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微电影的困惑与憧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以互联网思维去思考与尝试,微电影也罢,微音频也罢,有没有用户买单,只和他的产品设计与需求满足有关,与用户体验有关,与哪一种呈现形态没有太大关系。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微电影以片长短、投资小、易传播等优势大行其道,其艺术价值和产业价值日渐显现。但是,与此同时,其产业链、制作与商业模式的不成熟以及低入行门槛,也给这个尚未茁壮的产业带来不少影响。中国微电影何去何从?产业发展瓶颈是什么?如何破解?为解答如上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原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杨溟。
  据悉,以新媒体和媒介融合为鲜明特色的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2012年5月率先成立了国内首个“微电影”专业――微电影与媒体创意系。当时任该院院长的杨溟还曾在当年举办了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
  《小康・财智》:什么是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它主要具备哪些特性?
  杨溟:微电影其实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在我看来,所谓微电影,就是相对有情节、有完整故事的短时间视频。它主要具有三个特性,即微时性、微众性、微媒性。
  具体来讲,微时性就是比较短,但是短到什么程度,其实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严格的界定。有的可能20、30分钟,也有可能短短几分钟,甚至国外还有60秒的也可以称作微电影。
  微众性主要是指微电影生产与创作的来源主要是草根,这与传统的“大”电影有很大区别。它的生产方式不是精英生产。
  微媒性也是微电影的基本属性之一。“媒”是媒体的“媒”,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新媒体特点,比如它的传播形式更多的是通过网络,不管是PC端还是移动端,它就是通过新媒体技术支撑的一个新的场景中形成的一个生态圈。在这个圈里有各种各样的获益者,它与观众产生的连接关系,不再是观众坐在影院里看电影的被动的单向信息传播,而是在新媒体提供的环境里面,即时、互动,随时评价,非线性传播,甚至有观众共同参与作品的完成。在欧洲开展的、我们也在研发中的,如分布式剧场的探索中,这样的微电影作品是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是动态的。它的一些未完成的东西,也可以呈现给受众,在与受众的互动中,可以改变故事结局,使观众成为创作的主体之一,有代入感。这些是与传统电影完全不同的。
  微电影从商业模式、营销、生产到传播,其实都是新媒体属性。
  《小康・财智》:目前这个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微电影为切入点的创业者,在您接触到的这类创业者中,他们的生存状态基本上是什么样子?
  杨溟:与任何创业者一样,有发展很顺利的,也有很艰难甚至转行的。这类创业团队多数来自于草根,哪怕他们原来就是从影视行业转型出来的,但大多也是以个体的组合方式参与到创业中来的。
  其中,有些做平台或渠道。比如有人专做微电影节,有赞助商,有各种市场要素的整合。做得越好,品牌越有号召力,当然盈利状况就越好。还有一些专门做广告微电影或者城市微电影,等等。不过也有一些经营比较困难的,比如坚持小众化的一些独立电影人做微电影强调自我表达,坚守一些自己的趣味,很有个性,有的达到较高的艺术性,但可能会行走得比较艰难。
  不过,总得来说,我依然比较看好微电影的发展前景。
  《小康・财智》:据一些业内人士反映,微电影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尚处于市场探索阶段。其收入主要来自广告植入或者付费观看。对于微电影的商业模式,你有什么看法?
  杨溟:什么样才是新媒体产品的商业模式,没有一个约定俗成或者一个固定模板,微电影也一样。不同的微电影类型,甚至不同的电影,它的商业模式都是不一样的,你把它放在新媒体的场域去分析,就会有不同于传统的机会和模式出来。有的靠个人魅力,靠粉丝经济、范围经济。也有的属于微电影定制,还有一些靠贴片广告,等等。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千变万化,我认为,只要有需求,只要有人愿意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里面去接受这样碎片化的故事和视频影像,就一定有它的商业模式。
  人的需求有时是被激发和创造出来的,它未必是为了一个刚性需求去买单,所以功能满足不是唯一的,有的时候他完全是柔性的为了精神的满足去买单。千金难买我愿意,只要找到这个痛点,它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商业回报。
  《小康・财智》:其实现在在网络上热播甚至观看数据逆天的微电影,却经常引发如潮恶评,为什么会这样?
  杨溟:我觉得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就是我们审美或者审丑趣味一定有它的道理,这里面包括有代际之间的差异,包括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态、不同的阶段。比如我们已经进入后喻时代,你要试着理解或者向年轻的后辈学习一些东西,而不是武断地批评。恶评与好评,或者先好评后恶评,这些一定有它的道理,不可以简单结论。我相信,既然它能赢得那么高的点击率,那就说明它里面一定有某种生存需求被捕捉到,对它的恶评也是一种宣泄。
  另外,恶评增多也可能因为与院线电影相比,微电影观众的宣泄渠道多了很多,也方便了许多,豆瓣、优酷、土豆等等,上面评价都很多。其实稍微比较一下,大片的恶评一点也不少。有人观察,如果一个片子出来大家都说好,那么大约在6到8个小时后,负面的声音就会形成另一种声浪,再过大概12个小时,又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形成较多元化的声场,它有一定的规律。
  新媒体其实是给了人们更多一种的意见表达的机会,不只是针对微电影。
  《小康・财智》:那么,在您看来,目前,制约微电影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什么?
  杨溟:大约有四个方面吧:第一,管理上,监管部门很头痛,短片应该怎么管,管也管不住。现在主要是谁分发谁传播谁负责,也就是平台有责任进行监督监控,出了事情找你问责。
  第二,微电影的专业性指导做得还不够。时代在发生变化,但不管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其实都需要去做大量的知识和专业普及,我们的传媒教育还没有实现转型。虽然现在很多人有愿望、有设备、有条件去拍片子,但怎么能拍出好的东西来,大家可以学习的机会很少,我们的培养机制没有形成。
  第三,我们在微电影的一些选拔机制上,比如一些重大赛事或者活动还没有得到更高层面的关注和重视。现在上海电影节等已经有了微电影单元,但大电影和微电影之间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微电影源自草根,没有大资金的支持,虽然最终靠市场来投票,但作为一种草根创新,要推动它的健康发展,在前期特别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需要一定培养的土壤。
  第四,微电影里面的技术性含量亟待进一步增强,它的新媒体属性决定了微电影在拍摄技术上有更多需求,也可以有较大的拓展空间,重视技术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小康・财智》:最后,您对中国微电影产业发展还有什么其他的建议或意见吗?
  杨溟:其实我是非常希望看到技术、艺术和商业的进一步融合,实际上它的新媒体属性应该既包括艺术的部分,也包括技术和传媒的部分。传媒部分,比如新闻微电影、纪实类微电影,它是以真实的事件为蓝本去做的微电影,用影像的方式表达具有特别强的影响力。而艺术的部分,没有好的创意,没有好的表现形式,它会很烂。另外,技术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不太重视技术,但其实技术在未来微电影的发展中,在这样一个产业的形成过程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技术方面的创新突破是整个微电影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668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