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准扶贫视觉下昆明少数民族工艺经济价值开发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的“原生态”体现。昆明精准扶贫地区大多为少数民族地区,除了传统农产业发展之外,许多地区大多都拥有特色突出、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资源,却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甚至“任凭雨打风吹去”。通过研究及产品创新与开发等积极探索,真正将资源变资产,无疑能在昆明精准脱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民族工艺;扶贫;经济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為“2019年度昆明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成果(之一)”基于精准扶贫视觉下昆明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经济价值开发及市场适应力研究(KSGH1911)研究成果。
  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的“原生态”体现。昆明精准扶贫地区大多为少数民族地区,除了传统农产业发展之外,许多地区大多都拥有特色突出、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资源,却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甚至“任凭雨打风吹去”。通过研究及产品创新与开发等积极探索,真正将资源变资产,无疑能在昆明精准脱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昆明精准扶贫地区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发展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昆明东川区阿旺镇关中村与昆明学院是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定点扶贫地区。 受自然、历史、区位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昆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相比,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
  落实国家的规划,释放脱贫攻坚发展潜力,把民族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适应地方治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推进。使民族地区特色生产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振兴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势在必行, 但在振兴的同时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政府保护手段的单一、民间传承理念落后导致价值导向有所偏差
  目前,仅仅认识民族手工艺文化的资源优势和手工艺产业的发展价值,将民族特色手工业的生产性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进一步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业与旅游产业、民族特色手工业与港口贸易、民族特色手工业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有机联系等,还不够充分,还没有被纳入系统规划议程。从而导致民族手工艺文化遗产保护仍然是在政府或它的资源开发的民间自发状态为价值不能被充分激发。
  民间传承缺乏创新意识,被动的传承传统图案纹样,造型设计没有太大的突破与改变,与市场审美需求脱节。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手工业,要解决少数民族文化进课堂、进职业教育等问题,开展创新研发、交流培训等文化帮扶。
  (二)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和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在国际手工业市场和资本加速扩张的形式下,被动地融入其他国家的手工业品牌中,导致我们自己的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从工艺制作、工艺造型等多方面形式的流失,失去了自主创新设计和发展。
  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手工业,要进一步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创建立手工艺品牌,促进手工艺品产权保护和交易。鼓励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注册手工业商标,进行“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志”的商标或品牌注册,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手工产品制作和企业品牌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区域文化品牌发展,以质量为基础,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商标注册和品牌保护为重点,形成具有不同区域特色的“标签”。发展各具民族地区特点的手工业品牌,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手工业知识产权的法律援助,减少手工创意产品的创新、生产和销售之间的中间环节壁垒,开辟少数民族手工创意产品的分销渠道。
  (三)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导致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产品与市场脱轨
  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相对于物质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文化创新要求,对传统文化的挖掘继续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逐年扩大生产规模,但在其销售过程中却暴露出许多发展的瓶颈:传统样式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市场日趋萧条,经销商深感工艺品不好卖,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以及互联网文化;消费者普遍感到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缺少创新、民族特色体现不足;昆明市场上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大多是装饰功能,实际具有使用功能的不多,不是必需品;这些因素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昆明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发展,针对以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让昆明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市场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并且更好的发展下去发扬光大,值得我们深思。
  二、昆明东川区阿旺镇关中村少数民族民间工艺(陶艺)现状
  东川原为彝族的发祥地之一,在东川的阿旺镇、红土地镇(原法者乡)、原姑海乡、汤丹镇、舍块乡等散落着许多彝族聚居村。东川区阿旺镇关中村生产和使用的陶器大多为传统的陶罐如(图1)。
  陶器造型样式普通、价格低廉并无太多地方特色,也不具备什么技术含量,很容易生产和制作,大多在农贸市场和街边售卖,并且与云南其他区域的陶艺产品没有太多的区别,也缺乏创新和特色。
  三、针对东川区少数民族民间工艺(陶艺)的研发
  手工艺产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生产过程绝大部分是由手工制作而成,是现代化、规模化生产无法替代的。不论是设计还是每个图案的雕刻都倾注了生产者的心血、智慧以及生产者对本民族深厚文化的了解与领悟。最终,通过生产者的设计创意,使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得以精妙的结合。
  针对目前东川区阿旺镇关中村的陶器,我们进行了一个手工杯系列产品(图2)的研发,把常见的马克水杯进行外观的创新设计,利用人的五官:眼睛、嘴进行夸张手法处理后融入到手工杯的造型设计中,二者浑然一体,既有实用性也有观赏性。
  这种造型设计很受市场欢迎,专利申请后,利用工业化磨具批量生产,即可保留手工的质感,又能降低成本。好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在设计与制作上需要进行市场商业的转化和创意,通过对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进行视觉化的构思和艺术创意,以此来符合市场需求和价值体现,如果拘泥于传统的形式、手法和视觉感,会在市场的销售中削弱消费者对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兴趣与购买欲望,大大的降低市场份额。
  总结:
  少数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发展是建立在自然生态、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发展的,与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有紧密关系,在造型设计上包含特殊的符号纹样、历史、神话传说等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展:一是工艺传承与市场转化。二是手工艺样式、符号、内容的传承和设计转化。三是当代民间工艺的再设计与运用。
  参考文献:
  [1]马世勤、孔祥莹、臧影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现代行销的新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21期.
  [2]来亚红,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和对策探讨,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20期.
  [3]李灿松、周智生,鹤庆新华村民族手工艺传承机制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8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05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