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大湾区的对标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湾区”作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全新模式,已经发展成当今全球经济的增长极与技术变革的引领者。目前,已经形成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共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则有望成为第四大湾区。通过数据对比与方差分析,检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别湾区的潜力。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与劣势后,本文提出加快湾区产业发展、提升湾区国际竞争力、加强湾区基础设施等建议。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对策
   一、引言
   “湾区”作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全新模式,已经发展成当今全球经济的增长极与技术变革的引领者,从规模效应角度看,至今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共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则有望成为第四大湾区。在经济新常态下,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转型进程中的核心地区和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探索如何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湾区的实证分析
   1.规划概述
   2015年3月,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首次提出要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过长达四年规划研究后,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香港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市、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500万人,是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未来将打造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主要数据
   2015年,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粤港澳大湾区概念首次提出。因而,本研究将2015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初始元年。根据世界银行、WIND数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财富》、《QS世界100强大学排名》整理,经梳理相关数据,可得出下表。
   3.方差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兴的湾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三大世界湾区对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实力如何。就此,假定粤港澳大湾区有能力跻身世界级大湾区,反之,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级大湾区有较大差距,即:
   此处,选取面积、人口、GDP、第三产业比重(%)、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量、最具创新力企业(家)、世界100强大学数量等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表2显示,显著性概率P=0.031小于0.05,表示四个组的数据不具有方差齐性。表5显示,不假设等方差两种情况下,显著性概率P=0.024小于0.05。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没有显著性差异,即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设世界级大湾区的能力。
   三、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劣对比
   1.粤港大湾区的发展优势
   (1)背靠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协作的核心区,对外货物贸易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对外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六分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国两制”特殊制度优势,国际化程度高,全球资源集聚能力强,拥有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拥有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等国家级合作平台,具备先行先试的优势。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偏向侨文化,开放度更高,更适宜新理念、新制度、新机制的植入,有着更加年轻、更加朝气的氛围。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为10.9万亿元,按单一经济体计算,经济总量居全球第第11位。
   (2)具有较大的后发潜力。与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这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面积、人口、GDP规模、金融业、港口群上都已可等量齐观。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分别是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的1.5倍、3.1倍和2.6倍。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分别是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的1.6倍、8.9倍和2.9倍。依托世界级空港群和港口群,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贸易总额、集装箱吞吐量、旅客量等在全球湾区中独占鳌头。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年增长7%,纽约湾区年增长3.5%-2.5%,东京湾区年增长1%。经济发展预测的数学模型显示,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将超过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在世界四大湾区中GDP总量排名第一。
   (3)全球前列的创新能力。随着创新要素加速流动,粤港澳大湾区正加速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创新市场和试验发展创新市场的双中心,2018年广深之间合作的发明专利有292件/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为20259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深圳-香港蝉联全球第二大创新集群,超过了美国硅谷的圣何塞-旧金山创新集群,排名在日本东京-横滨之后。2019年世界500强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20家企业入围,出现了华为、中兴、比亚迪、华大、大疆、腾讯等一批源头创新型的科技企业。
  (4)世界级的金融实力。《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6)》显示,纽伦港仍旧高居全球金融中心第一梯队,纽约、伦敦和香港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国际金融中心,这三个城市也是排名前三的世界一线城市(Gawc)。深圳跻身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名全球第九。在金融科技领域,广州、深圳、香港均进入金融科技中心前十名。香港拥有港交所和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深圳拥有成熟运作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与此同时,广州正规划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上交所南方中心、粤港澳国际商业银行等,澳门正筹建湾区内第三间证券交易所。
   2.粵港大湾区的发展不足
   (1)发展阶段仍相对落后。从国际湾区经济发展的规律看,湾区经济的演变规律为: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粤港澳大湾区总体上仍处于港口经济和工业经济阶段,珠三角制造业十分发达,广州、东莞、珠海等城市正处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迈进的阶段,而香港、深圳等城市已出现创新型经济特征。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人均GDP、经济密度等指标,粤港澳大湾区都远不如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    (2)国际影响力明显不足。全球公认的世界级湾区只有纽约湾、旧金山湾和东京湾。其中,纽约湾是世界金融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媒体中心和政治中心,旧金山湾则是世界科技创新中心和美国西海岸的金融、交通中心等,东京湾则是世界级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内,除香港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整体而言,湾区国际化营商、环境全球影响力存在较大差距。
   (3)城市格局还在演变。粤港澳区大湾聚合力相对较弱,内部呈现出“多极”的均衡化态势,发展定位和产业分工上仍需进一步理顺。2018年,深圳GDP为2.422万亿元,香港GDP为2.4万亿元,广州为2.286万亿元,三者经济总量基本相当,在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上有同质化竞争倾向。广州、深圳、香港如何实现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4)要素资源流动仍较困难。国际三大湾区的优势在统一制度和统一市场,保证市场公平竞争,有效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商品和要素的流通。粤港澳能否进一步深化合作,迫切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在不同的制度与城市之间,暂未能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真正高效便捷地流通。珠江口东西两岸长期“东强西弱”,湾区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跨界基础设施衔接不够通畅,珠江口东西岸间的交通连接依然薄弱。
   四、对策建议
  1.加快湾区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通信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交通及海洋装备制造等,积极推广自贸区成熟的试点经验,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进口岸大通关改革,推动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加快共享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拓展网上丝绸之路营销市场。鼓励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的金融创新活动,搭建金融机构与外向型企业的对接平台,鼓励开展基础设施项目、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国际营销网络建设等。
   2.提升湾区国际竞争力
   加强与港澳合作,利用港澳金融、人才等优势促进广东省企业走出去。积极利用澳门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强与香港投资推广署的沟通合作,鼓励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将境外产业投资与香港金融资本有机融合等。“走出去战略联盟”,共同开展对外投资,探索差异化经营,鼓励不同领域的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树立抱团出海、团队协作、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以大带小,以点带面,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3.加强湾区基础设施
   借助香港成熟的港口营运法规和管理体系,加快整合沿海沿江港口资源,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联合东莞、珠海、江门等港口,探索并建立与国际高度接轨的航运新模式。推動粤新欧、粤满俄、中韩快线等国际铁路班线跨越式发展,推进广州、深圳等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布局物流产业园和口岸功能区,实施海铁联运,形成全面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参考文献:
   [1]蔡赤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挑战[J].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5-14.
  [2]周永特.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形态的创业策略研究[J].经济界,2019年01期,01-010.
  [3]郑玉雯,薛伟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阶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年02期.
  [4]毛艳华,荣健欣.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与协同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04-109.
  [5]王辉耀,等.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J].全球化智库(CCG),2018年11月.
  作者简介:陈锐辉,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在读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472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