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酒后驾车的危害、原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酒后驾车导致了大量的交通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酒后驾车治理已成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中的重点。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力争从源头上堵住酒后驾车行为的发生。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公众的交通安全。
  关键词:酒后驾车;危害;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4-0032-02
  一、 引言
  酒后驾驶顾名思义就是在喝酒后驾驶车辆,它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酒后驾车分为饮酒后驾车、醉酒后驾车两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血液、呼气酒精含量值与检验》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为饮酒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100毫升为醉酒驾车。
  二、 酒后驾车的危害
  (一)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
  饮酒后,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二)产生视觉障碍
  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视野大大减小,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三)产生心理变态
  在酒精的刺激下,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不计后果、胆大妄为,对周围人的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干出一些力不从心的事。
  (四)酒后驾驶员意志薄弱
  饮酒后驾驶员易困倦,开车睡着了,把人撞了他都不知道,事故危害性、公共安全的危险性非常大。表现为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据统计,驾驶员酒后开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
  开放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各项事业飞速发展,道路交通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车辆的迅猛增加、交通流量的大幅增长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另一方面由于个别机动车驾驶员严重不负责或违反交通法规,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屡屡发生,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 酒后驾驶之所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头脑兴奋,超速行驶
  交通安全对每个驾驶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安全是第一位的。只要车轮一动,车辆上路,就存在安全与不安全的问题。作为驾驶员要正视它,认真对待它,不能有任何疏忽和麻痹大意。但是,有些驾驶员却抵挡不住酒香的诱惑,明知喝酒不利于开车,但心怀侥幸,违规喝酒。结果在酒精的作用下,大脑异常兴奋,超速行车,抢道而行。结果车越开越快,人越来越危险,车辆一旦越过了它的制动安全区就会失控,这时出现“突发”情况就非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思维方式片面,盲目行驶
  正常情况下,要求驾车时的驾驶员根据路面的各种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置,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对同样看到的事物可能做出不同的判断。比如在过交叉路口或超越停滞不前在路边的车辆时,有经验的驾驶员虽然未发现路边的障碍,但他也会想到路边可能会有情况,会做出减速鸣号并采取相应措施。而酒后行车的驾驶员在酒精的作用下,不可能有清晰的思维,在头脑中容易产生麻痹思想,有情况而不能果断地采取应急措施,盲目行驶,最终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时空观念滞后,仓促行车
  正常情况下,驾驶员在运行中要具有一定的超前的时空观念,做到运行时间与空间相统一,以做到前方行车与空间发生的冲突时,能有预见性地降低速度,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在人们喝了酒后,往往会在大脑中出现一片混沌状态,头脑朦朦胧胧,对周围的一切事物熟视无睹,出现一种“真空”状态,尤其是喝酒过量后更容易出现这种状态。这时一旦驾车行驶,在酒精的作用下,就会失去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仓促行车、造成事故。
  (四)心理緊张,违规行车
  酒后驾车的驾驶员,一般都会产生一种害怕的心理,他们既害怕被交警查到而受到处罚,又害怕因头脑不清,酿成交通事故。因为过分的担心会造成精力分散,导致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到驾车行驶上来,这时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控制,或违章超车、违章会车、判断错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反交通标志、标线等,凡此种种都给交通安全留下隐患。
  四、 酒后驾车造成的影响
  酒后驾车自然会造成一定的严重后果,种种事例可以说屡见不鲜。具体说来,其影响可以大致包含几个方面:
  首先,酒后驾车酿成事故后,给当事人双方造成直接伤害。
  其次,酒后驾驶造成事故后,会给家庭带来不幸,给当事人的财产带来损失。
  再次,酒后驾车造成事故,也会给社会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车祸猛于虎,道路交通事故已越来越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已被世界很多国家和人们形成共识,可以说对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重要的影响。
  五、 酒后驾车的预防对策
  (一)从根本上治理酒后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
  单靠交警部门堵、查、管、处是达不到目的的,必须形成全社会的监督、疏导氛围,需要用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从源头教育、预防、严管、严治、严惩、严处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寻找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点
  让“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成为一种社会美德。有酒不喝不行,喝酒不劝不行,劝而不喝也难,这就必须通过正确引导,把劝酒、饮酒的陈规旧俗引导到理性化轨道上来。
  (三)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力争从源头上堵住酒后驾车行为的发生。宣传教育是交通管理工作的舆论基础,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从源头上杜绝酒后驾车这一行为的根本保证。要在全体机动车驾驶员中间,大力宣传交通法规及政策,向他们讲清因喝酒而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危害,讲清遵章守规是追求经济效益和追求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增强驾驶人饮酒不驾车、驾车不饮酒的自我约束力,提高自觉性,做一名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驾驶员。
  (四)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切实维护公众的交通安全。作为交通法规直飞单位的交警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做好对行车驾驶员的安全检查,认真查处那些不守法规、视生命和财产为儿戏的酒后驾车人员,依据有关法规要求对酒后驾车人进行严肃处罚,对已造成事故的更要依法从重处罚,以严惩严罚来有效阻止酒后驾车行为的发生。对酒后驾车的违法现象,作为日常执勤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形成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决不能形成集中整治严管,平时疏于管理、视而不见的恶性循环。对情节较重的酒后驾驶员一定要依法执行拘留或取消驾车资格,从而杜绝酒后驾车。
  (五)加大科技应用
  增加执法检测设备。酒精检测仪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检测设备,但配备数量少,需增加基层交警部门的配备数量。另外,需进一步研发易操作、易携带、准确性高的检测设备,提高对酒后驾车的检测水平。
  六、 结论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份、地位,无论被动与主动,都是道路交通的参与者,道路交通安全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酒后驾车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它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酒后驾车肆意地亵渎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愿天下所有驾驶员谨记“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的血的教训,让悲剧不再上演,让我们以生命的名义,谢绝酒后驾驶。
  参考文献:
  [1]栾颖娜.论我国“酒驾”问题的治理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0(1).
  [2]朱靖利.关于酒驾行为之立法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52).
  [3]王毅.整治酒后驾车违法行为需要长效机制[J].综合运输,20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98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