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梦琪

  【摘要】商业银行在供给侧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银行业“营改增”的创新实施下,其发展战略和体制机制等也面临变革转型的压力。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商业银行 实体经济 发展战略
  一、引言
  纵观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之路,2002年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步骤稳步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则成为中国银行业举足轻重的力量。各商业银行具体运行效率指标见表1。围绕普惠金融,重点关注“三农”、中小微企业、保障性安军工程不断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如表2)。
  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原因
  (一)“三期叠加”提出整体要求
  (二)实体经济提供根本动力
  商业银行业务作为金融中心业务,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实体经济的根本需求;而实体经济发展形成的巨大融资需求强烈依赖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将推动其进一步转型和发展。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是商业银行提供信贷支持的现实依据,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客观上,我国各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日趋紧张,为此其提高借贷门槛,挤压对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主观上,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发展不成熟,资产有限,抵押手段缺乏,风险控制措施不足等,使得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
  (三)营改增存在潜在影响
  “营改增”将企业承担的部分税负转向最终消费者,企业客户则可以借此降低融资成本,扩大盈利空间,增强竞争力,间接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体经济经营难、融资难的问题,帮助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对商业银行而言,“营改增”能否真正降低银行业本身和实体经济的税负,关键还要进行妥善的制度设计。此次改革增加了银行的税负压力,盈利空间进一步受挤压;再加上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面临的转型攻坚压力,商业银行将承担更加严重的税负,盈利能力也将受到冲击。
  三、实证研究及分析
  (一)变量说明
  关于实体经济的定义与衡量,本文将在涵盖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在内的GDP或其相关指数此基础上拓展分析指标,并加以价格指数(包括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6个代表性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来分别进行研究。本文7个解释变量和6个被解释变量将选取2010-2016年各个季度的数据,具体定义见表3。
  (二)线性模型检验结果
  四、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转型
  (一)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存在“唇齿相依”的关系,因此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导作用,主动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实体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创新适时完善信贷机制,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
  (二)加快信贷和服务模式创新
  在供给侧改革和“营改增”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加快信贷方式转型和服务模式创新,创新开展中间业务和多元拓展表内外业务;同时避免“脱实向虚”,防范金融风险。商业银行要创新推进战略转型,完善体制机制,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等带来的挤压,实现服务实体经济和扩大盈利空间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强.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1.1.
  [2]刘鹏.中国商业银行变革与转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 社,2014.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796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