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星计划”的效果评价及完善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西奥多・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本是可以增值的。新增长理论认为,由知识积累或人力资本积累引起的内生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知识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本生产,依靠人力资本增值,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在科学技术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科技人才构筑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众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中,新星计划是一个重头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数据调研和分析,就“新星计划”在北京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效果作简要的分析。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旨在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骨干,以项目为依托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培养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逐步形成青年科技专家群体。1993年,北京市科委组织启动了科技新星计划。2002年,新星计划做出重大调整:每年培养规模为100人左右;培养周期为3年;每人培养费用为5至8万元;主要培养3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分A、B两类进行资助(A类为正在承担国家级或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重大或重点项目等课题研究的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提供培养经费;B类为具有高素质的青年科技人员独立承担科研项目提供启动性研究经费及培养经费);培养范围也逐步向与北京市共建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开放。通过科研项目吸引稳定青年科技人才,实施人才培养与国家计划、国际水平和重大产业的三对接,实现了新星计划依托重大科研项目新的培养人才方式。
  
  新星计划的实施效果
  
  新星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培养人才的数量稳步增长。截止到2002年,新星计划共有10批481名中青年科技人员入选。2002年以后,新星计划每年都培养100名中青年科技人员,培养的青年科技才俊数量逐年增加,他们奋斗在各个科技领域,为首都的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入选人员中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管理型人才。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能以战略眼光看待科技发展,并在组织实施中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达到目标,因此,项目管理人是项目成败的关键。新星计划的重要特点是以项目为依托的人才培养计划,人选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独立制定研究方案,独立组织实施,这促进年轻科技人员的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凝聚团队精神等方面大大提高,成为科研管理领域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入选人员用他们的工作业绩证明了他们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承担更重要的职责。
  其次,入选人员承担项目的能力大大提高。入选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大大提高,为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截止到2003年,新星计划入选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接了367项国家级项目,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56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2项;另外,入选人员还承担了608项部市级项目,88项国际合作项目。人选人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101项;获专利115项,其中发明专利71项;人选人员人选新星计划以来,作为主要成员编写专著206部,作为第一、第二作者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371篇,其中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2580篇,有947篇论文被SCI、EI收录。事实证明,新星计划入选人员在经过培养后,具备了承接大型科研项目的能力,已经成为科技战线的骨干力量。
  再次,促进了首都经济发展。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技的支持要与经济发展规划相吻合。根据2002年至2004年三年中新星计划入选人员所研究的专业领域情况统计,比重最大的是医疗卫生领域(占28.3%),随后依次是农业、材料、其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这些领域是与首都产业规划和《北京市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相吻合的,这反映了新星计划对各专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和人才培养扶持力度符合北京市的远景发展需求,换句话说,新星计划培养的科技人才促进了首都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最后,科研主体走向多元化。从新星计划入选人员所属单位类型的变化上,可以发现多元化的科研主体加入到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的行列来,个人、单位、区域发展通过新星计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002年至2004年,研究院所的青年科技人才入选新星计划人数最多(占37%左右),随后依次是大学(占35%)、医疗机构(占19%)、公司(8%)、其他(1%)。科研主体从高校为主体,逐步走向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公司和其他等主体共同参与科研项目,各类科研主体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新星计划存在的问题
  
  根据数据分析,笔者发现新星计划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两大盲点。
  一是应用型和试验型人才培养力度不够。2002年至2004年,新星计划入选人员依托项目研究类别中,应用研究占70%,基础研究占28%,而试验发展研究仅占2%。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新星计划对三种研究类别的资助倾向和重视程度,新星计划非常重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而把试验发展放在了比较低的位置。但是,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这两种研究类别相比于基础研究来说,更易于转化为生产力,转化速度更快,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相对有利的。因此要加大对这两类研究,特别是试验发展领域(如农业的试验研究)的资助力度和人才培养力度。
  二是留学人员人选新星计划的激励措施不够完善。2002年人选人员中留学回国人员占总人选人数的15%,2003年占22%,而2004年仅占12%,可以发现每年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起伏,且比例相对较低。制定引进人才和智力的有效措施利用别国的人才为我服务,是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的一种手段,要想缩短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必须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新星计划没有制定留学回国人员培养的激励和保障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学回国人员人选新星计划的数量。因此,应建立强有力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投入足够的经费,实施特殊的人才政策,不遗余力地吸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
  
  新星计划的完善措施
  
  如何更进一步完善新星计划,从而保质保量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第一,加强强度。2002年“科技新星计划”经过调整后,对人选者的培养周期由过去的5年变为3年,资助强 度为5-8万元,但这一力度依然偏低,特别是对于高科技领域,资助金额可以说是杯水车薪。笔者认为,对人选者的资助以每年3-5万元为宜,也就是人选人员在培养期3年中,总共拥有9-15万元的资助金额,特别是对于花费较多的科研项目更要增加投入。当然,在加大资助强度的同时,要对资助金额加强监管和审计的力度。
  第二,扩大范围。2002年,新星计划的调整主要是向“上”调整,将与北京市共建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纳入到资助范围,突出解决了“科技新星计划”与北京地区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结合,通过科研项目吸引稳定青年科技人才问题,这一调整是完全必要的。但“科技新星计划”应突出“新星”两字,资助的对象应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后起之秀。由于科技界也存在着“马太效应”,这样的后起之秀在申请高级别科技项目上存在着不少困难。借鉴萌芽计划的机制,笔者认为“科技新星计划”还应向“下”调整,即应划出一定比例,资助那些有可能申请到高级别科技项目的后起之秀。
  第三,增加数量。目前,“科技新星计划”每年入选者已达100人,但对于一个具有30万科技活动人员的大都市来说,100人实在太少。并且,从2002年至2004年数据统计来看,A类人员申报和入选的比例为50%左右,而B类人员的申报和人选比例仅为15%,这说明北京市年轻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非常高,但苦于资助人员数量少,而无法人选。因此,笔者认为要在原有的资助力度上,加大人选人员的数量,在“十一五”末期,使入选人数达到500人左右,使得新星计划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数目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更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四,加大应用型和试验型人才的资助力度。要加大这两种研究类型的资助力度和人才培养力度,有两个途径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一是考虑在“科技新星计划”中单独设立一个“★★行业科技新星计划”,其遴选条件可比照“科技新星计划”掌握,这样可以在一个行业中培养各个研究方向的科技人才,不仅有利于行业内人才的交流和培养,更使得行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更直接地带动行业的持续发展;二是在人选人员选拔时,向应用研究和试验研究的项目侧重,加大这两类人才的资助力度。
  第五,完善新星计划留学人员激励措施。北京市政府在2000年4月30日出台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归国留学政策――《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若干规定》及其配套落实性政策《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若干规定》的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标志着归国留学政策的政策体系的形成。应尽快针对新星计划建立更完善的鼓励措施。例如,加大留学人员的人选比例;侧重资助在国外参与或正在参与国际性科研项目的留学人员;适当加大留学人员的资助金额,使他们将在国外学到的知识用于首都的建设等。
  责任编辑/梅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554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