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隨着公立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作为医院最重要的资产,财务制度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部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严重滞后,暴露出诸多问题。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保证医院能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提高医院在新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同时也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规范管理医院固定资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固定资产 问题 建议
  一、引言
  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性不亚于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是医院顺利开展医疗业务的重要物质保障。目前,各级公立医院经过多年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固定资产越来越多,逐渐暴露出在实际工作中的许多管理缺陷,因此,公立医院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值得深入思考。
  二、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医院在运营发展中必需的物质保障;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能够促进医改,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有效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有助于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建设
  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提高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而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能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对医院运营与管理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管理存在账实不符现象
  在医院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房屋建筑物账实不符。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各个医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私建现象,或以维修的名义进行房屋改造、增加建筑面积或改变房屋结构等,但账面未进行相应调整。主要集中在各种价值不大、医院急需的项目上,这种建筑以平房或各种临时建筑为主,如职工食堂、俱乐部等。
  2.设备账实不符。一是由于相关配件的通用性,维修部门随意拆解,管理部门未及时履行维修报废手续;二是随意调拨,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设备更新换代快、需求量大,管理部门不履行相关的调拨、报废手续,导致账实不符,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空调、电脑等一般设备上。
  3.家具用具账实不符。按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大批量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家具用具均作为固定资产实施管理,如桌椅板凳,特别是各种会议室家具,流动性大,极易损坏,无法履行相关手续,导致账实不符。
  (二)设备使用效率较低
  1.医疗设备从采购到使用维护的不规范,导致使用效率较低。一是设备购买时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使用效率低。部分设备在购买时既无操作人员,又无安装地点,一味跟风,导致设备购买后长期闲置。二是设备购买时未进行病人结构分析,导致设备使用效率极低,造成浪费。三是部分急需的设备太老旧,受国家政策影响又无法及时购买,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维修成本高。
  2.一般设备由于管理不严或更新过快,造成极大浪费。如单体空调,因一时之需,大量购买,在使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由于装修、改造等,又全部换成中央空调,对拆除的空调管理无序;又如电子产品类资产,受国家采购政策影响,一年只能固定购买一至两次,各科室为避免需要时无法及时购买,在申报采购计划时虚增采购量需求,导致采购量过大,大部分设备长期处于无人使用状态。
  (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由于职能科室人员专业素质等因素,各科室分工不明确,工作职能职责不清晰,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刚性的认识不够,如采购控制制度、实物资产盘点清查制度等落实不到位,导致无序采购和实物资产管理混乱,清查盘点走过场,按财务提供的账面资产直接填报实物资产,盘点工作流于形式。
  (四)采购流程烦琐导致设备无法及时更新
  目前,医院设备基本采用政府采购和公开招标的方式,需经财评、挂网、招投标等一系列流程。这种采购方式虽然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采购环节的违规违纪现象,但从医院层面来看,对医疗业务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采购一台中型设备,正常情况下均需耗时3个月以上,如果是采购大型设备,甚至会超过1年以上,导致部分急需的设备不能及时到位,许多新技术得不到及时应用。
  (五)报废设备处置不及时
  医院固定资产特别是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受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国资委)管理,报废设备需经管理科室、医院、主管部门、国资委层层审批,一套流程下来,耗时较长,手续烦琐。管理部门为减少工作量,常常几年都不提请报废,许多无法使用的设备无序存放,无法清理,造成严重的账实不符和资产流失现象。
  (六)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现阶段,多数医院的资产管理仍依赖财务核算软件的固定资产模块,功能比较单一。一是不能满足职能科室对资产管理的需求,如缺少效益分析、维保记录、生产厂家等;二是不能满足临床科室对设备的管理需要,在目前信息化时代下,资产管理软件的客户端未能应用到临床科室,诸多数据的获取仅依靠外部提供,各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设备的情况不了解,无法及时调整科室发展的方向和重心。
  四、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重新界定固定资产概念
  目前,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规定,一般设备单价10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价1500元以上,使用寿命超过1年的资产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低值易耗品类的资产均超过标准,特别是专业设备,对医院来说,很简单的一个医疗设备均会超过1500元,其使用寿命刚好又是一年左右,这类设备建议也确认为固定资产。另外,手术器械类能独立使用、单位价值高、使用寿命不易确定,通常是以套为单位,里面包含多样手术器械,价值有高有低,这样的设备建议考虑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现行固定资产价值确定较低,而且比较笼统,未考虑行业特点,建议针对行业的不同,划分不同的确认标准。特别是医疗行业的专业设备,因单位价值较高,应当适度提高固定资产价值标准。
  (二)调整相关管理政策
  目前的管理流程烦琐,各级管理部门非专业人员较多,对此建议适当调整各项管理流程,对医院适当放权,特别是国有资产管理、设备采购等环节,一定价值以下的设备,由医院自行处理,报国资委备案,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的灵活性,以应对日新月益的医疗技术,确保病人能及时得到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治疗。
  (三)规范各种管理制度,加强医院自身管理
  1.提高实物管理部门员工的专业素质。目前,多数医院的实物资产管理工作由职能科室的非财务工作者承担,这部分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各异,对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缺乏了解,对资产管理不够重视,造成资产管理混乱。因此,应加强对相关员工的专业素质培训。
  2.加强考核,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会计制度发展到今天,各项管理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资产管理部门对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是主要原因,因此医院应在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上下功夫,通过考核制度来约束管理部门,使之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管理,及时履行各项手续,如调拨、报废、盘点等,使制度落到实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加强科室成本核算,将设备使用效率、折旧成本等与科室绩效工资考核挂钩。一是明确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计入科室直接成本,与科室绩效工资总额挂钩,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二是与科室负责人绩效工资挂钩,避免科室不计成本盲目申请购买设备、造成浪费。
  当前,根据会计制度要求,科室实行全成本核算,多数医院按会计制度将设备折旧计入科室成本,折旧期满后不再计入科室成本。建议为发挥设备最大功效,在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增加科室承担的折旧成本,在经营核算上分多次计提折旧,在第一轮折旧完成后,继续使科室承担折旧成本,第二轮可按原折旧成本的部分比例计算,直至设备报废。
  (五)加强资产效益分析
  就目前来说,多数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内容仅着眼于保障日常基础运行,而对固定资产的效益情况和使用效率分析以及相关的考核和监管等方面的关注比较少,设备效益分析工作开展相对落后。一是客观条件不允许,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滞后,许多数据无法获取。二是效益指标未纳入绩效考核,各科室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建议将设备效益分析这项工作纳入考核。加强效益分析,可以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完善医院管理,灵活配置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缩短就诊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社会效益。
  (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医院应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利用专业的资产管理软件,方便管理科室及时掌握资产情况,有助于相关人员随时监控资产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保證资产随时处于良性运行状态,使资产最大化发挥作用。
  五、结语
  医院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不仅能够为医院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引导,满足内部运营的需求,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医院经济管理及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进一步提高医院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与方法。因此,公立医院应根据自身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制定与自身相匹配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确保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以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浪费与流失现象,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整体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医院实现长远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为遂宁市中医院)
  参考文献
  [1] 唐彤.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途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34):128-129.
  [2] 张立荣.关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1):102.
  [3] 王瑛.基于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152-1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6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