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健康险成为业内看好的“新赛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行业回归“保险姓保”的背景下,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的健康险业务成为身处转型过程中的众多保险公司瞄准的一片新“蓝海”。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健康险业务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保险业中不容忽视的一个亮点。而随着保险公司不断押注加码健康险业务,再加上政策层面和需求层面的多重利好,健康险的未来发展拥有值得憧憬的广阔空间。
  万亿规模并不遥远
  银保监会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0722.86亿元,同比下降3.41%。相比之下,不难看出,健康险保费收入的强劲增长为拉动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最终由负转正贡献颇多。
  事实上,近年来,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013年至2018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123.5亿元、1587.18亿元、2410.47亿元、4042.50亿元、4389.46亿元、5448.13亿元,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30.22%、41.27%、51.87%、67.71%、8.58%和24.14%。除在2017年增长步伐有所放缓外,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总体上实现了快速增长。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披露,健康险业务总量在过去5年内增长近4倍,预计到2020年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将达到1.3万亿元,未来5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45%。
  在保费快速增长的同时,健康险的业务规模也在迅速扩张。数据显示,2018年,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0770.08亿元,由此来看,健康险保费收入已相当于产险业务保费规模的一半,超过寿险业务保费规模的四分之一。此前发布的《中国商业健康保险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课题报告》则显示,如果以2012年至2017年间保费收入5年复合增长率达38%为依据,可以预计到2020年健康保险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详细剖析我国健康险市场的现状更有助于探究健康险快速崛起背后的动力源泉。从险种情况来看,疾病险特别是其中的重疾险是当之无愧的“主力”。2017年,主要为长期重疾险的疾病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6.9%,占比则达56.8%。此外,医疗险占比为32.3%,护理险占比为10.8%。一份最新的行业交流数据则显示,2018年,疾病险保费收入占比上升至65%,医疗险占比小幅增加至34%,护理险占比缩减至1%。重疾险的蓬勃发展其实并不难理解。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增加以及健康意识增长,消费者更易接受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疾病险特别是重疾险产品。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重疾险缴费期限长、保障期长、现金流稳定,且保险风险高、内含价值高、件均保费高,同时渗透率低,保障缺口大,因而备受青睐。有研究表示,未来,随着数据和定价模型的改善,重疾险的市场空间还有望进一步实现突破。
  险企转型的新“抓手”
  在监管层推动行业回归保障本源的背景之下,保障型业务是保险公司加快转型的重要发力点,其中的健康保险也就成为了推动险企转型的重要抓手。
  以新華保险为例。新华保险发布的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新华保险的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为222.29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33.9%。其中,首年保费为78.44亿元,同比增长12.8%,续期保费为143.85亿元,同比增长49.1%。同时,健康险业务占比为32.8%,较2017年末提升了4.2个百分点。健康险占比逐年增加,也成为驱动新华保险新单增长的重要因素。2018年,健康险首年保费在新华保险首年总保费中占比为55.5%,较2017年末提升了20.4个百分点。在2018年年底的公司开放日上,时任新华保险董事长兼CEO的万峰曾表示,现阶段,健康保险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可以看到,2018年以来,新华保险频频在健康险业务上发力。例如,2018年一季度,新华保险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无忧D”,只有50岁以上的消费者可以投保;同时,自2018年7月起,新华保险还将此前在广东试点销售的“多倍保”产品面向全国销售;此外,新华保险还推出了市场上的首个心脑血管附加险。在2019年的“开门红”营销活动中,新华保险也采取以健康险为主导、年金险为补充的策略。
  此外,还有一些保险公司以健康险为切入点,积极展开健康管理生态布局,以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太保寿险董事长徐敬惠近期表示,寿险公司可以整合多元化健康保障产品,建立广泛的合作网络,强化有关健康管理的延展服务,形成医疗服务、健康管理、药品福利和商业保险产品完全打通的管理式医疗服务模式。保险公司一方面与服务提供方建立联系,通过购买服务或直接入股,获得标准化服务产品;另一方面与客户建立联系,向客户提供从健康管理、疾病诊疗到后期护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个性化、全方位的健康保障和服务需求。
  拥有充足发展动力
  健康险已经成为备受业内看好的一条“新赛道”。从多个维度来看,健康险的未来发展都拥有坚实的支撑,随着多重利好进一步释放,健康险市场的发展更加值得期待。
  首先,就政策层面而言,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实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也有望搭上顺风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原保监会在《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发展多元化健康保险,其中内容包括完善商业健康保险顶层设计,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补充医疗保险,大力开发各类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全面推开个人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等。
  其次,在需求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健康保障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和释放,健康消费正在成为消费领域的新热点。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庞大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使得失能险和护理险的市场需求日渐旺盛。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一份调查显示,这两类保险的购买意愿占比远高于实际购买占比,发展潜力巨大。伴随长寿时代而来的是大病与慢病的发生率在显著提升,目前中国慢病患者已超过两亿人,个性化、针对不同带病体、定制化的健康保障及健康管理产品的需求正在增长。此外,近年来跨境医疗呈现增长态势,中国正成为世界医疗旅游的主要客源国之一,这无疑显示出商业健康险产品迫切需要增加有效供给。   最后,还不应忽视科技在推动健康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健康险与互联网技术的“亲密接触”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爆款”屡见不鲜。而在营销渠道方面,对于成长于网络时代的90后、00后们来说,互联网平台和情景化的保险体验也有助于提升年轻群体的保险意识以及对于保险的接受程度,从而为今后的健康险消费增添主力军。
  把握健康险发展机遇期
  面对健康险崛起的新机遇以及行业潜存的痛点,保险公司应如何把握健康险行业发展方向?业内普遍的声音是健康险应与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保险科技等业态协同,推动健康险全生命周期创新。
  业内人士建议,保险公司可以将健康保险与健康服务相结合,在服务上发挥竞争优势,从而形成突围路径。险企还可以将保险资金与健康产业资本投资进行融合,使资产端与负债端相结合。比如,以健康管理为切入点,介入健康资讯、就医绿色通道、慢病管理、健康档案、移动医疗服务等来整合系列的大健康服务,构建涵盖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医疗护理等覆盖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产品的服务化与流程化。
  再如,保险公司可构建健康服务体系,发挥保险资金优势,有选择地切入健康产业的投资和布局,与健康管理公司、医院、门诊、体检、护理机构、养老社区等积极互动。从目前险企的动作来看,泰康人寿、平安人寿等多家险企通过轻、重资产两种路径投资医院,建设养老社区或与医疗机构合作推进相关项目。
  科技的推动力无疑加快了健康险数字化变革的步伐。有研报表明,未来3至5年,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应用将对健康险创新、市场竞争产生更大影响。增加人工智能应用,可能是健康险业务的关键竞争力。“人工智能+医疗”正在成为巨头企业发展布局热点,包括辅助诊疗、健康与慢性病管理、基因检测、机构智能化管理等应用,推动了智能化的人机交互、个性化疾病预防、精准治疗与精准健康管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商业健康险还需紧跟国家监管政策,与政府医保政策因地制宜地结合是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关键。保险公司凭自身力量深入服务方的难度大,因此,必须依靠政府力量,积极配合政府各部门,深度参与医保业务和医药改革,在为医保节省开支的同时,商业保险公司也可实现合理控费。
  从保“钱”到保“健康”
  “过去很多年都是理财类、年金险销售占优,消费者觉得可以返钱,所以公司为了迎合市场也一直大力推广。最近几年,公众的保险意识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购买商业健康险。”作为某大型险企销售人员,从业三年的王女士这样描述她所经历的变化,“据我观察,现在人们购买保险的结构和倾向确实跟原来不一样了。”
  作为保险市场一线参与者,王女士直言,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险企,对健康险的关注度都在提升。“我们公司属于传统寿险公司,在行业中比较有代表性。公司层面现在主推中长期健康险产品,而且力度正不断加大。而在销售方面,目前仍然是以基于线下代理人渠道作为销售主力。”她说,像重疾险、健康险提成比较高,大家的销售热情也很高。这两年,周围同事依靠健康险收获百万年薪的并不鲜见。
  对于健康险市场的未来前景,王女士十分看好。“人都会生病,所以像健康险、重疾险这类产品就是给人们生活托底的。现在大家的保险意识逐渐提高了,也具备相应的经济能力,所以健康险销售肯定是巨大的蓝海。”王女士说。
  市民李先生表示,自己关注健康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年春节决定給家里老人买一份。“确实很有必要。作为独生子女,我感觉压力还是挺大的,就怕老人生病,毕竟住院治病还是挺贵的,而且一些项目还没有被纳入医保需要自费。虽然很多健康险是消费型的,但是每个月几百块钱的保费跟大病医药费相比还是能够接受的,而且上了保险后会觉得踏实很多,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李先生表示。
  不过,让王女士一直担忧的是,年轻人的保险意识尚且不高。“就目前来看,不论是传统寿险公司还是互联网保险,很多健康险都是子女出于孝心在给父母买。”王女士认为,年轻人更应该给自己买保险,因为年轻人患大病造成的损失将更大,包括治病支出、工作收入损失等。作为家庭支柱的年轻人是更有必要购买健康险的群体。“我相信,购买消费健康险的年轻人将越来越多,这也契合了国家政策的鼓励方向。”王女士表示。健康险蓝海可见,消费者也更加理性。王女士介绍说,如今的消费者对于健康险的态度,不再是“跟风”“图便宜”“买个新鲜”,而是仔细进行多家对比,做到更加审慎地选择产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23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