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瞬息万变的市场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发展遭遇瓶颈。要使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要从制度上对企业进行控制和约束。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终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文就中小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缺乏内控制度的监督机制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
  1.治理结构不完善。在治理结构上,由于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是家族式企业或朋友一起干的企业,老板一人说了算,基本是“一言堂”。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开。没有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没有拟定有关章程、议事规则,没有明确各自的责权利。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了董事会、监事会,聘请了总经理,但仍然很多事要董事长批,没有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以达到平衡内部权利的效果。
  2.岗位职责不清晰。在内部机构设置中,岗位职责不清晰,缺乏内部流程管理制度。中小企业人员少,老板为了节约成本,一人身兼数职,一味地追求效益。有的职位又出现没人管的真空地带,有的企业因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人员配备也不到位,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员工工作靠口头传授。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没有对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组织的运行流程作出全面详细的规定。
  3.对内控重视度不够,员工素质不高。有的领导错误地认为企业只要挣钱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过于详细、控制过严会束缚企业的业务发展,将内部控制和企业发展对立起来;有的企业就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停留在纸面上,流于形式,没有从思想上真正改变观念;有的内控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整套内部控制制度,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内控制度。员工对内部控制认知程度比较低或不足,简单地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集合。有的员工则认为,内部控制是领导的事,和自己的日常工作关系不大。许多管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缺乏专业素养。特别是有些财务人员不能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不去学习新的业务、新的政策法规。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控制活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有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企业内控制度上存在很大的缺陷。有的就是建立企业内控制度,但并未按照制度执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很好的人力资源制度,任人唯亲,在遇到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大额资金支出时,没有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靠董事长一个人决策,或者未经授权擅自改变集体决策,管理当局滥用职权,越权干预,不遵守授权审批制度,凌驾于制度之上,蓄意营私舞弊。不相容岗位的事由一个人做。对员工的工作成果没有考核和评价,不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许多企业为了片面追求企业利润,盲目决策,却没有意识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而有些风险可能给企业以致命的打击。缺乏风险应对机制,不能正确应对和预防风险,对风险的处置偏重事后控制,缺乏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所谓的内控制度变成救火队,哪里出事了赶紧去补救。由于在企业日常经营中风险意识并没有得到重视,没有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无法对潜在的或已经发生的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判断和应当措施,导致损失无法挽回的情况发生。
  (四)缺乏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内控控制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企业忽视内部控制监督,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审计岗位;有些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审计机构设置和人员设置缺乏合理性,审计部门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缺乏独立性。企业领导层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混淆了与会计上的审计。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让内审工作无法真正开展。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平不够,缺乏专业素养。内审人员没有改变审计观念,企业内部审计也只是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和部门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审部门没有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对内部控制从事前、事中都没有进行监督评價,只是单纯的事后审计,从而无法及时发现及纠正内控存在的问题,影响内控的有效实施。
  二、解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要摒弃原有的家族管理模式任人唯亲的亲情管理制度,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权限、议事规则、工作流程。形成决策、执行、监督各自分离,又能互相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摈弃老板的独断专行,让员工献言献策,采用合理建议,避免盲目决策带来的风险。
  2.设置合理的职责权限。企业内部所有的交易事项要严格划分各自的工作职责权限,职责分离,形成互相制衡机制。设计合理的岗位职责,每个岗位的工作能检查到别人,同时也被另外岗位检查,达到互相牵制的目的。设计出合理的标准化流程,不管是谁,只要按照工作流程去做,也会是同样的工作结果。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流程和规范来开展工作,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提升员工素质。改变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不要任人唯亲,将员工的道德修养放在首位,同时兼顾专业能力。通过规范的人才选拔方式将优秀的人才安排在领导岗位,使企业有新鲜血液输入,带来新生力量,突破公司原有管理水平局限性的束缚。员工入职后,加强员工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1.严格授权审批控制。一项资金的审批应由几个相关的部门领导负责,对于“三重一大”事项要进行集体审批制度及联签手续,使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避免一人操纵业务,从而最大限度杜绝舞弊隐患。同时,应把批准制度落到实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授权范围,各职能部门对照自己的权限来授权、审核,做到内部上下级之间及相关部门之间相互制约。   2.实行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比如会计核算人员不得兼管出纳的现金收付等工作,材料的请购、采购、验收等应由不同的人员管理,产品的销售与收款不能由同一人经办,合同的制定和签署由不同的人负责。
  3.加强财产保护控制。对固定资产、存货、货币资金及变现能力比较强的资产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落实到责任人的保管。建立定期盘点制度,账实核对,及时发现差异,查明原因,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对重要的资产实行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以保护资产安全。
  4.根据员工的具体业绩、能力、态度等来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标准通过工作分析、集体讨论并得到员工的认可后在公司内执行。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调薪、晋升的主要依据。
  (三)加强风险评估建设和实施
  1.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中小企业忽视了对风险的防范,没有对风险采取相关措施。为此更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以预防风险为主,意识到风险的普遍性,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控制节点来识别企业发展过程的各种风险和危机,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定期检查、评估企业潜在的风险,做到未雨绸缪。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2.完善风险评估与应对机制。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勢及外界的机会和威胁,在生存和发展中要规避来自市场、战略、财务等各方面的风险。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要根据其风险的性质、影响的程度来进行全面分析,以此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便于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企业风险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公司要建立相关制度规定重大决策应按标准流程和方式来决定,而不是由个别高层管理者独断专行。这样能避免决策错误带给企业的损失,使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将风险管理的效果与相关责任人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奖惩结合,让企业管理者既行使分散财务风险决策权,得到风险经营利益,也承担风险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按成本效益原则,结合企业特点制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战略,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作出恰当处理,把风险降到最低,确保风险监控制度健全有效。强化风险管理,增强风险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提升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与应对能力。
  (四)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
  内部控制要得到贯彻执行,内部监督是重要的保障。内部监督能发现执行中的漏洞,让内部控制行之有效,达到内部控制应有的结果。公司的所有业务决策、执行、反馈、结果等都要受到监督,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所有员工都在内部控制监督范围内。合理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从形式到实质真正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配备德才兼备的专职内审人员,同时加强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培训,提升内审人员的素质。内审人员要加强和被审计对象的交流沟通。扩大内部控制监督范围,从单纯在财务方面的内部审计监督到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审计监督,强化事前、事中的监督审计功能,根据不同时期的经营状况和审计目标确定内部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各个环节的问题,并提供解决办法,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企业各机构、各部门及所有员工也要树立内部控制的监督观念,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主动配合内部控制监督工作。
  三、结语
  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中小企业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小企业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找出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让企业基业长青。
  (作者单位为苏州拙诚财税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刘青,杨子锋,潘杰.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与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5):30-31.
  [2] 刘潇雅.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6):11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39987.htm