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土木工程砼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有:功能要求多样化;城市建设立体化;交通工程快速化;工程设施大型化。随着高层、超高层和大跨度结构工程的出现,钢筋混凝土开始成为改变这个世界景观的重要材料,对于土木工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砼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促进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就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对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做一详细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使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发展成为一种更为科学、更加安全的施工技术。
  一、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1、混凝土的强度不足
  施工现场与实验室对材料的检测控制,在环境条件和技术手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设计的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往往会在原材料品质的检测环节上,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如粗骨料粒径超标、级配不连续,细骨料含泥量、有机物含量等不合格,尤其是外加剂和活性粉煤灰等原材料以次充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再加上施工现场有限的检测手段,从而造成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强度不足。
  2、混凝土水灰比控制重视不够
  在混泥土设计配合比,施工工艺和原材料一致的条件下,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取决于对砼配合比中的水灰比的控制,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与水灰比大小是成反比例关系的,也就是说水灰比增大、砼强度降低,水灰比减小、砼强度提高。施工中由于部分技术作业人员对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缺乏充分认识,为满足混泥土的工作性能,随意添加拌合用水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从本质上忽视了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强度增长对水灰比控制的要求。
  3、浇筑后的砼实体养生不足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减少资源投入,以达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的,不少施工单位只重视砼施工过程实体结构的砼浇筑质量,轻视砼的后续养护措施,造成砼水化反应不充分,砼结构实体强度不足;或者出现砼构件表面温度裂纹,造成钢筋保护层不足,影响结构耐久性;再者冬季施工中因保温措施不足,造成砼冻胀疏松破坏。
  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主要的成分,在水化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所以在施工中尽可能选用低热水泥,并严格控制水泥进场的质量,从而满足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增加其稳定性和强度,使其能充分的在施工中体现出自身的特性来。为了保证水泥品质的优良,在建筑阶段中使用的水泥一定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在购买物料时,建筑公司应该指定具有专业经验的人员对水泥制造厂家的合格证明进行检查,保证水泥凝固时间、稳定性以及强度都能够达到建筑标准。
  (2)骨料
  在建造建筑物时,使用的集料一定要按照“高品质、高强度、没杂质、物理化学功能优”的标准进行采料。在选择集料时最好选择理想型的石块,最大的石块不能小于构造横截面的百分之二十五,并且不能小于钢筋之间距离的百分之七十五。细集料最好选择中砂或者粗砂,按照试验得到的结果表明,水泥每重十公斤,其中产生的水化热就能让混凝土的温度升高一摄氏度。
  (3)配合比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以及保水功能,混凝土要根据用量按批准的配合比搅拌,在搅拌混凝土时既要保证强度达到标准,又要尽可能少的使用水泥,使其更易流动,促进其和易性,并且要进行多次的实验,选择出最适合的配比值。
  2、搅拌和配料要求
  (1)配料准备前提:水泥进场时,要按照标号、包装、品种、出厂日期、装配仓号等一一进行检查,而且还要对安全性、强度等性能指标实行复验。其质量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对水泥的质量与出厂日期产生质疑,可以要求复验,复验不合格的水泥产品,不得继续使用。预应力混凝土中,绝对不能使用含有氯化物水泥。
  (2)混凝土要根据用量按批准的配合比搅拌。所有混凝土材料,除水可按体积计外,其余均应按重量计。称量应准确,称量设备的精度应为正负0.4%。过了初凝时间的混凝土不得再使用,不能用加水或其他办法重新改变混凝土的稠度。
  (3)搅拌时,应保证混凝土材料搅拌均匀,使每个颗粒都被砂浆覆盖,并保证混凝土密实、均匀且无过量水分。每次搅拌的混凝土最大量不超过搅拌机的额定容量。 每盘料进入滚筒时,在水泥和骨料进入前,应先把滚筒润湿。流入滚筒的水应均匀,并且在搅拌的最初15秒钟内全部注入。滚筒的进料口应无材料集结,以免阻碍材料的顺畅流入。
  3、捣实
  混凝土的捣实就是将已经入模的混凝土进行成型和密实的过程,从而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外形的准确和表面平整,保障混凝土的强度和各项性能符合土木工程的设计要求。混凝土在浇筑之后立即进行充分振捣操作,使得浇筑的混凝土充满整个模板的空间,排除混凝土中存在的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混凝土的振捣操作分为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人工振捣是利用振捣材料用人力对混凝土的成型进行振捣。采用机械振捣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比较高,加快模板的周转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在振捣施工中应该大力使用。
  在混凝土的浇筑完工之后,要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防止混凝土的成型过程中出现不正常收缩和产生裂缝等病害,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检查模板的位置、尺寸、标高、刚度和强度是否符合要求,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保护措施是否到位,并做好工程施工记录,同时清理模板内的杂质等污物,将模板的空隙和孔洞做好封闭措施,木板做好清水湿润工作。
  在进行地基混凝土浇筑时,首先清除淤泥和杂物,以及做好防水、排水措施。干燥的非粘土用水湿润,未风化的岩石,也要做好清洗和清理措施。对于雨雪天气不得进行混凝土施工。浇筑程序应该从低处向高处分层浇筑,每一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的配筋的结构、方法等因素进行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必须在结构的底部填入和混凝土的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过程中禁止出现分层离析的情况,当浇筑的高度超过3米之后,可以采用溜管、串管和振动溜管等方法是混凝土匀速下落。浇筑过程中必须观察模板、钢筋、支架和预埋件等结构措施是否发生移位和变形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混凝土均匀和密实,将整个模板空间充满,混凝土的结合部位要良好,拆模之后对混凝土做好平整光洁措施。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如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不间歇的时候,间歇的时间也必须要缩短。总之混凝土的浇筑和运输过程中,必须要在在混凝土的初凝前完成。
  5、施工缝
  在土木工程的现场施工过程中,通常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和人力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往往不能够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可能会超过初凝时间,需要预留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必须要在混凝土的浇筑前,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和设计要求来确定。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部位的结合力比较差,是整个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施工缝的位置必须要设置在剪力比较小的部位。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在施工之前应清楚地了解混凝土的结构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才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从而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建平.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防控综述[J].科技信息,2010.
  [2]于家庆.浅谈土木工程在施工技术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2.
  [3]黄佑光.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23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