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平衡之美:石叠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英国多塞特郡(D0rSef)有一处美丽的淘滩,乱石遍布,这里居住着号称英国最古怪的艺术家安德林・格雷(Adrian Gray)。他有一项诡异的绝活――堆石头。他堆出来的石头作品,让人屏息静气,叹为观止。
  在这些照片中,两块大石块相互叠加,看上去好像悬在空中,似乎不可能不掉下来。你会觉得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在支撑着它?否则就一定是物理定律不再适用了。但这些照片都是千真万确的:没有支撑杆,没有特殊磁场,没有电脑特技。他使用的唯一胶合剂就是地球的重力。格雷细心揣摩每一块岩石的重心位置,并小心翼翼地进行垒放。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极大的耐心。想更具体地了解格雷的作品,只要想象―下将一个衣柜只用它的一个脚竖立起来,然后再放在一块大石块的上面,想想这需要多少技巧和耐心。
  格雷“石块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简单的美。他说:“我的作品不需要复杂的解构讨论,也不需要很多费力的解释。它们就是那样子而已。人们看着它,便能体会到它蕴含的美感。你不需要在参观前先阅读一本小册子好让你知道自己到底看的是什么。”
  
  立法者的法理学
  
  法理学是对法的基本问题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法律技艺的衡量和琢磨上,如果法理学主动从现代政治问题领域中退出,就势必会大大限制法理学的思维空问,使得法理学成为概念游戏的囚徒。
  强世功所谓的“立法者”不是现代立法意义上的法律制定者,而是指古典意义上的创建政体的立国者或者立法者,说到底就是国家政治的设计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立法者的法理学也就是关于国家的法律观和治理技术的学问,是宏大叙事的法理学,是“法律人政治家”的哲学。
  在整个现代性规划中,就一国国内而言,法律所扮演的角色大抵就是强世功所说的那样。当然,要除去那些传承着宗教法律合一传统的国家(这些法律体系对实证主义法学提供了―个对照物)――用法律来驯服政治,但是在国际层面,或者更为精确的吐界层面和全球层面,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纽伦堡审判的意义并没有穷尽。在这个世界的治理越来越技术化、程序化的时候,法律可能需要反对去政治化才能实现国际层面的驯服政治,甚至是要超出这一点的作,用。
  
  信息乌托邦
  
  稍微引用―下季卫东教授在中文版序中的话:“……你可以发现,在电脑空间俨然存在一片全民参与的社会公共领域,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和退出……公民们可以充分实现信息聚合,对既有的提案不断进行编辑、论证、修改以及补充。”
  的确,按照现在的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一个信息高度分享、众人高效发表意见和参与决策的世界,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这个世界里,个人可以完美地聚合与利用无远弗届的分散信息,实现全民参与的民主决议。问题是,信息的充足和选择的丰富并不必然意味着有价值的知识,也会给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上带来超负荷的疲惫和失措。因为信自不仅是可以加工的,还是可以编造的,因此不要过分相信信息的真实性。
  当然信息的可靠性来源于理性,有了这些,信息就不会真的消失,而是真实存在的,因此我们不得不小心一些人的用意,以免落入其他人的圈套。这时候,信息乌托丰这样―个邦国不仅是可怕的,还是可敬的,因此不要抱有偏见,尤其是对待那些真实的信息,
  
  扫起落叶好过冬
  
  林达是个转述故事的能手而且不乏耐心。有人肯耐心地讲故事,这比看写简明短文的作者们更让人钦佩。但耐心的故事需要有耐心的听众,民主、法制、民权都是严肃的东西,选择阅读林达所转述的这些历史故事,就不能不耐心。这本书从美国历史说起,谈及美国立法、司法,后面的一小部分则夹杂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故事和个人读书与经历的感想。读起来甚是跌宕起伏,和林达以前的书―样,适合无聊的时候消遣,更适合给初涉门径的人启蒙。
  在《扫起落叶好过冬》中,美国就是一个伊甸园,虽并不完美,但有开国领袖们“创造历史”的伟大追求。从华盛顿、杰斐逊,到南北战争的林肯和李将军,是这些道德高尚的人物,架构了美国的制度框架。但社会上产生的新问题,屡屡玷污了伊甸园的纯洁。但他从未向我们分析,美国社会之所以如此,究竞是为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制度而不是那样的规则?
  原则与价值观绝非天赐,对于后进国家来说,学美国,并非照搬美国的条文,而是通过美国社会发展的脉络,来为自己的加快发展寻找出路。
  
  规训与惩罚
  
  监狱的诞生不是某些人在某一时代心血来潮的产物,它经由学者、司法改革者充分肯定,并蕴含了深刻的权力规训意图,即它是权力的天然选择。
  这本书的副题是监狱的诞生,但是,本书的视野却不局限于监狱,而是以回溯的姿态考察了刑罚的系谱。我们顺着作者“考古”的足迹一路走来,中世纪末和“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古典时期人道主义改革者的梦想;体现现代规训权力技术的监狱和规范化监督,这一幕幕图景折射出刑罚变迁的历史。在这一脉络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影子。而事实上,伴随我们一生的各种档案资料难道不是“永不结束的卷宗的裁决”,没完没了的阶段性考察评估;难道不是“永无终止的审判”,繁琐具体的纪律、规则、条框,难道不是“与冷酷好奇的检查交织在一起的精心计算的宽大刑罚”,从不止歇的被排列名次的彼此竞争;难道不是“根据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测量差距又竭力促成无限逼近该规范的运动程序”?评判与记录我们的人无论是家长、教师、医生,不正是履行监视与登记职能的“法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95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