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低碳物流发展制约因素与实现路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刚

  摘要:物流业是能源消耗大和温室气体排放较多的产业,物流业的低碳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约低碳物流发展的因素。以政策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3个层面为基础,分析了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低碳物流;制约因素;路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045-02
  物流业是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降低物流业的能耗,能够有力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将从“节能减排”进入“节能减碳”的新阶段,把握低碳经济的战略内涵,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发展低碳物流的途径和措施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对现代物流业本身和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较为粗放,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物流成本较高。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企业参与低碳物流意愿较低。我国物流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占大多数,企业缺乏低碳意识,参与低碳发展的意愿不高,更不愿意承担因此带来的额外成本。(2)物流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我国传统物流行业的进入门槛很低,只要买上几辆车就可以成立一个物流公司,因此,物流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个体货运车辆。这些车辆管理不规范,严重超载,超标排放,大大加剧了环境负担。(3)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快。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且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和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以致严重影响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4)技术水平较低。我国现有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明显滞后,且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也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还存在技术、设备、信息标准的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是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上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5)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物流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瓶颈。从整体上说,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其素质还比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也相对滞后;物流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手段落后都严重制约了低碳物流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低碳物流发展路径分析
  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物流本身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碳排放的大户,低碳经济需要现代物流支撑。低碳经济实现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改变能源使用结构,二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物流业主要是通过使用各种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手段实现低碳。低碳物流应主要通过政策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3个层面来实现。
  (一)政策层面
  政策层面发展低碳物流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一种补偿机制以及有效的激励政策,使物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向低碳化方向发展。首先,针对物流系统的资源能源消耗、各种污染、交通拥挤等负的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碳排放税和碳排放交易对物流企业进行减排控制。其次,政府应对积极参与低碳发展的物流企业给予财政补贴,补贴的方式包括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收补贴、贷款优惠政策、对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设备实行加速折旧等。第三,完善低碳物流的发展的政策保障。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低碳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第四,政府在产业发展规划中应加强对低碳物流发展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同时应建立和完善符合低碳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
  (二)行业层面
  行业层面发展低碳物流的方式主要是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通过低碳物流的认证和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来推动低碳物流的发展。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欧洲货代组织(FFE)通过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相应的低碳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欧洲低碳物流的发展。应充分发挥中国物流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等非政府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继续在低碳物流理念推广、低碳物流企业认证、低碳物流标准化、物流行业地毯发展规划、对外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低碳物流的发展。
  (三)企业层面
  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与其他产业高度相关的行业,物流业也必须增强低碳发展意识,使物流活动的焦点、外延、组织和技术具有低碳性。通过发展矩阵型、团队型、联盟型、虚拟型与网络化等跨组织物流模式,突破原有物流组织的有形边界,通过整合各成员的资源、技术、顾客市场机会等,依靠统一、协调的物流运作,提高供应链物流组织效率。物流企业应该意识到“碳排放”因素会越来越重要,至少在现阶段的投资决策中不应该忽视“低碳”因素的加入。物流企业应将低碳发展能力作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物流服务向着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和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等企业物流、三方物流、物流装备企业三方面来实现低碳物流。
  三、我国低碳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一)大力发展铁路货物运输
  铁路运输是各种运输方式中最节能、最低碳的。从能源效率、投资效益、承担的运输负荷和运输效率看,铁路都远远高于其他方式。以货运而论,铁路、公路、民航完成的单位货运周转量的外部成本之比为1:4.6:10.8。铁路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安全性能、经济高效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加大铁路运输比重,能够有效降低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我国是资源短缺、环境压力较大的国家。受铁路发展滞后和运能限制的影响,一些国家重大战略物资的跨区域运输不得不转由其他运输方式承担,甚至出现了以石油等高端能源消耗为代价,通过公路长距离运输煤炭等低端能源、矿产资源及其他大宗物资的不协调现象,更加剧了石油资源的供求紧张状况。缓解能源供求矛盾,减少环境污染,对发展环保节能的运输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尽快加强铁路货运能力。应通过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列车运行速度、提高信息化水平等途径,促进铁路运输发展,挖掘其节能降耗的巨大潜力。   (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结构
  发展现代物流的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能提高物流产业的整体水平,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物流基础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运输线路的交汇中心与节点以及理货终端构成。因此,一是要整合物流运力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增量资源浪费。二是推行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通过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或者多个物流企业共同使用某一物流设施或设备,其实质是物流资源的共享。共同配送是解决我国物流配送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等问题的较好方案,实现共同配送,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减少社会车流总量,改善交通运输状况,进而推动低碳物流的发展。
  (三)推进低碳物流技术创新
  当前,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耗用能源的大户,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交通运输业的能耗占国家总能耗的30%左右。而石油又是交通运输耗用的主要能源,其比重高达90%以上。高消耗必然带来高排放和高污染。推进低碳物流技术创新主要是鼓励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例如提高海陆空交通运输工具的能源效率和控制排放技术。技术层面是最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据专家分析,我国的交通运输工具的综合能源利用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这方面国家正在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创新、鼓励推广,同时也在投入资金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节能减排主要指标为:与2005年相比,到2010年和2020年,营运货车单位运输量能耗分别下降5%和16%,营运船舶单位运输量能耗分别下降lO%和20%,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分别下降5%和10%。物流是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的主要领域,应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支持。
  (四)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也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前提。国际气候组织认为通过信息化发展智能物流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柱。现代物流的核心理念是用信息技术整合对顾客、经销商、运输商、生产商、物流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管理,让物的流动具有最佳目的性和经济性,从而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水平,使每个物流节点都相互联系,从而结成一个物流网,每个节点上的物资都按照区域、属性和服务对象在不同方向得到集成,按照顾客要求,准时运送到相应的物流节点,在集成和配送过程中实现最大的经济性。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应进一步摸清物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大力推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搭建跨地区、跨行业的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物流信息共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098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