可节省辅助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但目前对于一些经济实力不强的小型企业,更新设备的确需要不小的资金,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些企业建议考虑将一些价格比较高的现有设备进行PLC技术改造。本文探讨了对普通机电设备进行PLC技术改造及系统安装和接线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方法。
  关键词:机电设备;改造;安装;调试;
  1、前 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快速、可靠、经济地构成控制系统的重要设备,随着工控自动化的发展,其应用日益广泛。PLC控制技术(又叫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控制技术,也是当代比较盛行的控制手段之一,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与外围设备连接方便、适用范围广以及功能完善等优点,所以,在现代工业企业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多采用这种控制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对设备进行 PLC技术改造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要求做到周到、细致。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前提下,力求简单、节约,做到操作简便、维修维护方便、系统安全可靠。在配置硬件时,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便于新功能的进一步开发(见图 1)。
  
  
  图 1 应用规划过程示意图
  
  2、改造过程
  2.1 要进行可行性调研
   要了解改造后会带给企业多大的经济效益,对同行企业有多大的应用价值,改造成本与更新设备成本之间的价值差有多大,最终决定是否可行。
  2.2 要充分了解设备产品的工艺特性
   任何一个 PLC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故在改造时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和和用户的基本要求,应尽量进行新功能开发。
  2.3 认真阅读控制过程
   要详细分析控制要求和控制电路,可编程控制器的前身就是继电器控制电路,而在逻辑控制场合,电路图和梯形图是比较相似的,但是继电器控制电路采用并行工作方式,而 PLC采用串行工作方式,故必须细致、全面地了解控制的全过程,才能够确定 PLC控制的基本方式、所要完成的动作、自动工作循环的组成、各个自动控制动作的循环顺序、必须的保护和连锁条件及故障指示等等。
  2.4 选择合适的 PLC机
   在系统地了解了工艺流程和控制过程的基础上,方可考虑选择机型。在控制领域,PLC机型品种各异,且每一种 PLC机的编程语言互不兼容,但是基本格式和思路大体相似,现在主要有:S7300系列(西门子)、FX系列(三菱)、C系列(欧姆龙)等等,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机型,要根据生产环境而定,而且要充分考虑可持续性、经济性和备件的通用性,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4.1 I/O点数的选择 在选择 PLCI/O点数时,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要兼顾价格及备用余量,即使这样,还要留一定的余量。一般情况下,I/O点数要根据控制对象输入输出信号的实际需要,再考虑 10%~30%的余量即可。
   通常每增加一个点,PLC机的价格就增加一百元左右。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也要适当考虑节约I/O点数,可采用改进接线和优化程序的方法适当节约I/O点数,例如:
  (1)分组输入:可以将几种工作方式分别使用的输入信号分成若干组,因为 PLC机在运行时只能使用其中的一组信号,因此各组可共享输入点数,这就有效地减少了输入点数。
  (2)控制功能相同的操作开关可以并联连接。
  (3)可以采用矩阵式的输入方式。
  (4)分组输出:当两组负载不会同时工作时,可
  以通过外部转换开关或通过受 PLC控制的电器触点进行切换,这样就节约了输出点。
  (5)并联输出:当两个通断状态完全相同的负载,并联后可共享 PLC的一个输出端子,要综合考虑PLC输出端子驱动负载的能力。
  2.4.2 用户存储容量 用户存储容量是指 PLC用于存储用户程序的存储容量,它的大小是由用户控制程序的大小来决定的,在此基础上适当考虑留有一定的余量(20%~30%即可),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M=开关量I/O点数×10+模拟量通道数×100
  存储容量=M+M×(20%~30%)
  2.4.3 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 可以选择整体式PLC机或者是模块式PLC机。整体式的I/O点平均价格比模块式的低,而且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等优点,一般用于工艺过程比较固定的系统中,但是功能不及模块式的灵活。模块式 PLC机的各个部分以模块的形式插入机架的底板上,组装在一个机架内,输入输出部分也是模块式的,所以配置灵活、装配方便、便于扩展,一般的中型、大型等比较复杂的PLC机采用这种结构,而且也能够适应于比较恶劣的生产环境。
  2.4.4 选择适当的安装方式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远程序、集中式或者是多台联网的分布式。集中式不需要设置驱动远程I/O硬件,系统反应灵活,而且成本比较低;大型复杂的系统选择常采用远程 I/O式;多台联网式适合于多台分别互相独立控制的设备,如果有些设备需要相互联系,则可以增加通信模块。
  2.4.5 功能的选择 PLC的主要功能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数据处理、人机对话、自检、记录、通讯等功能,以开关量为主的控制系统可以选择小型PLC机。对于比较复杂的具有 PID运算、闭环控制、通信联网等功能的控制系统,可以选择中档和高档的 PLC机。
  2.4.6 机型统一 对于同一个企业,尽量选择同一类型的PLC机,便于实现通信、联网,而且可以组成分布式控制系统。
  2.5 进行I/O地址分配这一个环节虽然不十分复杂,但必须考虑周到,尤其是在考虑节约 I/O点数的情况下。在进行I/O地址分配时,最好有一个自己比较好区分的规律,以便于进行程序设计。
  2.6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可采用梯形图法或者是指令语句表法,并在原有基础上认真分析,使功能进一步完善。
   在工业控制中,除了过程控制系统外,大部分控制系统属于顺序控制系统。对于顺序控制系统,也要根据控制过程,设计出功能图,适当增设新功能,或者利用经验法直接根据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改画梯形图,再对功能进行进一步完善。对新编制的 PLC程序要反复调试,调试的过程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2.6.1 程序检查 把已经编好的程序输入编程器中,仔细进行检查,在改正语法和数据错误后存入PLC的存储器中。
  2.6.2 模拟运行 模拟系统的实际输入信号,并在程序运行中,在适当的时刻搬动开关接通或断开输入信号,模拟各种机械动作,使检测组件的状态发生变化,同时观察 PLC输出端状态指示灯的变化,来确定程序执行情况,并对照执行组件正确动作,看程序是否有错误,这一个过程要反复进行才能取得试验的成功。
  2.6.3 实物调试 利用现场实际的主令组件、检测组件和执行组件组成模拟控制系统,进一步检测组件的可靠性以及PLC的实际负载能力。
  2.6.4 现场调试 这一步要在前几步都完成的情况下,对系统安装完毕时才能进行,对于一些具体的参数要进一步的现场整定。在反复调试检查没有EPROM中,投入试运行。问题时,再把程序固化到
  2.7 系统安装
  2.7.1 布线
  (1)动力线、控制线以及 PLC的电源线和 I/O线应分别配线,在隔离变压器与 PLC的 I/O线之间应采用双绞线连接。
  (2)PLC远离干扰电源,而且不能与高压电器安装在同一个开关柜内。
  (3)PLC的输入与输出应分开走线,开关量与模拟量也要分开,模拟量信号的传送应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应一端或两端接地,接地电阻要小于屏蔽层电阻的10%。
  (4)为了防止外界信号的干扰,基本单元与扩展单元以及功能模块的连接电缆应单独设置。
  (5)交流线与直流线不要用同一根电缆,输出线尽量远离高压线和动力线。
  2.7.2 I/O端的接线输入线一般不长于 30m,而且尽量采用常开点的形式连接到输入端,使编制的梯形图与原理图一致。
   输出组件应设有短路保护装置,若使用感性负载,继电器要选择寿命比较长的,而且为了防止干扰,也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1)外部安全电路:为了防止异常不安全状态的发生,要设置相应的保护电路,如:急停电路、互锁保护电路、电源过载保护电路、重大故障的报警及防护电路等。
  (2)PLC要可靠地接地:良好的接地是保证PLC可靠工作的重要条件,为了避免偶发电压冲击的危害,PLC的接地线与机器的接地端相接,接地线的面积应不小于 2mm2,接地电阻要小于 100Ω,若用到扩展单元,其接地点应与基本单元接地点接在一起,禁止 PLC与其它设备共享接地点,而且接地尽量靠近 PLC。
  3、结束语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快速、可靠、经济地构成控制系统的重要设备,随着工控自动化的发展,其应用日益广泛。在对旧设备进行PLC改造时,其工作量与重新设计 PLC系统基本是一样的,而且需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在工作中应特别细致,在考虑周到、反复调试后,才能投产运行。
  
  注:文章内的图表、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4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