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强势股回眸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今日投资

  ★★★★★
  双鹭药业(002038)
  处于快速增长通道
  
  双鹭药业(002038)近几日走势强劲,成交放大。继周四涨停后,周五收升5.57%,换手率3.21%。公司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生物、生化类药物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也是中国上市公司中为数不多的,自2001年有公告的财务记录以来,保持净利润每年都增长的企业。2007年公司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期。2008年上半年继续高速增长。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08-2010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值分别为0.81元、1.12元和1.92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38.28和16倍;当前共有13位分析师跟踪,其中8位分析9币建议“强力买入”,5位分析师建议“买入”,综合评级系数1.38。
  公司经历了02年到05年的业务积累和培育后,06年进入经营拐点,07年步入快速增长轨道,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1.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167.8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净利润同比增长也在80%以上。08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两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92%、58%,扣除所得税先征后返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53%。7月18日公司发布2008年半年报,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83.15%,显示公司仍处于06年以来的高速增长通道之中。
  中投证券指出,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还受到了两大不利因素的影响:1、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亏损较大,2、所得税暂时按25%计算,在通过新税法的高新企业认证后将返回超过15%的部分,公司今年上半年实际所得税率为9.13%,去年同期为4.39%。在剔除投资收益后,公司实际营业利润同比增长达到了180%。
  民族证券表示,公司业绩取得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来源于产品销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是随着产品生产工艺的改进、原料自给率的提高、产能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等,使得产品毛利率大幅提升。他们认为公司已步入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未来盈利增长来自于内生性和外延式两方面,内生性增长包括一线产品贝科能等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二线产品欧宁、雷宁和陆续上市的新产品的快速增长;外延式成长方面,08年开始加快步伐,收购了北京亿事达40%的股权、北京瑞康医药25%的股权,收购项目均处国内朝阳行业和前沿学科,市场潜力巨大。未来1-2年还将在医疗服务业以及海外市场有所作为。
  
  中信证券称公司未来高增长值得期待。他们认为公司未来高增长点在于:目前产品销售的继续放量,单产品净利润超千万的品种08年有望翻倍;随着公司新产品的获批,其产品梯队将进一步丰富,为09年以后的增长提供保障;继续保持15%所得税。
  双鹭药业未来业绩快速增长,产品日益丰富,东方证券认为公司将在未来两到三年进入国内大型企业之列。日前股价仍是买入良机,建议投资者买入并长期持有。
  风险提示:公司的主导生物药立生素和欣吉尔,这两个产品均进人了国家基本医保目录,产品价格受国家最高限价的调控,而且随着生产企业的增多,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
  云南白药(000538)
  搬迁大幅扩大产能
  
  云南白药(000538)自6月24日反弹以来一路上扬,周一更是强劲上涨,收升8.48%,换手率3.50%。公司“稳中央、突两翼”的市场拓展战略实施顺利。公司向消费品延伸获得成功,再次向市场证实经营实力。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08-2010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值分别为0.83元、1.04元和1.42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39、31和26倍;当前共有16位分析师跟踪,1位分析师建议“强力买入”,13位分析师建议“买入”,2位分析师给予“观望”评级,综合评级系数2.13。
  公司的业务模块清晰。目前的盈利主要还是依赖于云药系列的产品,虽然其年均成长仅为10~15%,但是市场完全成熟,较低的费用率使得产品的盈利能力很强。透皮产品部的创可贴等产品销售增长迅速,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60%。但是产品的毛利率较低,并且费用较高,导致盈利增长远远慢于销售的增长。个人消费品部的牙膏产品的增长势头也是非常迅速,并且毛利率也较高;只是目前仍处于市场拓展阶段,费用较高使得盈利贡献不大。未来公司的规划明确,利用云南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在各个事业部均形成了完善的新产品储备。
  海通证券表示,“稳中央、突两翼”的市场拓展战略实施顺利。“稳中央、突两翼”是公司近几年来实施的重点战略。2008年,预计“白药散剂、胶囊、气雾剂”以及“宫血宁”等中央产品销售规模将超过10亿,牙膏和透皮系列产品将双双超过5亿。虽然,目前公司70%的净利润由中央产品贡献,未来两翼产品利润贡献率将逐年提升,预计2010年,两翼产品利润贡献率有望超过40%。
  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值得看好。公司拥有云南省最大的医药商业流通企业-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云南地区处于市场垄断地位,分销网络遍及省内各地州,覆盖了全省50%以上的县市。2007年公司完成了对省医药公司的增资,工商协同效果显著,医药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兴业证券认为,随着医保扩容,省医药公司的渠道价值还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呈贡新基地有望2009年年底投产。近两年,公司整体搬迁已成为公司的头等大事。公司的产能瓶颈非常突出,因此扩建势在必行。公司在呈贡取得了1080亩的工业用地,用于新厂的建设。目前搬迁用的土地已经基本完成手续,开始了土建,计划是在2009年底完成搬迁。此次搬迁是在公司生产瓶颈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启动的,规划是50年不落后。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0.8亿元,采用模块化的建设方式,预留足够的空间以待日后的扩产。海通证券表示,呈贡I期工程总投资10.8亿元,可生产14个剂型,设计产能100亿。如果一切顺利的话,2009年年底新基地有望完成生产线搬迁和GMP认证工作,届时,困扰白药多年的产能限制有望全面解决。
  申银万国指出,受非经常性因素影响,公司2007年盈利低估从而导致股价低估,他们上调2008-2010年每股收益至0.85元、1.14元、1.48元,虽然2008年仅上调0.04元,但业绩重拾增长趋势是基本面的重要拐点,他们认为公司股票估值应该重回医药股高端,给予1年期目标价格40元(=1.14元*35倍),上调评级至“买入”。
  风险因素:公司机制没有解决,将限制长期发展;野生药材价格上涨和资源日益枯竭影响经营;大非减持影响股价整体搬迁影响生产和盈利。

  
  ★★★★
  达安基因(002030)
  行业高速增长的最大受益者
  
  达安基因(002030)周四最高一度触及涨停,换手率超过3%。达安基因作为核酸诊断试剂的绝对龙头企业,将是行业高速增长的最大受益者。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上下游一体化,试剂、仪器、临床检验服务协同发展的诊断产业龙头,这一战略将使公司从国内诊断试剂行业中脱颖而出。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2008-2010年公司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值分别为0.28、0.39和0.51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7、26和20倍,当前共有10位分析师跟踪,给予“强烈买入”和“买入”的分别为3和7人。综合评级系数1.70。
  中投证券分析师李昱表示,达安基因所处的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目前处在产业周期的初始阶段,一直保持着15%~20%的高速增长,公司所生产的核酸诊断试剂是建立在基因扩增技术基础上的高科技品种,代表着产业的发展方向,而公司在核酸诊断试剂市场上占有超过50%的份额,处于垄断地位,必然是行业高速增长的最大受益者。另一方面,非常看好公司上下游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模式,这一独特的发展模式将使公司从诊断试剂行业中脱颖而出,做大做强。同时,国家强制进行血液核酸筛查将使目前国内核酸诊断试剂市场规模翻番,因此,公司也将是这一措施最大的受益者。
  母公司(主要销售PCR试剂)去年因价格下降收入增长-1%,今年一季度母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6.5%,已经开始恢复增速。由于新的5个PCR试剂批文主要是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取得――07年11月(a-地中海贫血、肺炎支原体、HPV高危型)和08年1月(解脲脲原体)、08年4月(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此外,还有5个新免疫制剂也是在07年年底获得批文。由于产品的生产和市场导入有一个过程,因此新产品的增长会主要体现在一季度以后。此外由于一季度广东北部韶关等地区雪灾影响,这一期间发货也受到一些影响,因此预计二季度以后产品销售增长有望逐季提升。
  国信证券分析师贺平鸽表示,公司一季度的EPS0.05元/股绝对额较小,但一季度一向是公司一年中利润占比最低的时期,去年1-3月的净利润仅占07年全年的15.7%,因此一季度的净利润对全年总额的参考意义不大,一季度预交的所得税也将会返还。更看重公司在08年的开局所表现出来的增长趋势――剔除暂时性的税收因素,公司无论收入的增长(29%)、毛利率的提升(+3%~6%)、营业利润的增长(61%),销售费用的下降(-5.5%)等各项内生性指标都显示出明显向好的趋势来,而这些财务指标正是公司新产品的推出、营销、财务体系全面改革的初步体现。因此,维持08、09年EPS0.47、0.70元/股的盈利预测,同比增长66%、50%,维持“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最大风险在于上海北京项目能否顺利实现盈利;同时公司还未制定股权激励机制,人才流失率相对较高,这是也是风险之一。
  
  ★★★★★
  浙江医药(600216)
  业绩预增超出市场预期
  
  浙江医药(600216)周五复牌后一度触及涨停,之后有所回落,换手率超过6%。公司主导产品维生素E年产量已突破万吨大关,居全国首位,世界第三。公司下属新昌制药厂已被中国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列为国家生物素生产基地,目前国际市场占有率达60%,06年增产50%,维生素H(生物素),吉他霉素产销量居全球第三。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2008-2010年公司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值分别为1.87、2.18和2.12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3、11和12倍;当前共有8位分析师跟踪,给予“强烈买入”和“买入”的分别为3和5人。综合评级系数1.63。
  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公司2008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额约为4.1亿元左右,约EPS0.91元,超出市场预期。联合证券分析师谷方庆认为业绩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VE、VH、VA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报价VE(50%)已经从45元/kg上涨到260元/kg,VA(50万IU)从90元/kg上涨到350元/kg,VH(2%)从100元/kg上涨到300元/kg,价格的爆涨直接导致了公司业绩的彪升。由于公司定单滞后效应,一季度仅7700万利润;而二季度实现了3.4亿净利润,这意味着利润开始逐步充分释放,进一步强化市场对公司产品价格维持景气和业绩提升的信心。
  公司同时发布公告,董事会通过了《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安信证券分析师洪露表示,分析行权条件对应的2008-2010年净利润至少要达到4.53亿元、5.38亿元、6.23亿元,08年因中期业绩大幅预增,预计半年报净利润为4.1亿元,每股收益为0.91元,08年全年业绩足以满足第一期行权条件。2009-2010年,不考虑增发摊薄,对应每股收益分别1.2元、1.39元,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管理层对今后公司维生素系列产品价格、业绩的安全边际的判断和信心。
  安信证券分析师洪露表示,7、8月份一般是维生素企业停产检修的时间,公司预期要停产检修半个月,新和成预期检修时间至少1个月,故三季度供应会相对紧张,价格维持在目前180-220元/kg、或者小幅增长应无问题。整体而言,对公司股权激励事宜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结合中报业绩预增情况,调高对公司08、09年的盈利预测至每股收益2.5元、2.63元,考虑到公司业绩对维生素价格波动高度敏感度,维持前期“买入-A”的投资评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04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