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马克思分工理论及其新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鹤

  作者简介:白鹤(1988-),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0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许门友,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尤其是集大成者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基础上,加以批判而发展形成的。马克思分工理论有着极大的科学性,在现代得到不断延伸和发展,它为快速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54-02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作为其集大成者亚当・斯密特别重视分工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正是在斯密分工理论基础上,加以批判而发展形成的。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本身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过程,整个发展过程使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得到不断延伸和发展。
  1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1.1 渊 源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其集大成者亚当・斯密特别重视分工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的首章专论分工。
  在斯密看来,分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首先,工人熟练程度的改进必然增进他所能完成的工作数量;而分工通过使每个人的业务减少到某种简单的操作成为他终身的唯一职业,必然极大增加工人的熟练程度。其次,由于节约了从一种工作转向另一种工作通常要损耗的时间。斯密描述:“当两种手艺能在同一工场内进行时,损失的时间无疑要少得多。但即使在这种场合,损失也是很大的。一个人把他的手从一种活转向另一种活时,通常都要闲置一会儿。当一个人开始新的工作时,很少有能全神贯注的;就像他们说的那样,他们的思想还不能深入到工作中,所以有时宁愿做些没用的事而不把时间用在正经的工作上。”[1]最后由于发明了大量的机器,方便和简化了劳动,使一个人能干许多人的活。分工使每个人的全部注意力然地集中在某个非常简单的目标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人不久就会找出完成他们自己具体工作的比较容易和迅速的方法。对于分工的起源问题,斯密归结为交换的力量:“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范围的限制。”[2]这就是著名的“斯密定理”,在西方经济学界被认为是最权威的。
  但其理论并非完美无瑕。一是他认为分工范围取决于交换能力大小的范围,这并没有科学地解释清楚分工产生的根源。二是他未区分社会分工和工场内部分工,“凡能够采用分工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便能相应的增进劳动生产力。各种行业彼此独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好处的结果”。他把这种分工只看作主观行为。
  1.2 马克思对斯密分工理论的批判和发展
  肯定了斯密对于分工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揭示,指出“斯密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把分工放在首位,并且把分工片面地(因而从经济上来说是正确的)看作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3]
  分工起源问题上重点探讨分工的客观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首卷首章将分工的客观性归结为“纯生理基础”和各公社所处的自然环境。明确指出:“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而自发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正的分工。”[4]不同氏族之间由于生产不同产品在相互接触中产生交换关系,因交换的发生,使不同氏族公社之间生产固化和产品交换的联系频繁化。这里,在交换之前已有分工,同时因产品经常性交换又导致分工进一步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分工的起源产生不完全取决于人的交换能力大小,而是取决于“纯生理基础”和氏族公社的自然条件所产生的产品生产的分工。可见,最早出现的分工是一种自然性分工。这种自然性分工产生后,与交换之间就产生了一种互动关系,即最初的分工与市场之间的互动。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自然分工基础上产生了社会性分工。
  明确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分工,即工场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社会内部的分工和工场内部的分工,尽管有许多相似点和联系,但二者不仅有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有本质的区别。……在社会生产中……使牧人、皮匠和鞋匠的独立劳动发生联系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们各自的产品都是作为商品而存在。反过来,工场手工业分工的什么呢?那就是局部工人不生产商品。变成商品的只是局部工人的共同产品。社会内部的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为媒介;工场手工业内部各局部劳动之间的联系,以不同的劳动力出卖给同一个资本家,而这个资本家把它们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来使用为媒介。工场手工业分工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社会分工则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为前提。在工场手工业中,保持比例数或比例的铁的规律使一定数量的工人从事一定的职能;而在商品生产者及其生产资料在社会不同劳动部门中的分配上,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自己杂乱无章的作用。……在工场内部的分工中预先地、有计划地起作用的规则,在社会内部的分工中只是在事后作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自然必然性起着作用,这种自然必然性可以在市场价格的晴雨表的变动中觉察出来,并克服着商品生产者的无规则的任意行动。工场手工业分工以资本家对人的绝对权威为前提,人只是资本家所占有的总机构的部分;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正如动物界中一切反对一切的战争多少是一切物种的生存条件一样。”[5]
  据此,马克思从四个方面对两种分工作出明确区别:分工的条件不同。社会分工以不同生产部门的商品交换为条件,而工场内部的分工则以不同劳动力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来使用为条件。分工的前提不同。社会分工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而工场内部分工则以生产资料集中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分工的秩序不同。在社会分工内部,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杂乱无章的作用,而在工场内部,保持特定的比例成为一定数量的工人从事一定职能的条件。分工主体之间的独立性不同。社会分工使各自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相互独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工场内部的分工则以资本家对工人的绝对权威为前提。
  2 马克思分工理论在现代的新发展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为庞大的分工体系,这种社会分工已超出马克思时代社会分工范围,但并未改变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之间的联系,未改变社会分工与市场之间的互动发展,未改变分工的客观基础,即分工的自然性。
  马克思从社会再生产的实现过程角度,把社会产业各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生产,但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三次产业的社会分工。在《资本论》中着重分析第二产业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以探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但同时他从整个社会生产的总过程中,揭示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关系,因此,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开始了从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经营领域和这些领域对社会生产的作用角度,探究了活动在商业、金融服务业以及农业领域的资本家存在的必要性与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必然性,揭示了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客观基础,探究了土地所有权与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地所有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特殊方式。这些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客观条件也是社会分工的客观基础。

  现代社会发展,社会大分工已从三次大分工演变为四次大分工(目前有争议),在传统产业基础上衍生和发展出大量现代产业,包括传统农业衍生出现代农业,传统工业衍生出现代工业,传统商业衍生出现代商业,这些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并存,同时还产生出与传统产业没有任何联系的现代型产业。以计算机为核心技术的现代产业即信息产业的出现,就属于一种全新产业。从事这一产业的人员不断增加,需要这一产业产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信息产业产品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产品的使用,或使产品生产、流通速度加快,或使加工的机械产品的精确度更高,或使办公更便捷、社会联系更方便,得到的信息量更大等。信息产业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进一步系统化,使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和信息产品相联系的相关数字化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产生了大量虚拟经济,在很多方面替代了人的劳动和管理。信息产业发展不仅带来产业革命,也带来社会很多行业及其管理的革命,大大推进了现代经济发展。科学技术革命与创新是第四次社会分工的客观基础。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以产品零部件为单位拆分形成企业之间严密配套的分工协作,这种分工经常表现为打破行业之间的界限,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发展的依赖关系进一步增强。但这种变化仅是马克思分析的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外部化的表现,没有改变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工可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基本原理。
  伴随着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和现代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核心技术进入生产过程后,大大提高了产品生产过程的可分性和可控性。制造一个大型产品需要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可以由成千上万个企业分别生产,最后由总装厂通过订单购买组装一下就可以。这种生产直接表现为企业内部分工协作的外部化,变成企业之间围绕一件产品形成的分工协作。与马克思时代不同的是,以往企业内部分工表现为一个人生产一道工序,每个生产工人只为后一道工序提供零部件或半成品,而做最后一道工序的人才生产(或组装)出完整的产品来。而现在则是把每个零部件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里,每个工人只生产一道工序,生产最后的结果变成一个工厂只专一地提供一个零部件,使企业专业化了。大部分企业变成小而专、小而特的企业,从而使产品的精密度越来越高。这种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完全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不断加剧演化的结果,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还将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延伸,使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进一步细分化、系统化。
  3 运用马克思分工理论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
  3.1 积极引导企业快速改变生产方式,跳出传统的大而全、
  小而全的生产模式,鼓励和引导企业之间搞好分工和协作
  一个社会分工程度如何,实为一个国家市场化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应在加快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产权重组的同时,加快其他生产要素的整合与重组,这是提升企业之间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作为一个地区的企业,应重点在围绕主导和优势产品上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这是一个地区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选择。每个企业只生产一两个零部件,或每个企业只完成生产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产品的总体质量和产量都会大幅度提高。
  3.2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社会分工的系统化和衔
  接性
  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就是社会分工得以扩大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包含着一个复杂体系,如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等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核应用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新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其他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等。以信息产业为例,以电子计算机的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分工就很复杂。其硬件产品可分出电子计算机工业、电子设备工业、光电子工业、信息公用事业、生物工程等,其“软件”衍生出软件教育业、信息处理业、软件工程、管理技术等;从产业集群角度划分,可形成开发、制造和出售计算机机器和计算机软件以及提供信息媒介的产业分工体系;就具体使用计算机而言,又可以形成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配的分工等。高新技术中的海洋生物工程同样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内部分工。因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就是大力发展社会分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经济的整体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快速缩小与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距离。
  3.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长产业链和服务链
  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不同,它是与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新兴产业形成而出现的各种服务,包括现代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大量金融衍生产品形成的以风险投资、证券、信托、保险等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等,这些服务于不同领域的各种服务使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此外,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服务,提升传统产业的服务质量,不仅有利于增强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而且通过延长传统产业链发展了市场分工。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而言,当前加快发展和规范市场中介行为,不断推进新市场中介组织的形成,是加快推进新的社会分工体系形成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8,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1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3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