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案例教学:方法的规范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案例的整体设计、案例的选择、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以及结论归纳几方面出发,对案例教学研究过程的规范方法予以探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 案例选择 数据
  
  案例教学(Case Method)自19世纪70年代创立以来,现已盛行于法学、医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学科的教学环节当中。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广义实证研究方法,其直接目的是提供有关研究问题或假设的数据库,从而建立或者验证理论。它秉承“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以个案形式对具体情景进行描述,并引导学生对该个案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了解相关理论在各种现实情境中的适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其特有的“干中学”特征而被广为推崇。所谓“干中学”,即是通过案例教学,改变传统上倚重教师灌输式讲述、学生被动式学习的学习状态,强调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换位,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案例,体会案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目前,在金融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也有案例研究课程,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遇到许多问题,致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例如所选案例体现的研究主题与中国经济环境关联度不强,学生驾驭案例能力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致使相关课程由于选课人数过少而难以开设,等等。通过研究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其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就是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的欠缺。如何规范案例研究方法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案例的整体设计、案例的选择、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结论归纳几方面出发,对案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规范方法予以探讨。
  一、案例的整体设计
  在案例研究的设计过程中,其重点在于定义研究问题的内容和方法,即“是什么”和“怎么做”。首先要明确研究问题,这是案例展开的关键步骤。只有明确研究问题,我们才能对案例选取、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等相关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规划。例如,数据收集过程中,只有明确研究问题,我们才能对“我们感兴趣”的所有数据进行甄别和取舍,而不是统统罗列出来。在明确研究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集中性和相关性,避免过于宽泛的问题设计而使得研究缺乏重点。例如,在讲解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高风险性问题时,学生会选择以次贷危机、中信泰富等事件作为案例,但是他们会用过多的篇幅来介绍危机或企业背景、成长经历、应对机制、影响后果等等,力求做到面面俱到,结果过多的问题解释使得整个案例看起来眼花缭乱,很难突出重点。
  其次,明确研究方法。在案例研究中存在多种研究方法,但选取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是最为关键的。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的研究方法,我们都要强调其在案例研究过程的适用性。例如有些学生在设计案例时,会倾向于采用一些复杂的数理定量分析方法来说明问题,而事实上只需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比较即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在案例方法的选取上应突出的是适合性而不是复杂性。
  二、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研究的开端,合理和科学的案例对于教学研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取一个好的案例首先要避免案例的陈旧化,突出案例的新颖性。一个过于老化、缺乏新意的案例会使得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厌倦;进一步的他们也许还会怀疑理论的现实实用性。因此要避免选择那些已经被过度关注或研究过的案例,强化案例的时效性。
  同时,不同的案例教学方法在选取案例时应区别以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两种案例教学法分别是理论验证式和问题驱动式。前者强调通过案例对已存在理论的检验和证明;而后者则是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从而总结出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虽然两种研究方法看似“互为逆反”过程,但其研究方法与机制却不相同。同样,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案例的设计与选取时有各自的侧重点。前者是一种适应性案例研究,注重情景的嵌入性,在案例设计与选择时要突出案例的“国情化”。目前,多数案例研究如同理论研究一样,如果不是国外案例的“原版引进”,便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外国故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中国的情景是什么样?”。因此,为了证明理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应该突出案例的“国情化”,使案例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运用中国的数据来验证理论。这样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于理论的认同。问题驱动式案例教学在案例的设计与选取时应注重案例的普遍性,目的在于用案例来“说话”,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从而总结出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案例的普遍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你用一个特例来说明理论,那么该理论本身的科学和适用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在问题驱动式案例教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避免案例选取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选取具有普遍性而不是特殊性、具有广泛代表性而不是个别针对性的案例作为研究的基础,只有这样得出的研究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三、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案例研究的过程就是利用数据来对理论进行证真或证伪。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案例研究的构成核心。同时,数据的可信度和有效度也是确保案例研究的成功的关键。数据的收集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实地调研、问卷调查、通过查询网络数据或纸质数据库(如年鉴、年报)等。此外,为了增强数据的说明性,也可以对数据按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维度进行细化。但无论做法如何,数据的收集过程要严格遵循求真务实的原则。有时,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还会遇到所需数据指标可获性差的难题,此时就需要寻找替代变量。在选取替代变量时,一定要注意目标变量与替代变量之间需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例如在讲解国际金融中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时,由于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数据很难获得,因此需要采用替代变量的做法。此时在案例中就要清楚解释这一做法的根据。
  数据的处理与数据的收集一样,都要在案例研究中予以清楚地说明。事实上两者并不是严格的先后关系,数据的处理往往伴随在其收集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把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其进行分组或整合,利用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四、结论的归纳
  一个优秀的案例研究在叙述上应该是完整的,因此对于结论的归纳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此时,应对理论假设与案例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行必要的总结,指出现有条件的不足或现实条件与理论假设之间的差异,由此更可以激发人们对该理论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本文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级重点课题“金融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之案例教学研究(ZD08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2]蒋关军.理论追溯:案例教学何以成为可能[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8):82-84
  [3]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5):89-91
  [4]毛基业,张霞.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及现状评估――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7)综述[J].管理世界,2008年(4):115-121
  [5]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1):48-62
  [6]张丽华,姜惠,何威.案例研究的说服力[J].管理世界,2008年(6):156-160
  [7]Robert K. Yin: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M]. Sage Publications, Beverly Hills, CA., 19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0467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