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重要的,马克思和弗里德曼在货币需求理论上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研究范式、对货币需求的具体分析上,而且也体现在由货币需求所延伸出来的对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和货币传导机制的理解差异。马克思对货币需求是一种规律性研究,弗里德曼更多的是经验研究。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对于我国当前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一、文献综述
  货币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同时又不可或缺。正如哈里斯在《货币理论》一书中所言,“什么是货币?为什么要使用货币?”是货币理论中不断被提及的两个基本问题。易定红和郭树华进一步指出,一个完整的货币理论应该包括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传导机制,其中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是区分各个货币流派的重要标志。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个人与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持有的货币数量,或者整个社会需要的货币总量。而对于人们为什么会对货币产生需求以及需求量的多少,从早期的、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到现代货币数量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解释则呈现出一种差异性和递进性。同时,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因为货币需求不仅涉及众多微观个体的行为与决策,也影响着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货币需求不仅是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理解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传导机制和构建货币理论微观基础的关键。不同的货币需求理论,将导致对货币经济的不同理解以及不同的货币政策。
  纵观西方货币史,弗里德曼在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弗里德曼1956年发表《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描述》中提出纯货币需求理论之前,传统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先后在货币需求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费雪现金交易方程式和剑桥现金余额方程式作为传统货币数量论的重要代表,两者从不同的货币职能角度来研究货币需求,但两者对货币需求的研究都是从经验和社会总量需求的角度出发,缺乏对家庭和企业等微观基础的分析。凯恩斯从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人手,得出货币需求是利率和绝对收入的函数,虽然凯恩斯把利率纳入了货币需求,这一点相比传统货币数量论是进步的,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依旧缺乏微观基础而容易得到货币需求外生决定的结论。在此,弗里德曼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弗里德曼发展出了更为全面完善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另一方面弗里德曼除了把货币视为交易媒介,更把货币看成一种可以替代的资产。此时对货币需求的研究已深入到微观领域,且已和效用、家庭的资产配置联系在一起了。
  在弗里德曼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以后,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从弗里德曼提供的视角来研究货币需求,且也并非单纯地研究货币职能与人们为什么持有货币,更多地是构建具有微观基础的货币模型来研究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的关系,以及价格的决定、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等相关问题。沿着这条主线,现代西方货币经济学对货币需求的研究不断深入,将货币与货币需求引入经济模型的方法一般可以归结为三大类:一是基于货币具有交易媒介和减少交易成本的功能,进而假设对货币的需求是因为货币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效用,并进一步把货币纳入到效用函数中。在动态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相继出现了Sidrauski的货币效用函数(MIU)模型、Clower的预付现金约束(CIA)模型、Brock的采购时间模型等被广泛运用的基础性货币理论模型。二是不仅把货币看成一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产,而且把货币看成一种可以进行代际传递的资源和财富,这就是Samuelson的世代交叠(OLG)模型。三是Kiyotaki and Wright,Shi,La-gos and Wright立足于商品与货币的可分性和各种交易摩擦,以搜寻为基础构建具有微观基础和内生特性的货币搜寻理论,探讨了货币为什么存在、货币使用与经济福利、货币和信贷的共存问题、通货膨胀的影响与福利状况、最优货币政策等一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货币理论问题。
  与西方新古典货币研究范式不同,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商品出发,以劳动价值论作为价值基础,研究了货币的起源、职能、本质以及各种货币资本等问题,形成了一个内在逻辑一致具有内生特性的拥有价值基础的货币理论。而对于货币需求,虽然马克思并未明确提出“货币需求”的概念,但从商品流通、货币转化为资本、信用和虚拟资本的角度,分别探讨货币的交易需求、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进而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这一点是需要我们发展的。
  在比较各种货币理论差异方面的文献并不缺乏,易定红和郭树华从货币是否中性的角度,比较了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的货币理论差异。王璐从货币的性质、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的角度,比较了经济学说史中各种西方货币理论的争论,发现这些争论囿于两分法传统而无法触及货币理论的核心,相反,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而最终形成了内在逻辑一致的内生货币理论。陆凯旋和甄永红虽然是从货币需求的角度对费雪方程式、剑桥方程、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函数进行比较,但过多地停留于理论介绍而缺乏深刻和系统的比较。为此,本文选取了在西方货币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在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弗里德曼作为代表,与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进行比较。
  二、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对于货币需求,凯恩斯提出了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而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货币需求”的概念,但是包含了货币需求的思想,其中第一卷是对商品和货币的论述,第二卷是对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论述,第三卷是对信用理论和虚拟资本的论述,可以分别概括为货币需求中的交易需求、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三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的交易需求:简单商品经济形式(W-G-W)
  马克思对货币交易需求的研究主要是应用矛盾分析法,从包含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萌芽的商品出发,相继分析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之间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内在矛盾外化为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矛盾,商品的价值形式相继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内在矛盾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由此可见,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的本质在于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金银凭借其独特的自然属性在交换过程中取得了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独占权。但货币的本质与货币的材料无关,纸币与电子货币是当前社会的主要货币形态。从货币的职能上来看,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具体而言,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主要职能就是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以及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是货币相应的派生职能。   从商品到货币的实现是“惊险的跳跃”,货币的交易需求主要体现在商品流通领域,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为了满足不同商品所有者对不同使用价值的需求,同时为了减少物物交换带来的不便,作为交换价值最终形态的货币,不仅需要作为价值尺度进行商品计价,而且作为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媒介执行流通手段和赊销功能的支付手段,完成商品一货币一商品(W-G-W)的流通过程。当一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时,它同样拥有人们对它的交易需求。所以,从货币职能的角度来看,货币的交易需求包括除贮藏手段之外的货币其他四种职能的表现方式。
  作为货币的交易需求,那么为了完成交易,现实经济中需要多少货币呢,货币的流通规律是怎样的?马克思认为,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商品流通不仅在质上决定货币流通,而且在量上也决定了货币流通的数量和速度。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由商品价格、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即M= PQ/V。其中,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P是商品价格,Q是待售商品总量,V是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一公式与传统货币数量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一步考虑货币的支付手段,上述公式可以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一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一彼此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这一货币流通规律不仅适应于金属货币,也适应于纸币等信用货币。联系到社会再生产过程,由于两大部类中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周转流通速度不一样,导致这两大部类的货币流通速度和支付方式的差异,生活资料一般采用现金现期支付方式,生产资料则一般采用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赊销预付方式。
  (二)货币的投资需求:资本总公式(G-W-G')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则考察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即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投资需求。货币转化为资本后,充当资本的货币与充当货币的货币是不同的,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价值量的变化,而资本流通过程中的货币的流通方式是货币一商品一货币(G-W-G'),G'意味着交换之后,获得了更多的货币,超出了预付资本的那部分价值增殖就是马克思所讲的剩余价值,这也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货币的投资需求是资本家追求利润的需要,而利润的获取不仅是资本流通的推动力,而且也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力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进而马克思揭示出资本的本质,即资本不是物,资本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一种剥削关系,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本质。
  此时,作为货币的投资需求,货币已经超出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了。货币的投资需求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货币不仅是一般财富的代表和手段,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活动中各种不同劳动和资本彼此发生联系的纽带。同时,剩余价值率进而利润率,是影响货币投资需求的关键,也是货币是否转化为资本和货币是否进入某一行业的重要参考系。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是否中性的争论由来已久,从马克思的视角来看,关键在于货币是处于作为货币的货币,还是处于作为资本的货币,即货币是进入流通领域还是生产领域。增发的货币,如果进入流通领域,则更多地是物价水平上升,货币是中性的;而如果进入生产领域,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与劳动相结合则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并扩大了就业,货币影响了实际变量,货币是非中性的。而货币是进人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的关键是资本回报率。
  (三)货币的投机需求:贷出与偿还(G-G')
  除了交易需求和投资需求以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对借贷资本、虚拟资本进行了考察,即货币的投机需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有一部分资金从产业资本周转中游离出来,通过信用制度这部分闲置资金由银行贷给职能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这部分资金叫生息资本或者借贷资本。随着以股票和债券为主的有价证券的出现,虚拟资本也随着借贷资本的出现而产生了,并成为借贷资本的一个特殊的投资领域。与商品流通(W-G-W)和货币资本流通(G-W-G')形式不同,借贷资本的流通只需要贷出和偿还两个阶段,即G-G',价值增值额(△G)是来自于职能资本所获利润的转移。“钱生钱”是虚拟资本的主要特点,虚拟资本的理论价格等于虚拟资本定期收益除以市场利率,而现实价格具有很高的波动性、投机性和不稳定性,但资产价格、虚拟经济并非能够完全脱离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并作用于实体经济。一定时期内一国的货币和资本数量是有限的,因此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存在着数量上的此消彼长和财富性质上的本质差异,一方面虚拟资本具有促进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虚拟资本的投机性,也容易诱发资产泡沫和经济危机。
  马克思对货币的交易需求、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的考察是沿着商品一货币一职能资本一借贷资本的主线论述的,内容散见于《资本论》第一、二、三卷,研究主体既包括家庭个人、企业的货币需求,也包括宏观总量上的货币需求。马克思对货币需求的论述侧重对一般性规律的探讨,揭示了内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货币需求的运行规律。
  三、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只有那些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东西才是货币。弗里德曼对货币本质的认识,是持货币名目论的观点,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也不是商品,不仅主张货币是名目上存在的一个符号、一种票证,是克服物物交换的一种便利的技术工具,而且也把货币当成一种资产、一种人们持有财富的形式。因此,弗里德曼以货币名目论为基础,从货币存在的具体形式出发,将现代货币设定为公众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活期与定期存款。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体现在对货币需求函数及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分析基础之上。在传统货币数量论(如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MV=PT、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式M=kPy)和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弗里德曼从现代货币数量论出发,把货币推到极端重要的地位.认为“货币最重要”,一切经济活动与政策调控都要借助货币。特别地,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理论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这不是一种产出理论、货币收入理论或价格水平理论。关于这些变量的任何表述都需要与对货币供给状况或许还有其他变量所做的某些限定结合起来才得以进行。”   弗里德曼明确地对货币需求进行了分析,并从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人手,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考虑三个主要因素,即效用、收入水平和机会成本。弗里德曼同时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并纳入资产组合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多元货币需求函数,并在《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1970)一书中将货币需求函数表示为:
  该函数为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基础。其中,M/P为实际货币余额需求量,y为实际收入,w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rm、rb、re分别是货币、债券和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1/P)×(dP/dt)是价格变化率,u为非收入方面的因素。
  基于现代货币数量论和弗里德曼对美国货币经济的实证研究,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财富总量、各种财富的预期报酬和个人偏好是决定人们货币需求量的三个主要因素。第一,个人财富总量由物质财富和人力财富构成,且两者的比例是稳定的,弗里德曼进一步用实际收入来替代个人财富总量,并区分了暂时性收入和永久性收入,认为实际影响个人货币需求量的是稳定的永久性收入,这样,永久性收入的消费理论也被纳入了货币需求理论当中。第二,货币是人们持有总财富的五种不同形式(货币、债券、股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一,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取决于五种不同财富形式的预期收益率和机会成本,弗里德曼的实证研究认为,货币需求量的利率弹性很小,商品价格对货币需求量的直接影响也较小。第三,个人偏好的差异也会影响对货币的需求量,但人们的偏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稳定的。
  进而,弗里德曼得出的结论是,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稳定的函数,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该货币需求函数反映的不仅是家庭个人的货币需求、企业的货币需求,也是整个社会的总量货币需求,所以商品价格的变化和通货膨胀的产生在长期应主要归因于货币供给,而非货币需求。
  所以,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是弗里德曼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的基础和依据,稳定货币供应是弗里德曼主要的政策主张。
  四、不同的研究范式
  对于货币,现实市场经济展现出来的场景,一方面是货币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企业和企业家不断投入预付货币资本进入生产与流通领域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资本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对现实中的货币和货币需求,马克思和弗里德曼有不同的理解和研究范式。对马克思来讲,货币是商品内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背后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弗里德曼更多地把货币当成一种物、一种技术工具,是一种交易媒介和资产。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下的货币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是马克思货币理论以及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它也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不同商品交换的实质是一般人类劳动的交换,所使用的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并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运用科学的抽象分析方法和矛盾分析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简单商品出发,从商品内部矛盾的发展来研究货币,沿着商品一货币一资本的层次逐步展开,相继阐述了货币的起源职能和本质、货币转化为资本、虚拟资本,相应地,我们可以发掘出货币的交易需求、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在马克思那里,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主体是抽象的人(工人与资本家),而且货币、资本与人体现着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关系。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金本位制”时代,所研究的货币形态是金银和可以与金银兑换的信用货币。同时,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也与他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的论述密切相关。
  (二)弗里德曼:立足货币数量论,采用实证经济学研究法
  弗里德曼没有研究货币的起源和历史演化,弗里德曼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从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和经济人的需求角度来看待货币。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基础,其价值基础是效用价值论。弗里德曼没有马克思那样纵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杨建飞进一步认为弗里德曼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且善于借助历史事实和经验数据,并深受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影响,对抽象分析方法的运用不足,对货币的研究侧重具体的现象和货币的使用价值,缺乏对货币内在价值的研究。弗里德曼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货币至关重要,货币数量决定名义收入。他主张货币政策是应对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首选政策,并把经济危机的根源归因于政府不恰当的货币政策。
  通过对马克思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比较研究发现,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一种规律分析,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是一种经验性分析。两者的研究范式不一样,弗里德曼主要是对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表面现象与货币现象进行探究,马克思通过对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整体分析来研究货币的运行规律以及货币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作用和地位。
  五、对通货膨胀、经济危机与货币传导机制的不同认识
  马克思和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的不同认识和不同的研究范式,导致不同的货币需求理论,进而产生了对通货膨胀、经济危机与货币传导机制的不同认识。
  (一)对通货膨胀认识
  1.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不断上升的现象,马克思的通货膨胀理论建立在货币流通规律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的M=PY/V中,M为因变量,即结果;P、Y、V为自变量,即原因。也就是说,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取决于待销售的商品数量Y、商品价格水平P和货币流通速度V三个因素,说明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货币的不断运动应该服从于商品交换的需要,是为了实现各种商品的价格。所以,先有了商品流通,才有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流通,即商品流通是因,货币流通是果。
  对马克思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可以从交易需求来看:第一,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金属货币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贮藏价值。这种贮藏功能使得金属货币的供给量会随着商品流通的变化而随时发生变动,一旦货币超发,金属货币便退出流通领域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因此,这种伸缩自如的调节作用使得金属货币流通难以产生通货膨胀问题。在金属货币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而导致货币价值的绝对贬值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而导致单位商品价格下降。所以,在金属货币时代,通货膨胀不是大问题,反而需要提防通货紧缩。第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纸币作为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只是替代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流通依然需要遵守金属货币流通规律,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都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但是由于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所以纸币的发行量只能限制在没有纸币流通时,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范围。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含量就会相应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流通中的货币都是纸币等信用货币,纸币失去保值功能、纸币过多发行、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都会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使通货膨胀越来越频繁。   2.弗里德曼对通货膨胀的分析以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和货币供给是外生的为前提,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货币供给量和政府的失职。
  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的发生总是与货币量的多少直接相关,通货膨胀所表现出来的物价上涨是长期的和普遍的。弗里德曼进一步区分了:相对价格变动和平均物价水平变动、一次性物价上涨和持续性物价上涨的界限,个别商品的价格变动和一次性的物价波动可以由多种原因造成,但只要货币量不增加,平均物价水平是不会发生长期、普遍上涨的,因此通货膨胀首先是一个货币问题,货币量过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的错误政策和行为。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减少尚未偿还的国家债务、推行充分就业的政策、中央银行错误的货币政策等因素都容易导致政府超发货币进而引发通货膨胀的问题。
  因此,弗里德曼认为应从政府货币政策的角度来治理通货膨胀:首先,实行公开的、长期的和固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反对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其次,将工资、政府债券收益和其他收入指数化;最后,主张实行浮动汇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二)对经济危机的认识
  1.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矛盾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货币经济中,经济危机往往首先从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开始,在货币作为交易中介的条件下,经济危机才取得货币危机的表现形态,而货币危机的本质其实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发展,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危机的爆发。
  马克思指出,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就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随着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商品转化为货币变得困难,当这种困难到达一定程度以后,就产生了以支付链条的断裂、信用的破坏和商品的贬值为基本特征的货币危机。这种危机以货币资本为运动中心,反映在金融领域就表现为金融投机活动猖獗,进而引发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经济危机的重要诱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包括以下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由货币危机(信用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二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的生产过剩危机。而严重的、大规模的货币危机往往都与生产危机有关,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都是以信用为基础,一旦信用体系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经济危机。因此,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表现。
  其中,货币危机往往是危机的源头,信用和竞争机制是危机的催化剂,而危机的直接依据来源于生产相对过剩所导致的一般利润率下降。当实体经济由于生产过剩而导致利润率下降、投资变得无利可图时,资本往往涌向虚拟经济,投机盛行,资产泡沫过大,但这种投机并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注定不能长久。尽管每一次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不一样,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预言总能得到现实的验证。
  2.弗里德曼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完美的,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而经济危机是偶然的。弗里德曼认为1929-1933年的“大萧条”,是政府对市场过多的干预和联邦储备银行的政策管理失误导致的,由于错误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危机的恶化,最终演变为持久的大恐慌。弗里德曼对经济危机的认识,过多地停留在人为因素和对现象的表面技术分析,而没有深入分析制度,同时弗里德曼过分地强调货币政策而忽视财政政策的作用,也有失偏颇。
  (三)货币传导机制
  1.在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中,货币供给是内生的,特别是在金属货币时期,政府不存在滥发货币的情况,政府调控货币的力量明显不足,货币在经济周期中的角色更多地是体现市场的力量和货币自发传导的机制。货币内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与信用和竞争紧密相结合,货币的传导机制与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关键在于货币是作为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作用于流通领域和投机领域,还是货币作为投资需求转化为资本而进入生产领域,以及货币作用于流通领域、投机领域与生产领域的比例大小。当货币作为交易需求和投资需求时,此时货币跟实体经济紧密结合,是难以引发危机的;而当货币作为投机需求时,是为投机而投机,而不是为生产而投机时,就极易造成资产泡沫和引发危机。
  2.弗里德曼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分析,与货币中性问题有关,同时也划分了长期与短期、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认为货币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实物经济:(1)短期内,货币数量的增加导致实际价格水平的上升,适应性预期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实际价格水平的上升超过人们的预期,产生货币幻觉,进而使实际工资下降和产出扩大,货币短期非中性;在长期,人们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货币幻觉消失,实际工资和企业利润恢复到原来水平,货币供给的增加不再对需求产生刺激作用,只会导致物价上升,货币长期中性,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如就业与产出仅由非货币的实物因素如资本、劳动和技术等决定。(2)货币作为一种资产,与其他资产(如债券、股票、实物资产和人力资本)存在一定的替代性。由于人们对各种资产的持有比例是长期稳定的,当货币供给量变化而货币需求量不变时,人们会发现手中持有的货币与其他各种资产的收益率发生了变化,实际货币持有量与货币持有意愿不一致了,于是人们便调整资产结构,以重新实现资产组合的平衡,这相继影响了投资和总需求,进一步导致产出和就业的变化。
  六、新的货币现象与中国当前货币政策
  (一)新的货币现象
  最近几十年,在货币发展史上出现了两个新的货币现象:第一是信用货币的快速发展及电子货币的出现。信用货币虽然脱离了金银的形式,但货币的本质与货币的材料无关,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本质上仍然是人类劳动的交换。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一些小额零售商品多半是用现金支付,但越来越多的消费支付是通过电子交易即时从银行账户中扣除和划拨,同时许多消费者也借助信用卡进行提前透支消费,货款的支付往往推迟一个固定期限。现实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已经越来越迈向基于信贷的无现金经济了。第二是金融创新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各种资产的流动性是有差异的,由于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经济货币化水平的发展,各种不同流动性的资产可以相互转化。比如房屋所有者可以用房产作为抵押来借款,这使流动性最差的不动产变成了流动性最强的货币。此外,各种准货币,如购物卡、代金券、虚拟货币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也与货币并用。
  货币发展中出现的这两个现象对家庭、企业和社会的货币需求影响巨大。货币已经成为家庭和企业众多资产中的一种,控制货币发行量已不能有效地控制信贷与货币,各种资产与货币之间的转换和替代是普遍和迅速的。而利率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和企业资产组合的关键因素,不同资产的收益率和流动性决定着资产组合的结构,因此货币政策已经越来越需要依靠利率来改变各项资产的成本和收益,进而影响资产组合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是建立利率与商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可靠联系,不仅要考虑资产组合的结构,又要考虑利率变化对资产组合的重新平衡。在货币角色变得更加模糊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必须着眼于整个资产组合。
  (二)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
  家庭和企业的货币需求状况,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也是货币传导机制的条件。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通货膨胀的压力得到较大的缓解,货币政策由之前的防通胀转向了调结构和稳增长,货币政策格调也已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中国当前的经济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一方面是中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能过剩较为严重,楼市不景气,扩大出口和提振内需均面临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沉睡已久的股市开始启动了,中国股市表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股市虚假繁荣、非理性繁荣的泡沫在2015年6月就开始破灭。在中国深化改革并推进利率市场化、调结构和稳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股市被寄希望于承担着改善企业和政府资产负债表的使命,并为国企改革和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铺路,但是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股市的繁荣终究不能长久地维持。
  在楼市不景气、股市盛衰交替的背景下,家庭和企业的货币需求函数已经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资产配置变化就是由楼市流向股市,由不动产流向金融资产,在股市由牛市转入低迷之际,资金已经在寻找其他资产标的了。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平均利润率下降和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能获得较高投资收益的渠道似乎很少,这也是中国经济、民间资本和货币政策面临的现实困境。即便如此,在这种格局下,货币政策既要为实体经济和结构转型服务,也要为虚拟经济提供流动性,如何保证货币流向实体经济,或者经过虚拟经济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单纯流向虚拟经济去制造资产泡沫,这是货币政策面临的巨大挑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404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