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计算我国2000-2010年高技术产业空间基尼系数揭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现象,并得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结构升级、生产效率、贸易竞争和产品创新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结论,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高技术产业;空间基尼系数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加速推进,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成为学术界广为关注的重要课题。迈克尔・波特提出,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国家要想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具有支配权和话语权,就必须要使本国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高技术产业因为资本、技术和知识的密集使其成为制造业中发展最活跃的产业,它也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因此我们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集聚对经济增长效率、创新能力、结构升级以及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外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以美国硅谷等地区为研究对象。美国学者安纳利・萨克森宁(1994)通过研究提出:一个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其制度安排、社会环境以及文化氛围是否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国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研究:(1)动因分析。汪芳(2008)指出三个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动因:一是高技术产业的内在功能联系,二是高技术产业的区位指向性,三是获得集聚外部经济效应。(2)集聚程度测度分析。王子龙等(2006)测定了中国高技术产业1994-2003年的集聚水平,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带来经济增长,一个副产物是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两极分化。(3)与创新能力关系分析。陈劲等(2013)在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研究发现集聚程度较低时,专业化集聚有利于创新,而多样化集聚抑制创新;相反,集聚程度较高时,专业化集聚不利于创新,而多样化集聚促进创新。
  三、测度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从图中可以得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在这11年间呈现小幅波动性增长,我国高技术产业全国分布比较均衡,这似乎与我们所想要的结论相违背,但是从中分析,由于存在地区差异导致拉低了总数,造成空间基尼系数数值偏低。从截面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地区差异,2010年广东省和江苏省高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28.18%和21.79%,而我们俗称的“新西兰”(新疆、西藏和青海)地区高技术产业产值加总之后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08%,所以我国高技术产业绝大部分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总体上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然而这种集聚现象是否对经济产生积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贸易竞争指数等产生影响,下面建立空间基尼系数G与以上四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模型。
  得出的回归方程的模拟结果如下:Y1=-18.35+1434.91G,Y2=0.0066+3.29G,Y3=-13828.58+458111.8G,Y4=-0.524+11.17G。通过观察自变量的系数得出结论:高技术产业集聚指数G对上述四个变量有显著的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指数G提高1%,那么劳动生产率提高14.34万元,高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将提高3.29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收入将增加4581亿元,而贸易竞争指数将增加11.17个百分点。通过选择了2004-2010年为时间跨度来计算这四个变量的集聚弹性,结果分别为1.141、0.841、1.876和10.2。显然贸易竞争指数的集聚弹性最大,其次是新产品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这三项指标的集聚弹性都大于1,而小于1的只有高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集聚弹性。这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企业和产业贸易竞争优势的增强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都要比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五、对策建议
  第一,坚持集群化发展方向,提高我国产业竞争能力。由于产业集群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以及学习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因此高技术产业应依托各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集群化发展方向,有效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第二,坚持特色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从本文我们看到环渤海地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它们应该坚持发挥本地区优势,率先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飞跃,同时注重高技术服务业的建设。其他地区应坚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Annalee Saxenian.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and Compe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M].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佘永成.高技术产业群的学习机制与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
  [4]汪芳.高技术产业区域集聚模式及动因[J].商业时代,2008(10):93-94.
  [5]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10):706-714.
  [6]史修松.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布、区域创新及相关性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9):114-118.
  [7]陈劲,梁靓,吴航.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以中国高科技产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3(4):623-6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2697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