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管理学理论发展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黎琴

  [摘要] 现代管理理论呈现着多样化的特征,特别是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管理科学研究,出现了系统管理学派、决策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多个流派,呈现出管理的“丛林”。
  [关键词] 管理学研究方法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但以泰勒(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的原理》以及法约尔(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为管理学诞生的标志,那么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至今不到100年。在不足100年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者与学习者实践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
  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人韦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管理、管理职能分析、古典组织理论等,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物”的管理,研究方法以工业工程方法为基础。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以梅奥韦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及随后发展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研究的重心转向“人”,研究方法上注重采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实验研究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后,管理学的发展被孔茨描述成“管理理论丛林”的阶段,孔茨的两篇著名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分析归纳得出,截止1980年为止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11个学派,包括管理程序学派、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各个学派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提出各自的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也体现了多样性和创新性,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管理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孔茨认为所谓“学派”更适合称为“方法”。
  
  一、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研究方法引入管理学研究领域
  
  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系统中各部分即使并不优越,但构成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的统一整体却可产生优越的功能。反之,即使各部分是优越的,缺乏协调统一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整体可能并不优越。系统论应用于管理科学,是用系统理论和观点来考究企业组织,分析组织的构造是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及管理过程进行系统性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实现管理的最佳目标和效率。控制论描绘了管理形态和运动规律的多样性,强调系统的反馈和前馈控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反馈控制、功能模拟和黑箱辨识。信息论将运用概率论等方法研究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科学引入了管理研究。以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为代表的系统自组织理论,重点研究系统自发形成具有充分组织性的有序结构的内在机制。这些理论将组织看作系统,不仅关注系统的各个部分,而且更加注重系统各个部分的联系,信息的传递、控制及系统的自组织因而成为各不相同但是又紧密相关的一个体系,强调实现组织的整体功能和效率。
  
  二、以数学(包括统计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引入
  
  近年来,数学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越来越活跃,主要运用于建立模型和进行定量分析,常用的数学包括统计学、组合数学、数学规划、离散数学等。所谓定量分析,就是用数学的语言(数学表达式、图、表等)和数据(数字、符号、图片等)描述所研究对象系统的状态并分析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研究活动或内容。尽管一些人指出单纯的数学模型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实的复杂的管理问题,更不能完全替代人的管理,但是以管理科学学派为代表,以数学为基础的定量研究方法正在管理领域的因素量化、建立模型和定量分析方面展开研究,特别在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数学研究方法正在深入渗透管理科学研究领域。上面提到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也主要是以运筹学等数学理论为基础,包括数学规划(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对策论、决策论、排队论和可靠性理论等,由此可见,系统分析也是定量化分析,分析方法是组织管理技术,管理中的最优目标选择、统筹规划、人员匹配以及计划决策等无一不是系统论(运筹学)所包容的内容。根据John G. Wacker的研究,1991年~1995年运营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的研究表明,55.19%的论文都采用了数学分析方法。
  
  三、案例研究方法的使用
  
  经验主义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两个管理学派都高度重视案例研究方法,虽然二者在研究思路上又各有不同――经验主义学派侧重于研究个体企业管理实践,在服务于个案研究这一目标之下,才考虑做多个企业案例的比较研究与归纳、概括;而权变理论学派侧重于通过多案例研究,归纳、总结出若干基本模型,以指导管理实践。例如,经验学派彼得・德鲁克受通用汽车的雇佣,对其组织结构进行案例研究,1946年出版的《公司的概念》便是这一研究的结晶。《公司的概念》出版四年后,几乎所有的西方大公司都开始按照德鲁克的理论框架重组自己的公司组织结构,甚至连大学和教会都试图从这部著作中汲取组织改造的灵感。目前无论是在战略管理或组织管理领域,还是在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管理、生产作业管理、信息技术管理领域,都可以看到丰硕的案例研究成果。战略管理、目标管理、计算机集成制造、项目管理、流程再造、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核心能力、公司文化、追求卓越、知识管理、平衡计分法等等都存在出自于案例研究过程的产物。例如,Prahalad和Hammel(1980)对日本电气公司(NEC)与美国通用电话电报公司(GTE)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总结出NEC告诉成长的经验时提出了核心竞争能力。经验或案例学派的主要观点大致如下:(1)管理应侧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纯粹理论的研究;(2)管理者的任务是了解本机构的特殊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处理本机构对社会的影响相对社会的责任。德鲁克认为,作为企业主要管理者的经理,有两项别人无法替代的职责。第一项职责是创造出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的真正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把投入于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较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第二项特殊职责是在其每一项决定和行动中协调当前的和长期的要求。为此,每―个经理都必须:制定目标和措施并传达给有关的人员;进行组织工作;进行鼓励和联系工作;对工作和成果进行评价;使员工得到成长和发展。(3)实行目标管理的管理方法。当然,经验主义学派的方法由于强调经验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原理和原则,无法形成统一完整的管理理论,而且,过去所依赖的经验未必能运用到将来的管理中。正如孔茨在他的书中指出的:“没有人能否认对过去的管理经验或过去的管理工作‘是怎样做的’进行分析的重要性。未来情况与过去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确实,过多地依赖于过去的经验,依赖历史上已经解决的那些问题的原始素材,肯定是危险的。其理由很简单,一种在过去认为是‘正确’的方法,可能远不适合于未来情况”。
  
  四、经济学研究方法进入管理学研究领域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的科学,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对“特征性事实”的解释,所谓特征性事实就是已经被确认的在现象中反复出现的重要特征。虽然经济学和管理学在人性假设、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方面都有诸多不同,但是经济学要求对特定费用与效益进行比较,旨在优化行为,以最低限度的支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这种经济原则对管理学的研究也是有重要影响的,管理学中的价值工程就是经济学方法的一种使用。20世纪70年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研究引入了不完全信息,使企业理论迅速发展为一门全新的微观经济学分支。企业理论是近二十多年来成长最为迅速的经济学研究领域之一,以严格数学模型为基础的“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都可以归属于企业理论领域。企业理论旨研究企业的本质和界线、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和企业的层级组织的内部结构等问题。由于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现代公司或现代企业的认识,以至于人们以为这是管理学的进展,把一些在这方面稍有研究的人看作是企业管理专家。此外,企业战略问题成为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和管理学中的战略管理共同关注的焦点,研究市场运行的产业组织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非合作博弈方法以后发展迅速,其研究企业间博弈行为方面的成果对企业战略分析极富指导意义。例如迈克尔・波特(M・E. Porter)的《竞争战略》(1980)中的五种竞争力(进人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集聚)、价值链的分析,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企业不同的战略决策。由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性,目前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很难区分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研究成果。西蒙因对组织内决策研究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事实也说明经济学管理学的交叉性以及经济学研究方法已经引入管理学研究。
  纵上所述,管理理论的研究及其方法的使用是从不同角度对管理实践的研究,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同时各种方法也开始呈现交叉性,例如我们会以系统的观点分析现实管理问题,同时运用数学包括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的经济学分析,力求找到解决方法。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目的总是致力于组织管理的效率,包括短期和长期效率的改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4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