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危机管理看华为的成功之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企业危机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突发事件,是一把双刃剑,企业面临危险的同时又蕴含着机会,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危机管理是一个计划与决策、动态调整、解决和员工培训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环境日新月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机遇和威胁。此时,危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华为公司为例,分析其危机管理的成功之处,对我国中小企业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华为;危机管理;成功之道
   一、前言
   华为作为我国的民营企业,近期却遭到美国的强制打压和封锁,而华为未雨绸缪,拿出了为期十五年的杀手锏“备胎”计划-海思,使华为在极限环境下得以生存。这完全得益于华为时刻具有危机意识,正是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危机管理使得华为脱颖而出,因此从危机管理来看华为的成功之道,具有重大意义。
   二、心系危机,艰苦奋斗
   1.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在菲特普的《危机管理》一书中,对《财富》500强企业高管进行了危机调查。80%的人认为现代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危机,就像人们不可避免地面临死亡一样。14%的人承认他们面临过危机的考验,危机在管理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危机管理应该随时做好。
   在华为的管理过程中,狼性管理已经成为华为的标志,狼性精神更是深入到每一个华为人的心中。因为狼有敏锐的嗅觉,能够敏锐地观察周边的危机,时刻保持警惕意识,设想自己处于一种极限生存的环境中,如何生存,如何发展,一直处于居安思危的状态。
   华为强化每一位员工的危机意识,并使这种危机意识良性循环,让员工时刻感受到个人利益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危机密切相关,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层也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做好危机管理的准备,使之成为企业发展规划的一部分。正是在这种危机意识的影响下,每一位华为人将危机感转换为时刻鞭策自己的动力,艰苦卓绝、不懈奋斗,使企业永远走在创新的路上,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2019年华为面对美国的全面打压,华为又创造了一个奇迹,“备胎”海思作为华为科技的基石,不仅让华为挺过危难,还让华为成为最新科技技术领域的黑马,令世界震惊。可见,华为的危机管理做得非常成功,任正非十五年前的未雨绸缪早让华为设想在极限生存的环境下,如何生存和发展,于是就有了海思的诞生。所谓的极限生存环境就是当别人切断自己所有的供应链与面临极限打压和挑战时,我们都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生存和发展下去。华为的这种居安思危和备胎计划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一个国家、企业或个人,都应该努力打造安全的防火墙,当危机来临时,才能在危机中生存、成长和蜕变。
  2.艰苦奋斗是“过冬”的棉袄
   华为创业初期,没有任何背景,资源更是尤其紧缺,研发人员只有五六个,为了尽快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他们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弥补不足,克服困难,日夜研究技术解决方案,不分昼夜、不分周末、不分节假日,一次又一次地研制和试验产品。累了就躺在垫子上,醒来后继续工作,逐渐形成了华为的“垫子文化”。正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為华为赢来了“过冬”的精神棉袄,成为应对危机的最佳利器。
   为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任正非访问日本,研究分析了日本实业界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低增长、零增长和负增长的十年中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他发现,这些企业虽然多年没有增加工资,但社会依然安宁祥和,人们仍然在努力工作。考察回来后,任正非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于是居安思危,时刻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他认为艰苦奋斗必然带来繁荣,繁荣以后若不再艰苦奋斗必然丢失繁荣,借此号召全体员工重拾创业初期时的艰苦奋斗状态。因此艰苦奋斗便成为了关乎企业生存的核心文化。
  三、临危不乱,另辟蹊径
  1.面对危机,做好公关
   事实上,危机管理是一种紧急公共关系。一旦发生事故,企业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公众压力将处于极限状态,组织的公共关系将处于紧急状态,如果危机事件处理不好,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能够妥善处理危机公关,企业便可以借助此次危机扭转局面,赢得机会,危机过后树立更好的形象。
   华为的“低调”是出了名的,在媒体面前一直是以“低调”的姿态出现,但是在遇到危机时,又懂得如何做好公关。华为公司内部早就设有了自己的广告部和宣传部,广告部主要负责专业媒体的产品广告和产品展示,同时协调与外部媒体的关系,从而保证两者之间的“进退有度”,宣传部主要面对公司的内部。
   华为在2006年一名员工的“过劳死”事件,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公众也将矛头指向了华为,认为华为的绩效管理和加班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了员工胡新宇的死亡。华为面临媒体和公众的联合打压,形成了一个紧急的公关事件,此时的华为就表现出了其出色地应对公关的能力。华为的一位发言人对媒体表示,公司对此非常难过。虽然胡新宇的死亡与过度劳累不能形成直接因果关系,但确实与公司制度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公司高级管理层高度重视此事的处理。公司还重新建立了加班制度。原则上,晚上10点以后不允许加班,如果你想加班,必须得到批准。不准在公司楼层过夜,不准以“地毯”形式加班。
   华为对“过劳死”事件的处理方式完全透明、公开化,积极承担华为应负的责任,并对引起事故的原因做出正式检讨,提出解决方案,充分彰显了作为一名大企业的胸襟和负责。另外,对采取合适的时机向合适的人进行非正式的回应,以此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同时及时地安抚和关怀死亡员工的家属,为员工垫付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并积极讨论抚恤金的问题,做到以情感人,这才使得华为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倒转锋芒,赢得社会和公众的支持与赞誉,树立了优秀的公司形象。如此看来,华为的“过劳死”事件从被公众指责到赢得社会的支持,完全离不开公司高层的危机管理智慧。
  2.打破常规,超越自我
   企业是否能够成功在于是否能够超越自我,经营企业,像下棋一样,只有步步小心,才能步步为营。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特定情况下能够打破常规,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或做别人想到但没有做到的事情,逐步超越自我,化解危机。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完全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故步自封,不懂得观察内外部环境,一步步走向衰落,最后被市场淘汰。作为一名企业家应时刻谨记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过去的成功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有用,但是却不能完全依赖于经验,要时刻保持一种警惕的状态,适时地打破常规,勇于超越自我,做好危机管理。    《华为基本法》是以一种自我扬弃的姿态出现的,与此同时,任正非说:“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当新的机遇来临的时候,谁固守《基本法》的教条,谁就是傻瓜。”华为对《基本法》的扬弃过程实质是其国际化战略和能力战略不断探索和成熟,并逐步走向自我进化和自我超越的过程。
   很多企业在进行招聘时非常看重员工的工作经验,而在华为不同,华为首先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素质、潜力、品格和学历,其次才是经验,而且潜力远远重于经验。华为公司的管理具有狼性血脉,而狼对他的对手十分尊重,从不轻视对手,在战斗之前,狼会耐心地去觀察和了解对手所处的情境,即使是最具有丰富经验的狼。狼打猎时非常小心,他们会捡起一个物体扔到牲畜的尸体上,判断周围是否有陷阱,因为他们知道“经验主义”错误犯不得,其下场便是死亡。企业的目的就是活下来,因此要避免“经验主义”,学会打破常规,超越自我。
   四、认识深刻,取舍有度
   1.“不要脸”才能进步
   在任正非的概念里,人只有不要脸,才能成功;企业只有不要脸,才能生存。掀开遮住“面子”的面纱,让员工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不断生存和进步,扼杀危机的苗头在摇篮里。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危机事件都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如果危机在萌芽状态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将会发展成难以控制的局面。
   在华为定期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会议主题,自我批评与批评不仅是在领导面前,而是在所有员工面前,其中自我批评占据大部分,因为华为人认为只有每一个员工都具备自我批评的精神时,才能够快速成长,快速进步,而且每一个人都要撕破所谓的面子,勇敢的“不要脸”,逐步走向职业化和国际化。除此之外,组织也要勇于自我批评,从而保持业界的先进地位,不断为全世界提供服务。
   在2000年,华为召开了一次特殊的“颁奖大会”,其特殊性就在于领取的奖品则是华为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由于粗心、松懈、盲目创新等因素造成的废品以及产生的不必要的费用单据,去领奖的是几百名研发骨干,在场的是几千名研发员工。这次盛大的“颁奖典礼”是华为召开的一次深刻的自我批评大会。每个人都在领导和员工面前展示自己的错误,真正实现了“不要脸”。
   自我批评和持续创新离不开建设性冲突,建设性冲突是指能够支持组织实现工作目标,对组织绩效具有积极和建设性意义的冲突。根据现代冲突理论,有利益就有冲突。如果企业内部有和谐,企业就会对外部环境反应迟钝,组织内部缺乏创新和改进,整个企业就会陷入停滞状态,甚至侵蚀企业文化,这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内部时常出现建设性冲突,有利于企业保持活力、自我批评和内部创新。
   华为“不要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使企业中蕴含的潜在危机暴露出来,发现危机,然后从危机源头入手,进而解决危机。并激励组织内部员工的创造性,使组织能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将萌芽的危机扼杀于无形中。
  2.有舍才有得
   许多企业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在公司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不能做到合理的取与舍,只有死路一条。舍卒保车意味着当敌优我劣或者敌我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利,做到取舍有度。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在自我评价中提到,他对公司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拒绝了数千个看似值得投资的机会。因此,有时,企业能否安全地度过危机,取决于决策者是否懂得取舍之道。
   华为公司通过培训外包缓解了培训部门的巨大压力,节约了大量的费用,人才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华为培训外包计划每年培训4000人,包括客户和合作伙伴,平均每人约1万元的交通、住宿和培训费用,无论是出动的人力还是物力,都是一部分相当大的费用。但是,任正非非常懂得取舍之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一决策使华为培训部门从巨大财务压力中释放出来,使企业焕发生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舍才有得,华为舍弃了快速扩张和发财致富的机会,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当断则断,不留后患,最终守住了自己的主业,保住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的领头羊。
   五、总结
   任正非所作的《华为的冬天》中,充分体现了华为的忧患意识,每天思考的不是成功而是失败,对荣誉感和自豪感毫不提及,始终设想自己处于危机的状态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危机,危机更是悬在每一个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做好危机管理并将其列为企业的常态管理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王宇编著.狼性企业:商战中的企业竞争法则.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王永德编著.狼性管理在华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谢科范,刘姿媚.华为危机管理五论[J].中国发展观察,2019(21):49-50.
  [4]喻苗,王政剑.华为成长的生命逻辑[J].浙江经济,2019(22):36-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39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