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产业园区的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者简介:向林峰(1980-),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摘 要: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加快城市工业经济的高效发展,应重点解决产业园区的物流系统发展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体位不同,区域园区的物流发展也呈现出发展不平衡、整体设计落后和第三方物流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因此,加快园区物流的现代化升级成为优先目标,需要重点做好物流配套服务业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现代人才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产业园区;第三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引言
  在我国自1979年第一个工业园区设立开始,产业园区一直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已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然而产业园区的持续发展依赖于配套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因此,不断完善我国产业园区的物流体系对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一、我国产业园区物流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进入90年代后,我国产业园区迅速增长,各个地区争先根据自身特点和原有产业基础设立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保税区等。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6月,我国共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区466家,省级产业园区1165家[1]。虽然这些产业园区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在配套物流系统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阻碍了产业园区的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各地园区发展不平衡,物流发展多落后于区域工业的发展
  不同的产业园区由于形成的原因不一样,其物流服务的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状况。对于哪些基于产业集群演变而来的产业园区,其发展和壮大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带来物流服务的不断发展,因此具有一定的物流基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自主物流模式,并通过将相应的物流活动逐步移植于园区的特定区域内,使之成为园区功能的一部分,能更好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然而,对于哪些基于政府优惠政策或行政指令而形成的产业园区,由于集聚时间比较短,如果园区本身不具备先天性的交通优势,必定会导致物流服务难以满足物流需求,物流服务发展盲目而缺乏效率。
  同时,虽然各个区域的行政管理部门都认识到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经济的重要性,但对于建设符合园区实际情况和经济特点的物流系统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认识到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是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升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关键环节,从而导致部分园区管理部门在园区经济配套服务业的发展上,只强调土地等生产资源的节约和园区管理的创新,而缺乏对物流系统的统一规划,更没有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导致园区的物流服务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园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并最终制约园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大多园区的规划缺乏通盘的、整体的物流设计考量,物流需求被置后或忽视
  产业园区的建立之初,管理者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生产和交通的规划,园区整体的物流系统就缺乏相应的布局和设计了。而园区内的企业普遍存在重视生产而忽视物流的观念,“小而全、大而全”现象随处可见。随着园区产业的推移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企业不断增加和一些新产业项目的建设,使得园区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进行整体物流系统规划的空间越是狭小,各企业只能以自营物流为主,导致物流设施设备陈旧,企业自有的仓库、货场等的物流设施利用率较低;再加上传统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使得物流服务内容简单、服务水平低,区域内物流系统运作效率较差。
  同时,由于缺少整体的规划,部分园区现有的配套物流支持,缺乏产业园区的管理者和主要企业的参与与建议,更多的是政府部门的经济决策,是站在经济角度进行的物流布局,导致物流服务发展中撞车现象频现。如长株潭产业园区中医药物流,浏阳有湖南医药物流园、长沙有全州医药食品物流园和双鹤医药物流基地、湘潭也建有湖南三和医药物流中心;再如汽车物流,长株潭都引入了相应的汽车集团,三个汽车物流中心也将同台献艺。
  3.园区物流多为企业自营模式,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
  产业园区内企业经济的外购外销模式使得市场物流总量非常大,但各大企业集团多以自营物流为主,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产生的物流需求都被自身所承受。区域内第三方物流,主要是处理其他中小企业的物流需求,因其地理位置比较分散,缺乏规模效应,物流市场发展空间不大,使得第三方物流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慢。高速发展的工业规模生产和落后的物流市场发展的失衡,使得园区内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服务水平都难以满足企业需要;而对于区域内产生的国际物流需求,更没有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
  4.园区内物流分布散乱,缺少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体系支撑
  园区对物流系统设计的缺乏、企业自营物流的发展,必然导致园区内物流服务各自为政,分布散乱,缺乏企业的物流信息共享,而且规模都比较小,甚至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停留在夫妻店的初级发展阶段,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有限,物流成本高,服务内容多以仓储、运输、搬运为主,而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也难以提供专业的、高档的物流服务。因此,在大部分园区企业,专业的现代物流服务难以供应,特别是化工产品(部分危险品)储运要求高、规模企业的厂内JIT配送管理难度大、海铁联运业务复杂等物流问题,现阶段还没有更有效的解决办法,致使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5.产业园区内物流管理人才匮乏
  现代物流在国内是一个正高速发展行业,传统的物流企业缺乏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专业人才。虽然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不同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但真正能满足物流企业要求的实用性物流人才很少,尤其是那些具有现代物流理念和一定规划和设计能力的物流中高层管理人才更少;同时,园区物流的发展现状也缺少吸引物流人才的社会环境和具体措施,特别是多数产业园区的地理位置较偏,且周边缺乏较好的生活娱乐设施。因此,中高级管理人才短缺成为是制约园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完善产业园区物流系统的基本对策
  伴随区域经济整体化的进程的加深和区域范围的持续扩大,园区物流发展滞后的瓶颈效应日益明显。而导致园区物流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物流重视、物流技术和人才,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促进园区内企业物流的转型升级发展。
  1、强化政府的物流观念,提供政策保障和金融支持
  国内绝大多数的产业园区的设立和建设都是由政府大力推动的。政府和决策部门应充分为园区的发展和壮大保驾护航,其中物流是企业商品流通的核心保障,因此,政府部门更应该为区域内的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对于企业自有物流,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快其发展步伐,摆脱原有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实行独立经营核算,积极的走入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要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使其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对现有信息技术和物流设施设备进行改型升级。对于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打破其规模小、竞争力弱的局限,应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在市场中的业务份额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拓展。
  2、合理规划,科学设计,着力推动和完善园区的生产性物流配套服务业发展
  生产性物流是园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管理者应该充分考虑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和调配。通过管理者的积极推动,引导区域内企业间积极沟通和充分协商,尽可能的将相应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功能性物流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自身业务优势,综合性物流企业应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实现对整体物流系统有效运转的有力控制。管理者需要通盘考量园区的物流整体布局,尽力构建完善物流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有效实现相关物流资源的集群式发展。
  3、汇聚园区物流信息和技术,做大和做实产业园区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产业园区是城市经济的火车头,作为工业集聚地,其辐射范围和地区应该是面向区域乃至全国消费者的。因此,园区物流也应该是一个外向的、开放的物流系统,应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去,构建一个可以与外界进行互联互通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建设园区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一方面要不断升级改造现代物流信息和物流技术,使设备和设施能与信息系统之间、物流业务与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园区系统之间实现智能化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要对园区各种物流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企业物流系统和物流企业运作系统的可接入,企业物流与园区物流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园区物流与外部物流的互通。
  4、重视员工知识学习,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人才是现代物流的核心要素,园区物流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依赖于物流专业人才的身上。基本的物流业务操作是单调的、重复的、枯燥的,要吸引到足够的物流人才进行这个行业,需要提供有竞争力的锻炼机会和职业发展途径。要重视企业基层员工的业务知识学习,可采用业务培训、讲座和交流等方式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拓展;要重视基层管理者的技能锻炼,应通过专题培训、项目学习和拓展训练等形式,加强其沟通能力和业务方案决策能力的训练。要充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优势,实现校企之间的特长互补,加强与学校之间产学研项目的合作,互惠互利,共享双赢的成果。(作者单位:1.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岭南师范学院)
  本论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技处一般立项课题《长株潭产业园区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号:12C104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吕斌,熊小平等.我国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思路初探[J].中国能源,2014(14):31~35
  [2] 颜滨.物流园区与园区物流企业的功能升级[J].物流技术与运用,2011(09):62~64
  [3] 许鸣宇.基于工业园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以酒泉工业园区为例[D].兰州交通大学,2013
  [4] 刘长军.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7(05):33~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8394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