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实施礼仪教育的策略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旭珊

  【摘要】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礼仪教育的内涵和实施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两方面出发,初步探索高职院校实施礼仪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礼仪教育;内涵;策略;探索
  一、礼仪教育的内涵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在当今中国社会,伴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根本改变,礼仪也被赋予了全新的现代意义。传统意义上的礼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今天的礼仪则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体现了人的素养,并涉及穿着、交往、沟通、处世等各方面的内容。礼仪教育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教育学生尊重人,关心人,是礼仪教育最基本的内容。礼仪教育的关键在于尊重和尺度,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掌握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尺度。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身体、树立自己的形象,维护自己的名誉;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情感,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等等。对此,不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舆论,都应当加以重视。
  二、实施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实施礼仪教育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行为准则,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知识,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懂得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表现自己的行为,而且可以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2)实施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大学等于半个社会,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3)实施礼仪教育是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礼仪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实施礼仪教育的策略探索
  (1)学校是建设实施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使他们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做到举止美、语言美、外表美、心灵美,这必将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学校德育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是实施礼仪教育的基础。实施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3)设置礼仪教育课程是实施礼仪教育的关键。利用课堂教育,向学生传授关于礼仪的基本知识,进行基本礼仪训练。可以将礼仪教育作为学生德育课程重要内容,也可以将礼仪教育作为单独的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主体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了文明礼仪教育。不论是上课还是自由活动时间,每个教师都能从自身仪表、语言举止、文明诚信、热爱劳动等方面影响、熏陶着学生,在教师的以身示范作用下,学生的语言举止等也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4)增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良好的社会风气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5)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礼仪修养教育实践。网络环境下的礼仪修养教育有助于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校园网主页,鼓励德育工作者个人设立网页,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采取“网上”聊天、辩论和咨询等方式,在网上进行思想道德和礼仪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
  
  参考文献
  [1]刘汉生.当代社会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缺失及重构[J].教育与职业.200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77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