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首要建设项目之一,随着社会日益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建设项目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凸显。然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长期以来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和谐,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环境监理工作、制定科学的环境监理方案是维持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然之所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环境监理;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X8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18-0042-01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必须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就难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长久发展。一般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自然环境方面,如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水文情势的改变,对泥沙淤积和河道冲刷的改变,对局地气候、水库水温结构、水质、地震、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对动植物、水域中细菌藻类、鱼类及其水生物的影响,对上、中、下游及河口的影响;二是社会环境方面,如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人群健康和文物古迹保护的影响,对因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产生的环境效益的影响等。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不可逆转性,因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处理以上问题,就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并反过来阻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长期发展。所以,不仅要正确地认识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科学地分析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还要结合实际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坚持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来认识和妥善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推动水利水电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环境监理的必要性
  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虽在江河治理、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人口增长快、消费指数上升、资源需求增加,造成一些地区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加重,水资源危机正在日益迫近,而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植皮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湖泊水库淤塞、土壤退化、土地沙化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事实上,现行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及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而对设计和施工阶段没有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只能靠业主的自律行为和政府的宏观监督来进行。由于缺乏环境保护的专业人员,往往造成设计和施工阶段环境管理的削弱甚至成为空白,其直接后果是造成施工阶段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了解决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为了适应我国政府职能逐步向宏观管理型转变的趋势,就需要建立第三方机构,以为投资者提供环境技术服务,形成有效的约束协调机制。而环境监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也就是说,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监管是保护人类之所的必然要求。
  3建立科学的环境监理体制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不宜进行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区、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划定保护河段和保护流域区,禁止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应真正把加强地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立足点,对严重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水利水电建设项目重新进行评估和审查。
  3.2确立长期发展计划
  对能源的开发,不能仅仅盯着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应该着眼长远,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应按照“大水利”思路制定总体规划,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都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同时做到因地制宜、适当开发。由于移民和耕地的补偿费用会越来越高,因此考虑到社会稳定和保护耕地资源,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小的河流,可以百分百地开发;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多、生态环境问题大的河流,可以放弃部分河段的开发,且注意参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资源平均开发率。
  3.3逐步开启和完善移民政策
  这样可以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利水电开发带来的收益。我国水库移民经历了安置型和开发型两个阶段,早前国家还出台了库区后期扶持政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大力发展),众多相关学者在此基础上又极力推崇一种新的移民政策――投资型移民政策,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和开发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利水电开发的效益。而且,建设期安置移民的费用通过预支若干年应得的收益来解决,移民区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作为股东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管理。这对于加快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4建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环境监理制度的推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已日益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这种评价主要是指评价由于人类的行动所引起的环境改变及其影响,其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科学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评述和预测工程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会产生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按其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止和减缓环境损失的措施,以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通过优化工程的设计和加强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管理以及对工程建成后即运营期的科学调度和科学管理,从而将工程建设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和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具体来说,包括对工程价值的评价、对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对风险的分析评价以及对长期的跟踪评价等评价内容。但由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是针对某个具体水利水电建设项目,要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完备性及实用性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件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此外,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筛选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应是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是综合反映项目本身和生态环境所构成的复杂系统的不同属性的指标,是按隶属关系、层次原则有序组成的集合。其评价标准的选取可以遵从以下一些方案: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国家、地方制定的发展计划、类比标准、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标准、背景和本地标准、国外标准等。
  4结 语
  在水电开发建设中,一定要正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积极寻求并落实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在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等方面,探索更为科学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方法。只有坚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坚持科学的施工方案,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明确科学的发展计划,才能推动水利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分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 毛文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1998.
  [3]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 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0513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