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新探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代以来,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一直是哲学上隆起的一个热点。在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家对此问题作出了回答,但只有马克思首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研究“人的本质”问题,实现了对旧哲学的否定和超越。由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历史发展过程,体现在不同的文本中,所以学术界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一直存有争议。本文综述全面综合整理了近十来所发表的关于人的本质研究的著作、学位论文及期刊等多方面文献资料,并且利用数字图书系统,在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网、万方数据库等权威性文献检索系统中查阅了大量资料,拟对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研究方面进行一个详略得当的评述。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文献综述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经典文本依据
  首先,马克思从劳动、实践活动方面来阐释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到“劳动对于人的个体来说,能够满足人的需求,继而满足人的肉体需要即吃穿问题,它是一种生命活动及生产生活,不过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活动。”①“可以根据意识、宗教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②由此可见,马克思将自由自觉的“实践或劳动”活动看做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这个独特物种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性依据,更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劳动”的类本质产生和决定着人的其他所有特性。
  其次,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方面来阐释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局限于人本的思维方式,将人的本质要么界定为自然存在物,要么从理性或宗教方面界定人的“类”本质,他把人的本质假定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单子式的纯粹自然的个体。在1845 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有关人的本质观念的直观性、抽象性、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提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费尔巴哈撇开社会和政治,根据抽象的人道主义观点把人主要看成天然的、自然的存在物,用狭隘的人本主义原则解决各种哲学问题。而马克思这时已开始认识到,人是历史上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社会的存在物。”④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规律时,提出并强调了这一思想,它指出,“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⑤由此可见,马克思一贯谈论的人是现实的,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是处在历史发展中的,是社会角色的活生生的承担者,不是抽象的个体,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和体现着人的本质。
  再者,马克思从人的需要方面来阐释人的本质。在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⑥第 1 卷 P67人首先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人存在的首要决定条件就是肉体组织的延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阐述过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而在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提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⑦生产什么是由人们的需求决定的,怎样生产则首先取决于“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⑧第 3 卷 P514。第一个需要的满足又会引起新的需要,历史就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不断采取新的形式的物质联系。新的需要的满足不断促进生产劳动的发展,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展开。“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⑨第 3 卷 P514由此可见,马克思将人的需要看做人的本质。
  二、不同学者对马克思人本观的文本论争
  (一)马克思人本观的单一文本界定
  关于马克思人本观的界定,有些学者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明确界定,从不同文本得出不同的界定,大概包括: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需要。
  纵观已有研究,对于这个问题,陈仕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劳动实践,他认为“人的劳动本质就决定了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以区别于其他的动植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人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的,而动物是与自然界同一的,即动物不能将自身与自然界区别开来。”⑩谭月明认为马克思“他从当时的客观经济事实出发,以劳动为切入点,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的种种表现,并指出了实现人彻底解放和发展的根本道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B11。人的本质的实现路径就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胡鹏程则明确提出实践生产方式是根本“马克思从劳动、实践、社会关系出发,从人的社会特质出发,对人进行了科学说明,得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结论。马克思认为,只有从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制度出发去考察人,才能正确地解决人的本质问题。”B12坚持从自由自觉的劳动的视角、实践的视角来观察人、考察人的本质,持此种观点的主要还有衣俊卿、陈曙光、韩庆祥等学者,“人是类存在物的根据是人能够从事生产劳动,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共同性,在这里,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原有性质”是自由自觉性”B13,因此,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类本质。
  但是,黄楠森、杨耕、林剑、王勇、陈军向等人立足于现实生活的人的存在状态,从社会关系中解读人的本质问题。人的本质是一个功能性范畴。B14陈军向认为“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并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的语境里,社会关系既指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同时也指建立在物质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B15王勇也坚持此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研究方法论从现实的人出发,发现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内容”。B16他们的关注点是马克思研究的人,是现实的人,是活生生的社会人,还具体分析了社会关系的不同,由此指出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总之“人的本质并不取决于他的自然属性,而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或经济形式的基本规定”。B17还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1846 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界定,只是为人们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方法,并不能等同于人的本质本身。尤其,马克思强调“在其现实性上”就是明确他的历史话语语境,是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是“人的本质”的现象而非是本质。   蔡普民、吴婉霞等学者从需要理论出发来考察人的本质,他们认为“生存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包括维持肉体存在的自然需要,也就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需要和繁衍后代等属人的基本需要。”“ 生存需要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动力”B18,然而,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初区别不在于需要,而在于满足需要的方式。B19劳动过程,就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以与一定的需要相适应的方式占有自然物质的活动” B20。因此,需要是人的本质。
  (二)马克思人本观的综合文本界定
  有些学者坚持认为关于马克思人本观的界定,必须坚持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考察方法,坚持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要对各个经典文本综合解读。他们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一个历时概念,有一个逻辑和历史发展的过程,需要从整体上全面的把握。归结为两类:人的本质是劳动和社会关系两种“本质观”的结合,人的本质是劳动、社会关系、需要的逻辑统一体现。
  人的本质是劳动和社会关系两种“本质观”的结合。黄楠森“认为人的本质是能在一定社会关系总和中制造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张奎良认为人的本质只能是劳动和社会性,黄楠森、张奎良均抓住了人的本质中的劳动实践和社会性”B21,坚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还有王志强、王娟等学者。王志强认为“劳动类本质”和“社会关系总和论”本质观存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统一逻辑。“从《手稿》的人的“劳动类本质”理论到《提纲》的“社会关系总和” 论的演变,是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不断逻辑递进和逐步深化的思想历程,两者只有在彼此参照和相互诠释下才能被正确定位和理解。孤立甚至对立地理解两者关系,则会伤害和瓦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完整内容。”B22劳动的本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的本质的界定并不矛盾,“对象性实践活动是关系的前提,关系是活动的结果。”“从另一方面看来,关系亦是活动的前提,关系借由活动来体现。”B23“劳动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社会关系在劳动中展开,社会关系可以看作是劳动的社会形式,同时人的本质只能在关系中形成”。B24由于人的劳动和社会性关系两者的特殊性关系,在研究马克思人本观的过程,有些学者结合二者关系还提出了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等概念更完善的界定人的本质。把人类和动物相比较,马克思得出了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把人和人相比较,得出了关于人的现实本质的思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群体本质似乎更为合理。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有机统一,人的类本质即“自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只能区别人和动物;人的群体本质即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只能区别此群人和彼群人;人的个体本质即作为实践动因的“人的需要”才能区别人与人。”B25
  人的本质是劳动、社会关系、需要的逻辑统一体现。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阐述是有个发展过程的,经历了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我们不能割裂的看待马克思的文本依据,要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视角,要从其内在逻辑上整体把握。王辉学者提出“劳动是构成人的本质的充分条件、社会关系是人的现实本质的载体、需要是人的本质形成的内在动力”。陈秀也坚持同样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系列命题具有逻辑起点、逻辑展开、逻辑落脚点的内在逻辑关系。张奎良认为从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视角去揭 示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的演绎程序,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劳动、社会性和需要的统一,国内学者中赵家祥也持此种观点,他们认为,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并且通过生产劳动表现自己的独特性的一种存在物。
  三、研究的建议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哲学界争论已久的一个问题。历史上,西方学者也做过不少解答,人的本质是原子、德性、政治动物、理性、自由等。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 B26;在中世纪,人的本质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人被宣布为上帝所安排的秩序的组成部分”B27;近代哲学时期,法国拉美利特认为“人是一架机器;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B28 随后比较典型的就是黑格尔,他将人看做是绝对精神实现自我复归的一个环节,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的本质,亦或者将人看做纯粹自然的抽象物。但是,西方学者只局限于从人孤立、片面性寻找人的本质,只限于从抽象的主体出发确证主体自身的本质,将主体看做与社会实践无关的研究客体来研究其本质。人的本质未超出主体的自我规定和自我直观,是一种无内容的空洞抽象。只有马克思辩证批判的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唯物史观的视角,科学的界定了人的本质。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人本观的文本进行了探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种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着可以继续发掘的余地。第一,现有的研究缺乏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准确把握,“马克思人本观”的内涵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界定。学术界一直在热烈讨论如何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实现自我的问题,但其中最具有前提意义、基础作用的问题―― “人的本质”具体是什么?人之为人的根本依据到底是什么?人和人的区别又是什么?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文本依据,往往是各抒己见,对于“人的本质”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不利于研究的深入。第二,对马克思的文本批判性研究、综合性研究、反思性研究较少。大多数国内学者接触的都是第二手翻译材料,对于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原著精度是少之又少,有的也是细枝末节,很少可以综合起来全面了解马克思的历史语境和话语语境。更有些学者,只是抓住马克思的文本教条解读,信仰式地去维护一些词句,缺乏反思性思维,不能以批判的眼光、历史发展的视角综合理解,难以对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第三,我认为,马克思的人本观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明确社会现实中的人的本质,是为了解决现实困境,是给我们一个清晰的界定,我们不能只停留在马克思的文本研究上,我们需要马克思的文本来解构现实,但是更应该用时代的发展,可见的事实来反思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的理论从来都不是静止,要不断吸收新的血液完善发展。总体来说,学术界对马克思人本观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马克思相关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为当前中国的“以人为本”、“民本需要”、社会发展等政策制定方面也提供了不少可参考信息。如果能够在结合马克思文本和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准确界定人本观,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一个清晰的蓝图和明确的认识,这样将为每一个人注入一股洪流,提供无限动力,进而有利于每一个人追求美好人生!(作者单位:华侨大学生活哲学研究中心)   本文系华侨大学科学研究创新项目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初探项目之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解: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 57页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6 页.
  ④ 宋定国.人的本质的揭示和唯物史观的创立[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页.
  ⑤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⑥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⑧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⑨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⑩ 陈仕伟.人的本质:自由的劳动实践―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4,(6).
  B11 谭月明.论人的本质及其实现―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哲学百家,2013,(11).
  B12 胡鹏程.马克思实践视野中的人的本质[J].德育在线,2013,(2)。
  B13 韩庆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6页.
  B14 黄楠森.人学原理[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168-169.
  B15 陈军向.关于人的本质之哲学思考[J].南方论刊,2013,(12)。
  B16 王勇.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论断的方法论意义[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3,(1).
  B17 王善超.关于人的理解[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9页。
  B18 蔡普民 吴婉霞.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当代解读――以人的需要为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3,(12)
  B19 姚顺良.论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东南学术,2008,第2期.
  B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8页。
  B21 周新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方法论研究[D].华侨大学,2014,(6)
  B22 王志强.对马克思两种“人的本质”理论关系的再解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3).
  B23 王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J].科教文汇,2013,(8)
  B24 张夏力.论“劳动是人的本质”与“人的社会性”的统一[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2).
  B25 陈曙光.再论实践视域中人的本质―― 兼与陈芬博士商榷论[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1)
  B26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B27 [苏]鲍・季・格里戈里扬:《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2页。
  B28 [法]拉美特利:《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3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676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