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省农信社16条举措支持乡村振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期,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金融支持云南乡村振兴战略的16条措施意见。
  云南农信社提出,力争到2022年,全省农信社服务乡村振兴实现“12500”目标任务,即:农户贷款、小微企业贷款、高原特色农业贷款、地方政府债券等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资金净增额突破1000亿元,其中2018-2020年每年不低于200亿元,符合条件的行政村100%建成信用村,用POS机或自助设备等各类机具实现全省行政村100%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用评级面达到100%,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贷获得率达到100%,扶贫小额信贷年度计划完成率达到100%。
  围绕“产业兴旺”主线,云南农信社将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力争每年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净增额不低于6亿元;大力支持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产业特色农业发展,力争每年支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资金净增额不低于35亿元;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建设,力争每年支持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建设的资金净增额不低于4亿元;大力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区的园区建设,力争每年支持园区经济发展的资金净增额不低于8亿元。
  围绕“生态宜居”主线,积极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合理发放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物流、信息等与公共服务相关的实体经济贷款,择优支持商业化运作、现金流充足的垃圾发电、污水处理、节水净水等民生工程;积极支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积极支持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高山草甸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支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项目;积极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积极支持滇中引水工程,重点支持农村污染土地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农业生态项目,对于符合“绿色信贷”准入条件的项目,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围绕“生活富裕”主线,深入推进金融扶贫,精准识别扶持对象,逐村连片、逐门逐户开展实地调查,做好贷款的评级与授信工作,做到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优先保障其信贷资金需求,力争每年支持脱贫攻坚的资金净增额不低于10亿元;全力做好农户信贷服务,积极运用各项扶持类贷款,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支持农民就业创业,支持农户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行动,力争每年支持农户生产生活的资金净增额不低于50亿元;全力拓展消费信贷和民生金融业务,积极推广电子支付、移动支付、金融社保IC卡、惠农贷记卡等服务,力争每年支持居民消费的资金净增额不低于12亿元;优化小微信贷服务,围绕县域先进制造业、大健康、现代服务、快速消費等特色产业及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行业,深挖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小微企业资源,力争每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资金净增额不低于75亿元;支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逐步推行农村信用社网点与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有机结合。
  围绕“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主线,提质升级“阳光信贷”工程,打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公开透明、可追可查的信贷通道;积极支持增信体系建设,与各级政府加强沟通合作,有效利用涉农风险补偿基金、小微企业担保基金等政府增信机制,大力推广“政府增信+银政共管”模式,进一步破解“三农”信贷业务信息不对称难题,提升农村地区申贷获得率和信贷覆盖率;大力推动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积极参与农村征信体系和农户信用档案库建设,搭建以“数据库+网络”为核心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信用体系覆盖面和应用成效;深化普惠金融“村村通”建设,主动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发挥农村信用社网点优势,继续推动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扩大优化农村金融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23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