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图片见证奥运场馆的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金中

  7年、6年、5年、4年、3年、2年、1年、300天、200天、100天、50天――,第29届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时间也似乎过的越来越快。2001年7月13日,那个狂欢的激情之夜,好像就是昨天,一转眼,奥运会真的就要到我们眼前了。几年来,作为受聘于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记录奥运工程建设的摄影师,我们十多个人经常行走在奥运工地上,见证奥运场馆的成长,欣喜社会的进步。项目的主持者:《建筑创作》杂志的金主编约我写一篇记述众摄影师拍照奥运场馆的文章,我想我不能闭门造车,要了解大家的感受,访问后的共同印象是:参与、奉献、快乐、自豪。
  
  我们这支北京奥运场馆摄影团队,共有十多个人,大多是全国摄影和专业建筑摄影领域著名的摄影家,多人多次在全国各种摄影大赛中获大奖,大多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发表数千幅作品,这是一支专业、敬业、充满创作激情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精干摄影集体。我们分工合作记录奥运工程的建设,每个人分管几个项目,于是各忙各的,真正踏踏实实坐下来谈感受的时候不多,这就是我开始写这篇文章之前必须与大家沟通的原因。答案虽在预料之内,我却感到没有白问,因为每个人的细节是不同的,大家的点点滴滴凑在一起就是这个团队的整体写照。
  刘锦标是我们这个集体中最早开始建筑摄影的。1974年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77年开始从事专业建筑摄影。丰富的经验,专业的把握、大气的表现、巧妙的视角、开阔的视野是他建筑摄影的特点。在“鸟巢”、在“水立方”,他流连忘返,说到奥运场馆拍照他说很兴奋,特别是看到一天一个变化,越来越好,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谈起20年前他为亚运场馆拍照,他说不能比了,当时的场馆体量小、数量少、技术及工艺和材料都相差甚远。拍照的条件也差很多,人手也少,一般使用黑白胶卷,只是在工程完工后才使用少量彩色胶卷。他回忆起“亚运会”时,曾像今天的“鸟巢”一样吸引人们目光的标志性建筑,即双胞胎似的奥体中心体育馆和奥体中心英东游泳馆。它是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是建筑大师马国馨的作品,今天看来它仍是非常优秀的建筑,如今它又成为奥运场馆。为延续历史脉络和满足奥运要求,它们都在保留原有主体结构和外形不变的前提下升级改造加入大量全新的内容,如巧挂吸音体解决声音延迟难题,巧用PVC膜解决泳池改造难题及防止水汽结露等的巧妙设计。在这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场馆,他感慨良多,社会进步太快了。
  王慧明是我们这个集体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1998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全国“德艺双罄”摄影家。他从不以自己声誉高、年龄大自居,照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工地跋涉,照样一丝不苟充满激情。他说能拍奥运场馆很荣幸,为奥运作贡献只有拍片,其他也帮不上忙,只能想把片子拍得更好。然而他又对自己拍的照片总不满意,他说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艺术上都还没达到最佳的效果,他觉得去的还是不够多。我们知道他说的最佳效果不只是谦虚,也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一幅杰作的诞生是由各种因素凑成的,正所谓可遇不可求,然而,搞艺术的人必须追求,否则搞艺术干什么呢?谈到辛苦,他说和那些日夜奋战的人们相比,自己太微不足道了。当然,他也提醒大家,要注意劳逸结合,要注意安全。
  
  万玉藻的特点是稳重、认真、不善言辞。谈到奥运场馆的拍摄,他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接受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把这样光荣的任务,我感到很自豪,这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工作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使我们倍加重视自己的作品。对北京工人体育场这个50年代的十大建筑,他说这不就是50年前的“鸟巢”吗,如今它被“鸟巢”抢了风头,可它在人们的心目中依然根深蒂固。此次为奥运的改造,主体结构和外形不变使他很欣慰,尊重历史才会有更光明的未来。他每次拍照都认真思考,精心创作,体会设计理念。他说每次拍照都要尽量有新意,要把自己对建筑艺术的欣赏尽量通过照片传递给大家,我快乐,也要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
  冯新力是我们这个集体中有名的对艺术“较真”的人,他曾多次参加全国的广告摄影大赛并多次获奖。搞摄影的人都知道广告摄影意味着新颖、独创、精致和无可挑剔,这也非有“较真”的精神不可。对于建筑摄影,他有一个精彩的理论,就是“建筑摄影师如同导演”。他认为,“建筑摄影师要如同导演运用各种技术、技巧、手段,方法主观地去营造一种氛围”。我们看到的是他用实际行动对建筑艺术一丝不苟的诠释。2006年8月26日凌晨零点整,国家体育场“鸟巢”钢结构工程主体桁架梁,在100多名焊工手中开始合拢。这是该工程重大结点,8月25日晚11时他赶到现场,冒险登上钢架顶部记录这一历史时刻。其敬业精神由此可见一斑。2006年9月13日开始至9月17日“鸟巢”钢结构整体卸载,我们很多人都在现场,他当然也不会放过这历史时刻。钢结构由被外力支撑的状态变成完全靠自己支撑,国家体育场真正从图纸变成现实。他不仅在现场拍照,而且认为钢结构整体卸载的说法值得商榷,他说不应该叫钢结构整体卸载,而应该叫钢结构整体卸支撑,或叫钢结构支撑架卸载,我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这毕竟是太专业的说法了,我们不敢肯定,但他那认真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傅忠庆是我们这个集体中有名的“高点王”,他说登高能有一些不同的视角,这是在下面无法看到的。他在拍建筑时,总在寻找高的视点,甚至要找不同方位的几个视点。登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要拍甲楼,可能要登乙楼或丙楼或丁楼,而这几个楼可能跟甲楼没关系,因而联系起来就颇费周折,有时甚至被推来推去几个小时都没有结果,当然也有好说话一些的,但无论如何要先作好吃闭门羹的思想准备。可以登楼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有的是工地,还没有电梯,20~30层的高楼要一层层走上去,工地比较乱还得处处小心。登上楼还不等于万事大吉,天气、光线是否合适还不一定,比如在楼下看是蓝天白云,到楼顶远望还是朦朦胧胧,有时需要等,有时可能就是白上,几十层楼白爬了。如果觉得天气还可以,有时等几个小时也是常事。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预计将来的好天气就是不来,也还是白等。有时等的时间比预计的时间长,吃喝准备不足,渴点、饿点是常有的事。他说天气好也更要注意安全,楼顶一般风很大。搞摄影的人都知道,早晚的低色温更容易出效果或说更艺术一点,为了这一点摄影人大多早出晚归,他也经常拍的很晚才下来,尤其工地的楼梯伸手不见五指,他特别提醒说一定要随身携带手电筒。
  燕雨生的显著特点是为人随和,老乐乐呵呵的,好像他就从没愁过。我们去奥运场馆拍照有专用的工作证,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有专门通

知,核证放人,然而,有的工地门卫保安变化较大,过几天再去保安换新人了,有的知道核证放人,有的不知道,就要费很大周折。特别是接近工程完工,我们的证也不认了,还要另外办出入证,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我们一般都比较急躁,因为天气不等人,心疼在门卫这儿耽误时间,我们理解奥运场馆严把安全关的重要性,但好照片都感到接近完工越来越美的时候或完工后,可拍摄机会却越来越少。他特意介绍了他进出场馆的“绝巧”。
  下面要说的王欣斌、董博、陈鹤和柳笛,他们四位是我们这个集体中最年轻的同志。先说王欣斌,他身材高大、精力充沛、总是默默无闻地踏实工作,最远的几个场馆他都包了,如: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老山自行车馆、老山山地自行车场、老山小轮车赛场等。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各种会议虽然别人也拍过几次,但绝大多数的会议都是他拍的。此外,过年、过节、双休日各级领导到奥运场馆慰问的珍贵历史画面都是由他记录下来的,甚至大年三十、“五一”、“十一”都不能休息。他每月有三周的时间在外奔波,大家知道,现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一天,一般还要用一天甚至更多的时间修片子,他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王欣斌完全可以被称为我们这个集体的“模范”。
  我跟董博联系后,他说我给你写个东西吧,于是他很快就把文章从网上给我发过来,他在网上留言说“叶老师:不好意思,这么晚才给您发,因为之前一直在修晚上活动的相片(与奥运有关,叶注),实在不好意思!”我一看发文时间是2008年5月25日凌晨3点36分,这本身就使我很感动,我再一看文章也很精彩,于是我想在下面全文抄录,他文章的题目是《用镜头为奥运倾力:奥运场馆拍摄者董博拍摄心得》全文如下:
  将近两年,我完成了奥运场馆的拍摄任务。回想一下,如果仅把它当成一个任务,觉得太片面,如果把它当成一次经历,又觉得缺乏感情。就把它当成一种感动吧,为了摄影,为了奥运,为了祖国……。忆当初,金主编把拍摄明细给我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很兴奋、很踌躇满志、很热血沸腾,因为在国外求学时,看到当地人用镜头记录本国的奥运场馆时,流露出的幸福之情使我心生羡慕。如今,北京奥运会的场馆拍摄团队也有我身在其中,我要用自己的镜头把这些富有使命、意义深远的建筑记录下来,对我来说,真的很珍贵、很美妙,很感动!
  
  
  
  从破土动工到改造改建最后到落成使用,每一个瞬间不仅仅存储在了记忆卡里,也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虽然当中也会有困难,也会有挑战,但我都完成了。仿佛有一种力量支撑着我,因为我拍摄的建筑都是奥运场馆,我是在为中国第一次主办的奥运会倾注自己的力量。记得在媒体村,我站在半封闭的电梯上,每一阵风似乎都能把我从21层楼的高度吹回地面,可我还是坚持完成了拍摄,虽然事后有些害怕,但是当时的我只是想把媒体村拍得更美丽、更完美。胆量源于使命,坚强来自责任。在背后支持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我希望我的照片可以让别人知道,北京奥运会的硬件设施完全不输于任何国家举办的任何一届奥运盛会。
  如上所述,在这些小伙子中还有柳笛和陈鹤,他们也不畏艰苦,很能干。与王欣斌、董博一样,他们都是“80后”,我们有些人总觉得“80后”是在蜜罐里长大,娇生惯养、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负不起社会的责任,这次他们可看走眼了吧?
  张影是这个团队中的“档案员”,也是团队中唯一的女性,几年来她不仅完成了全部图片的档案整理及细节处理,还承担着所有挑片的任务。作为美术编辑已先后为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编辑、制作了《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图片录(2006年度)》和《决战2007――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图片录》两本资料集。
  以上将各位最突出的特点作了介绍,其实每个人的言行都具有普遍性,比如,承接这次拍摄任务,在大家看来是为国家做贡献,为奥运做贡献,因而竭尽全力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还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我们拍照的奥运场馆大多在四,五环左右,路途较远,路上耗时较多,天一亮就出发一直拍到天黑是常有的事。一些大的奥运场馆通常占地面积较大,有的场馆东一个,西一个,这样走来走去,上上下下,一天走几里、几十里是很平常的事。当我问大家累不累时,大多说没什么,沉一下才说确实有点累,而在我问这问题之前,没有一个人先抱怨说累,这就是我们的集体,为了国家的振兴,为了自己的理想任劳任怨。将来的奥运场馆都是繁华之地,可建设中的场馆大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们又不好意思麻烦建设单位,吃喝很不方便,有时想买点水都买不到。燕雨生说,早晨出发前从冰箱里拿出来冻好的水,到下午全热了。
  说了半天,大家说你干什么去了?我当然也不甘落后,努力把几十年的艺术积累都倾注在奥运工程的拍摄中。我拍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有680ha,这样说大家可能没概念,颐和园是20Gha,它比颐和园大一倍还多。仅公路就有20km,我不敢说全走了,但包括有路的和没路的,绝大部分都走过了。奥运村也不小,共有两个小区,东西长900m,每次拍照都相当于走几个来回。国家会议中心小一些,总建筑面积27万m2,这样说大家可能不知道多大,一比就清楚了,人民大会堂总建筑面积是17万m2。
  每当我们走在奥运工地上,自豪感油然而生,首先是因为我们祖国一天天强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奥运场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而我们现在就走在奥运工地上。其次是因为我们有幸能见证一个个雄伟壮丽的奥运场馆一天天成长,从一个个地基到亭亭玉立,一天一个惊喜,一天比一天坚定信心,“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不再只是理念,它是我们天天见证的现实。
  事实上,我的这篇采访稿并不全面,我尤其还应提到何慷民老师及《建筑创作》杂志社的杨超英老师,他们的创作虽未与我们在一起,但他们同样用相机记载下北京奥运建筑的成长与精彩。我想,无论我们大家三,四年的数以万计的图片质量怎样,金磊主编说,今天我们无愧地说我们为北京奥运做了一份贡献,至少我们的图片为北京奥运建筑梳理起一个完整的“工程实录”,实在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收藏”。
  作者:叶金中,《建筑创作》杂志社 特约摄影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0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