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集团整体视角下财务公司风险偏好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知博 洪振挺 于楠

  摘要: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经济资本管理领域中的风险偏好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分析财务公司实施风险偏好管理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财务公司在利益相关者诉求、集团流动性担保、行业分布、监管机构要求四个方面与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诉求的差异,阐述了财务公司风险偏好框架体系构建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风险偏好定位、风险容忍度指标选取、传导过程规划、贯彻执行五个重点环节,并简要介绍了财务公司风险偏好框架体系的价值创造、绩效衡量、风险文化建设载体三个基本功能。
  关键词:风险偏好;经济资本管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1.078
  一、前 言
  《巴塞尔协议III》的颁布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2〕第1号)的实行使经济资本管理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在经济资本管理包含的经济资本计量、经济资本配置和基于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三大部分中,风险偏好的确定作为经济资本计量的必要条件,而后者是经济资本配置和绩效评估的前提,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1],主要履行的是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职能。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同隶属于中国银监会监管,遵照《巴塞尔协议III》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相近的业务模式、组织形式、监管要求决定相近的风险管理模式。同样地,也决定了风险偏好在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模式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相对于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的功能定位、公司的治理结构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其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在出发点、构建环节和功效的差异,导致财务公司的风险偏好管理不能完全照搬商业银行的现有模式。有鉴于此,本文将参照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管理过程,通过比较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的一些细微差异,开展针对财务公司的风险偏好管理问题的一些研究。
  二、风险偏好的内涵
  本部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财务公司风险偏好的概念和必要性
  风险偏好是财务公司对待风险的基本态度,即愿意承担的风险的种类、数量、方式、对新风险的看法,以及为提高一个数量的利润愿意承担多少风险等。实施风险偏好管理的必要性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公司治理角度
  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是股东。风险偏好是股东对其风险容忍和盈利期望的看法通过董事会向管理层传达的主要载体。管理层从既定、统一的风险偏好出发,制定和执行具体的经营策略。盈利和风险是经营目标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因此,风险偏好也可以看作是股东对经营层的经营利润目标要求的不可分割的共同要求。
  2.监管要求角度
  国际国内对于商业银行,以及包括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监管呈现日趋严格的形势。由于《巴塞尔协议III》、《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实行,财务公司面临的资本约束更加严格。监管的严格与利率市场化改革下利差的减小相伴随,对财务公司的资本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公司必须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在高资本使用效率的业务中来,获得在风险可控情况下的最大化收益。要实现上述目标,建立一个基于风险量化和经济资本管理的一个自上而下的风险战略贯彻与传导机制是必要条件,而明确的风险偏好、与风险偏好匹配的风险偏好管理框架则是前提。
  3.行业实践角度
  国际方面,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澳新银行等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将风险偏好的管理上升到风险策略管理的高度,甚至视为风险管理的最高准则,依据风险偏好设计其风险治理架构,并在年报中向投资者披露。在汇丰银行的风险偏好体系中,董事会的职责被定义为“根据集团风险委员会的建议审批风险偏好”,高管层的职责被定义为“审视风险偏好的执行情况”,从而保证了其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制定能够与风险偏好具有一致性。国内方面,中国银行已经采用风险策略管理的方式,将风险偏好作为全行风险治理的逻辑起点,贯彻于风险管理的始终。可见,国际国内的大型商业银行均将风险偏好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并为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二)风险偏好研究文献综述
  目前,对于风险偏好的研究在国内外学者中主要侧重于两个方向。
  1.从风险治理顶层设计出发,研究风险偏好如何形成并贯彻至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执行过程中,从而引领价值的实现
  艾迪・伍德[2]指出,商业银行应该实现明确的风险偏好,借以统一董事会与管理层在制定、贯彻公司战略时的风险管理观念。欧阳正仲[3]比较了国内外先进银行风险偏好的管理模式,总结了风险偏好与商业银行管理策略的关系,指出对于风险偏好认识的演进是商业银行管理策略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武剑[4]认为,风险偏好与风险容忍度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战略工具,两者分别从定性、定量两个层面指导商业银行风险战略的执行。黄志凌[5]提出,风险偏好是股东意志的重要载体,是确保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能够充分反映股东的风险承担能力和盈利要求的必要条件,也将作为股东考核评价管理层业绩的重要指标。张守川、任宇宁、邓庭[6]将风险偏好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策略管理的前提条件之一,从实践角度研究了风险偏好指标的设定方法,认为自上而下的分解执行过程和自下而上的反馈过程相结合所形成一个闭环式风险偏好传导流程,体现了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过程。
  2.将风险偏好与经济资本管理相结合,研究风险偏好在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冯燮刚、杨文华[7]建立了以风险资本为核心的RAROC(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经营管理框架,指出风险偏好是商业银行确定RAROC的重要指标之一,风险偏好与RAROC的结合,能够保证商业银行高效使用资本资源,进而保证银行市值的稳定持续增加。于蓉[8]认为,风险偏好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的核心,商业银行应该建立清晰明确的风险偏好,并与之匹配可量化的风险容忍度体系,由此配置经济资本,进而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基本框架。   四、财务公司风险偏好框架体系的构建
  不同的风险偏好要求业务发展战略遵循不同的路径,也是公司价值导向和业务取舍的体现,因此财务公司风险偏好框架体系的构建需要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重点在于使股东形成对公司的明确定位和风险观,并以董事会、经理层的制度固定下来。当然,上述制度文件必须精确定位风险偏好、明确风险偏好容忍度指标体系与每个指标的门限值,还要规划好风险偏好在公司各层级、各业务条线、前中后台之间的传导路线,并在实际中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
  (一)利益相关者分析
  Freeman[11]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按照所拥有的资源差异,将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完善的风险治理架构是风险偏好框架体系能够有效构建、传导和执行的前提。在设计之初,需要针对股东、监管机构、债权人、外部评级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在利益诉求、风险关注因素两个维度进行利益相关性分析。目的在于明确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并加以平衡,为定位风险偏好奠定基础。
  1.从股东方考虑
  将首先需要在收益分类策略上进行平衡,若股东(主要指企业集团)定位于司库型财务公司,则其收益分配策略应偏向于资本积累,财务公司的利润将更多的转化为资本,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保证全集团的资金安全;若股东定位于投融资型财务公司,则财务公司的收益分配策略应偏向于分红,为集团公司补充外部资金,但财务公司自身的资本补充能力将受到影响,在资产规模增加的同时资本充足率将会下降,从而降低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2.从存款人,即成员单位方考虑
  图2显示了近年来财务公司的资金集中度分布情况。由于财务公司资金集中度普遍较低,各成员单位在进行资金管理时,会将资金在本地的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之间进行衡量。一般情况下,相对于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在产品的多样性以及客户的服务能力方面较弱。因此,作为存款人的成员单位往往向财务公司要求一个更高的收益比率。
  图2 财务公司资金集中度分布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财务公司协会。3.从监管机构方考虑
  财务公司隶属于银监会监管,服从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监管机构偏向对于财务公司资金的投向、贷款的管理流程以及信息科技系统的监管,趋势是扶植财务公司更好地为所在集团的实业服务,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途径。因此,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组织形式,监管机构更加侧重财务公司履行传统、基于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4.从外部评级机构方考虑
  存在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方面,对于司库类财务公司,实际上是利用了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形式,通过信贷、理财等手段对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乃至整个企业集团进行信用评级的维护和管理;另一方面,财务公司自身的信用评级是发行金融债、开展拆借等投融资业务的基础,这对于投融资类财务公司尤其重要。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在制定财务公司风险偏好时,外部评级机构的意愿也是必须分析与考量的重点。
  当然,在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时,一些宏观背景,如经济环境、企业集团所在产业的发展形势等也是需要考量的内容。
  (二)风险偏好定位
  在分析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风险关注因素后,财务公司应该进行风险偏好的定位。风险偏好定位是指公司整体战略的“保守”、“审慎”或“激进”程度。财务公司应首先进行定性的风险和收益判断,找到所期望的位置。当然,保守的风险偏好带来稳定偏低的回报,激进的风险偏好在获得较高的收益可能性的同时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敞口。
  定位风险偏好的方向后,财务公司董事会需要确定风险偏好陈述,作为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将成为公司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风险偏好陈述是对于风险观的简短而清晰的概括性表述。在确定风险偏好陈述的过程中,财务公司需要全面梳理各业务条线的经营成本和收益,量化所承担的风险,基于资本、风险和收益的制约关系寻求均衡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保证风险偏好管理的价值创造功能。
  财务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风险偏好定位和风险偏好陈述,数量化的决定其盈利所能够承受的经营安全水平,即公司经营活动的整体违约概率,或者说,是财务公司因各类风险最终导致成员单位进行挤兑的概率,通常用一个百分比数字表现。参照商业银行的一般做法,财务公司的整体违约概率的选取区间应在{95%,99.99%]之间。
  确定区间时,一个较为通用简便的方式是按照外部评级公司的信用评级与违约概率的对应关系,首先确定财务公司想要维持的信用评级,从而确定其违约概率区间。表2显示了标准普尔、穆迪两家公司在不同信用评级下的违约概率和置信水平。例如,标普的BB、BBB 级,其估计违约概率在{0.30%,0.81%],置信水平在{99.19%,99.70%]。一般地,商业银行的风险容忍度选取大多在99%以上,大致相当于标普的 BB 或穆迪的Ba1/Ba2 以上信用级别。财务公司应以本级别为标尺,按照所在地规模相当的商业银行评级,以及所在企业集团的信用评级进行适当调整。
  董事会确定风险偏好后,比如承受100年一遇的经济波动,财务公司的管理层就必须保证其资产组合的价值波动在99%的可能性下面临的非预期损失,即风险资本不能超过股东投入的资本,否则就无法保证在遭遇100年一遇的经济波动时保障公司的持续经营。
  (三)选取风险容忍度指标
  仅仅确定风险偏好的定位是不足够的,财务公司仍然需要确定风险偏好的表达指标,即风险容忍度指标。风险容忍度指标用一系列的分解指标所形成的指标体系对风险偏好陈述进行更加全面的表达,涵盖所有风险类别。欧阳正仲[3]归纳了一些确定风险容忍度指标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期望的外部信用评级、时间长度、最大可接受的损失、损失的波动性、公司的经营战略、收益分配政策等。本文将上述指标进行如下归类,当然,财务公司在确定风险容忍度指标时,应统筹考虑各类指标的合理分布。   1.合规性指标
  该类指标主要是监管部门对财务公司的监管性指标,是必须且应有能力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等指标,如资本充足率等。
  2.预期性指标
  该类指标是财务公司根据自身经营状况提出的,能在短期内实现的高于合规性指标的预期指标,如准备金充足度等。预期性指标基本可以借用合规性的指标体系,但应对各指标限值要求有所提高。
  3.远景性指标
  该类指标既要反映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内监管部门的监管预期,更主要的是要反映财务公司未来经营与风险管理的战略方向。如目标资本覆盖率,表示经济资本大于全部非预期损失的概率或置信度,是一个高度综合的定量指标,反映出公司整体的风险偏好水平,在风险容忍度指标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应该指出的是,风险容忍度指标在确定后,还应设定其在公司统一风险偏好下的门限值,门限值必须好于监管部门要求的红线值。如资本充足率必须满足高于10%的标准,流动比率必须满足高于25%的标准。
  (四)规划传导过程
  选取风险容忍度指标后,需要为其在公司运营中的传导进行整体规划,将上述指标进一步分解为更加详细的阶段性业务目标,利用公司政策、制度与相关技术工具,传导至各业务条线及职能部门,部署到每项具体业务中。当然,风险偏好的传导并不是单向的,应该既包括自上而下的传导,也包括自下而上的反馈,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一般而言,风险偏好通过至少以下五个环节的传导过程,将财务公司的战略指令下达到业务前线,有机融合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
  1.风险政策和制度的制定
  财务公司各部门在明确风险偏好传导具体要求的基础上,按照授权的职责范围拟定具体政策和制度进行落实。各业务条线按照上述政策和制度,拟定操作标准和细则,严格执行,搭建起一套完整的风险偏好传导渠道。
  2.执行和反馈
  在执行过程中,各业务条线的风险管理及审核人员,在严格执行公司风险政策、制度和操作准则的基础上,应向直属条线或上级管理者就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形成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通道,保证消息传递的及时性。
  3.实时监测与评估
  风险管理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要及时分析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敞口及结构,评估风险偏好在公司传导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公司的既定目标,及时发现偏离并分析原因,提报公司管理层做出相应的矫正和整改。特别地,公司的风险管理部门应至少以年为单位,对公司的风险偏好执行和传导情况进行验证。
  4.定期稽核与审计
  财务公司的稽核、审计及外部审计机构应定期对风险偏好的传导落实情况进行稽核与审计,查找风险偏好设置和传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独立客观地提出评价及建议。
  5.持续调整与改进
  财务公司按照业务的实际发展情况,外部经济、政策、市场环境,企业集团对其定位的调整,结合一段时期内风险偏好在传导过程获得的反馈信息,及内部稽核审计部门或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结论,返回风险政策、制度的制定环节,进行调整和改进,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由管理层对风险偏好进行动态调整和改进。
  (五)贯彻执行风险管理战略
  上述环节实际上是在风险偏好制订中的事前规划,但核心还是在于严格的贯彻执行。财务公司应将赢利目标与风险偏好视为公司战略的一体两面,统筹安排,规划整体资源。实际执行过程中,应该采用分层且权责明确的执行体系。公司董事会审议决定的风险偏好及风险容忍度指标体系,由公司管理层按照不同的业务、职能条线的经营计划与风险偏好指标阈值进行落实,实现有限的资源在不同的业务单元中的合理分配。
  五、财务公司风险偏好框架体系的功效
  风险偏好是战略决策的重要工具。一个设计完善、执行良好的风险偏好体系至少能够为财务公司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功效。
  (一)价值创造
  在确定风险偏好后,财务公司需要计算各业务、各职能所需要的经济资本,并按照价值创造能力进行排序,选择更能创造价值的业务组合和职能管理模式,将稀缺的资本进行配置,推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业务结构的优化,实现在可承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效益最大化,促进风险管理为公司发展创造价值。
  借鉴冯燮刚、杨文化(2005)[7],以及黄宪、马理、代军勋(2005)[13]的模型,可以简要的归纳上述过程,更加清晰地反映出风险偏好与经济资本分配间的关系。假设股东的资本投入量为Cm,要求的回报率为Pm,财务公司的总资产为A,各业务组合的权重比率为{b1,b2,…,bn},对应的业务收益率(业务收益率=经营收入-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为{p1,p2,…,pn},对应的风险资本收益率(风险资本收益率=该业务占用的风险资本/业务规模)为{c1(s),c2(s),…,cn(s)},其中,S为风险容忍度,即按照风险偏好确定的非预期损失的置信区间(风险容忍度=1-置信度)。在股东的资本投入量为Cm,风险容忍度S已知且确定的情况下,联立式(1)、(2)、(3),求解资产规模A的最优解,并得到A最优解下的相应的风险回报率Pm,完成风险资本的分配{b1×c1(s),b2×c2(s),…,bn×cn(s)}。
  A×[b1×c1(s)+b2×c2(s)+…+bn×cn(s)]≤cm
  (1)
  A×(b1×p1+b2×p2+…+bn×pn)≥cm×pm
  (2)
  b1+b2+…+bn=1
  (3)
  (二)绩效衡量
  财务公司的风险偏好首先体现的是股东对资金管理的统筹考量,其次作为风险治理的顶端,与资本规划和预算编制紧密相关,共同形成公司整体战略。财务公司通过风险偏好平衡风险、资本和收益,保证公司风险管理的战略性,确保公司业绩实现中长期的持续增长。因此,财务公司的风险偏好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两个层面均构成了公司绩效衡量的重要因素。   从企业集团角度看。不同定位的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整体统筹下要求发挥功能的不同,将体现在财务公司风险偏好上,且一脉相承地体现在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绩效考评体系设计上。例如,企业集团对司库型财务公司的考核将更加偏向稳健的风险偏好,侧重于资产的保值、资金利用效率提高等方面;而对投融资型财务公司的考核指标则更加偏向激进的风险偏好,侧重资产的增值、绝对收益等方面。
  从财务公司自身角度看。将风险偏好与资本分配、财务评价指标通过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可以体现以风险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理念,强调资本的成本,有效避免过于注重利润绝对值这一传统绩效考核的缺陷,而将考核方向集中在有限经济资本的高效率资源配置,实现在可承受风险水平下的收益最大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议至少同时使用EVA(经济增加值)和RAROC(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两个指标,分别从绝对、相对两个方面统筹考虑经机会成本、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特别是将RAROC纳入对财务公司的绩效考评,有机统一财务公司最求利润和控制风险的矛盾,有利于管理层全面权衡风险和收益,做出符合公司长远利益的决策。
  (三)风险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风险偏好贯穿了宏观层面的战略决策和风险治理,中观层面的行业投向和组合管理,以及微观层面的贷款定价和客户选择,覆盖财务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是风险文化建设的优良载体。将风险文化建设与风险偏好框架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贯穿于风险偏好体系建设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制度规范修订、风险计量模型及IT数据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风险文化的宣传和融入。
  注释:
  ①按照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公布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2013年度行业统计数据》,2013年登记注册的174家财务公司中,按照所有制形式划分,中央、地方国有企业下属财务公司共计151家,占比86.78%。
  参考文献:
  [1] 杨圣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1-3.
  [2] [英]艾迪・凯德.银行风险管理[M].王松琦,张云峰,等,译.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32-34.
  [3] 欧阳正仲.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初探[J].海南金融,2007(3):16-20.
  [4] 武剑.论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管理[J].新金融,2008(5):47-49.
  [5] 黄志凌.论风险偏好与银行的科学发展[J].财贸经济,2009(4): 59-65.
  [6] 张守川,任宇宁,邓庭.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设置与传导――基于巴塞尔协议视角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1):72-78.
  [7] 冯燮刚,杨文化.风险、风险资本与风险偏好[J].国际金融研究,2005(2):23-29.
  [8] 于蓉.论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于风险容忍度管理[J].海南金融,2011(5):6-31.
  [9] Allen,F.,and D.Gale.Limited Market Participation and Volatility of Asset Pric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 933-955.
  [10] Allen,F.,and D.Gale.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M].Cambridge,MA:MIT Press,2000:57-70.
  [11] Freeman,R.Edward.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 Pitman,1984:9-13.
  [12] 韩翔,阎衍.信用迁移理论与借款企业信用等级迁移研究[J/OL].[2005-06-10].http://www.ccxi.com.cn/pdfccxiyi/200511.pdf.
  [13] 黄宪,马理,代军勋.资本充足率监管下银行信贷风险偏好与选择分析[J].金融研究,2005(7):95-103.
  (编辑:周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622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